掌骨
- 第3 掌骨骨巨細胞瘤影像學表現(xiàn)1 例
查提示右手第3 掌骨骨腫瘤樣病變,考慮為動脈瘤樣骨囊腫或其他。 ??茩z查:右手背可見一凸起的腫塊, 大小約3 cm×2 cm, 有壓痛, 骨擦音及骨擦感(-),骨傳導音不能傳導,無感覺減退,肩、肘、腕活動無受限,手血液循環(huán)良好。 入院后行X 射線檢查提示:右手第3 掌骨遠端呈膨脹性骨質破壞,局部骨質密度減低,呈皂泡樣,其內(nèi)可見分隔,大小約2.6 cm×2.1 cm;考慮骨巨細胞瘤(giant cell tumour,GCT)可能(圖1)。 MRI 提示:右
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 2022年5期2022-12-03
- 第1 掌心動脈掌骨頸尺側穿支的解剖研究及臨床意義
過第1 掌心動脈掌骨頸尺側穿支間接吻合。在過去的文獻報道中,第2 掌背動脈皮瓣并非全部成活,有出現(xiàn)術后暗紅、水泡、部分壞死的情況[10~13],其中部分病例壞死原因可能與損傷了第1 掌心動脈掌骨頸尺側穿支,破壞了第2 掌背動脈與指蹼動脈的血供聯(lián)系有關。基于此,我們對第1 掌心動脈掌骨頸尺側穿支、第2 掌背動脈及指蹼動脈三者間吻合關系進行解剖觀測。1 材料與方法新鮮成人手標本39 只(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修復重建研究所臨床解剖研究室提供),冷凍保存的標本充分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22年3期2022-06-06
- 自體髂骨移植重建治療第一掌骨巨細胞瘤1例
片顯示:右手第一掌骨骨質破壞,考慮內(nèi)生性軟骨瘤,經(jīng)治療后未見明顯好轉(具體治療方案不詳)。2020年7月2日至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就診,CT檢查:右手第一掌骨骨質破壞,考慮內(nèi)生性軟骨瘤。2020年7月9日至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就診。查體:右手第一掌骨位置可見局部腫脹,大小約3 cm×3 cm,質硬,皮膚無破潰,無明顯紅腫,觸之有壓痛,無局部麻木感。生化檢查及腫瘤標記物檢查均未見異常。CT三維重建檢查(見圖1A):右手第一掌骨呈囊狀膨脹性骨破壞,密度
臨床骨科雜志 2022年1期2022-02-28
- 單純第4掌骨短小癥1例
查顯示:左手第4掌骨短小、骺板閉合,左手第3指近節(jié)指骨畸形(見圖1)。確診為左手第4掌骨短小癥、第3指近節(jié)指骨畸形。排除手術禁忌后,在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下手術。左手第3指近節(jié)指骨截骨矯形克氏針固定,垂直第4掌骨縱軸定位后,打入外固定架固定針,環(huán)形截斷第4掌骨,適當延長,觀察掌骨延長軌跡良好。術后行骨搬運。術后2個月復查時截骨部位畸形愈合,局部麻醉后將畸形愈合部位用克氏針截骨。術后4個月骨搬運處可見明顯骨性連接,手部外觀、功能正常,拆除外固定架。圖1 術前X線
臨床骨科雜志 2021年6期2022-01-08
- 第五掌骨頸骨折治療研究進展
255000第五掌骨頸骨折又稱拳擊手骨折,約占所有手部骨折的20%,男性比女性更為常見,10~29歲為發(fā)病的高峰年齡段[1-2]。第五掌骨頸骨折多是由握拳姿勢下直接擊打傷造成的,因為掌骨背側遠端直接受力以及蚓狀肌、骨間肌的牽拉作用,通常會出現(xiàn)骨折斷端向背側成角,掌骨頭向掌側塌陷。目前臨床上針對第五掌骨頸骨折的治療方式多樣,包括非手術治療、閉合復位經(jīng)皮克氏針內(nèi)固定術、閉合復位髓內(nèi)釘內(nèi)固定術、外固定架固定術以及切開復位鋼板內(nèi)固定術等。雖然治療方式種類繁多,但目
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 2021年10期2021-12-04
- 閉合復位2枚克氏針固定治療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定治療22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療效良好,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本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19~68歲。均為閉合骨折。骨折Green-O′Brien分型均為Bennett骨折。術前攝X線片檢查均顯示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第一掌腕關節(jié)半脫位。傷后至手術時間6 h~7 d。1.2 治療方法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下手術。將受傷拇指外展并牽引,同時按壓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端,將拇指極度原位扭轉到指腹與食指指腹相對位,將骨折閉合復位。C臂機透視
臨床骨科雜志 2021年4期2021-12-03
- 鋼板與克氏針內(nèi)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的療效比較
)手術是臨床治療掌骨骨折重要方法,治療的關鍵在于骨折端固定可靠,有效幫助骨折解剖復位,預防術后粘連等并發(fā)癥,改善手功能預后,避免握物不適感[1]。目前,臨床可行掌骨骨折固定方法眾多,以鋼板內(nèi)固定與克氏針內(nèi)固定最為常用,不過不同節(jié)段掌骨骨折的病理特點存在差異,以2種術式進行治療各具臨床優(yōu)劣,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探尋安全可行的內(nèi)固定方法,是值得臨床工作者思考的問題[2]。文章現(xiàn)以我院近2年收治的100例掌骨骨折患者為例,分析探討2種內(nèi)固定方法治療掌骨骨折的療效與安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21年17期2021-10-25
- 經(jīng)皮掌骨易折針橫行支撐固定治療第5掌骨頸骨折
56400)第5掌骨頸骨折臨床常見,又稱為拳擊手骨折(Boxer's Fracture),約占手部骨折的20%[1]。多發(fā)生于青少年男性優(yōu)勢手,多因握拳時暴力直接作用于掌指關節(jié),沿掌骨縱軸傳導所致[2]。因縱向沖擊力導致掌側骨皮質粉碎壓縮,附著在掌骨頭的骨間肌牽拉易出現(xiàn)向背側成角畸形[3]。臨床上,對于骨折穩(wěn)定且背側成角<30°時,常采用非手術治療。當短縮>3.0 mm、成角≥45°、旋轉畸形、骨折端重疊達50%時多需手術治療[4-10]。非手術治療雖可獲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21年3期2021-09-25
- 采用掌骨部分移位重建改良Blauth 3B及3C型發(fā)育不良拇指的療效觀察
肌同時發(fā)育不良,掌骨發(fā)育不良,根據(jù)有無穩(wěn)定的腕掌關節(jié),分為3A和3B型[7],Buck-Gramcko后又將僅有一小截掌骨殘留的拇指分為3C型[6];4型為漂浮拇;5型為無拇指。分型對應治療方案是1型無需處理;2型和3A型建議拇對掌功能重建;4型和5型建議示指拇化。而改良3B、3C型的拇發(fā)育不良治療策略尚有爭議。傳統(tǒng)方案認為應直接行截指后示指拇化[6];但仍有部分患兒家長不能接受拇指截指。也有學者使用帶或不帶血管蒂的第2跖趾關節(jié)移位,或縱向半第2跖骨移植重
骨科臨床與研究雜志 2021年2期2021-03-19
- 掌骨骨巨細胞瘤合并動脈瘤樣骨囊腫超聲表現(xiàn)1例
部明顯腫脹,第3掌骨頭處壓痛明顯,皮溫增高,中指屈曲活動受限。超聲:左第3掌骨內(nèi)及周圍肌層見25 mm×14 mm×17 mm弱回聲團,邊界不清,形態(tài)不規(guī)則,內(nèi)見多個片狀無回聲區(qū)(圖1A);第3掌骨骨皮質膨脹變薄,部分連續(xù)性中斷(圖1B);CDFI于其內(nèi)見豐富點線狀血流信號(圖1C)。診斷為左第3掌骨囊實性占位伴骨質破壞,骨巨細胞瘤合并動脈瘤樣骨囊腫?行左側第3掌骨遠端腫物清除、瘤腔滅活及自體髂骨移植術。術中見左第3掌骨遠端腫脹,皮下組織水腫,未見淺靜脈怒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21年1期2021-02-24
- 微創(chuàng)彈性髓內(nèi)針治療掌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折中較常見,其中掌骨骨折約占上肢骨折的8.8%[1],而掌骨頸骨折占掌骨骨折的33%[2],該骨折臨床又稱為拳擊手骨折,為屈曲掌指關節(jié)直接暴力,骨折后由于手內(nèi)在骨間肌的作用易出現(xiàn)成角畸形,臨床對于無明顯短縮、掌側成角15°,目前治療也應以手術為主。我們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掌骨頸骨折行分類,分為新鮮性骨折和陳舊性骨折,陳舊性骨折仍以傳統(tǒng)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新鮮性骨折應用是微創(chuàng)技術,手法復位髓內(nèi)釘固定術。本組共收集20例新鮮掌骨頸骨折應用微創(chuàng)彈性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20年15期2021-01-09
- 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術治療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臨床觀察
振宇 郭 翱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是一種極不穩(wěn)定的骨折,大多由指端傳導而來的軸向暴力所導致,主要表現(xiàn)為拇指腕掌關節(jié)處疼痛、腫脹及橈背側明顯隆起等[1]。由于拇指約占手部功能的40%,故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對患者日常生活以及關節(jié)功能性存在不良影響[2]。目前,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手術成功率較高,但仍然存在術后感染、功能恢復差的問題[3-4]。研究表明,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應用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療效尚可,但臨床對于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術后患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0年12期2020-12-23
- AO微型鋼板螺釘內(nèi)固定與克氏針治療掌骨骨折的療效比較研究
450000)掌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手部損傷,因其部位特殊,需要及時修復。但掌骨纖細,治療相對困難;對掌骨治療的要求需解剖復位、避免成角及側方旋轉等[1]。傳統(tǒng)手術方法主要采用克氏針進行治療,但其復位牢靠度不佳;當固定時間較長時,容易導致關節(jié)僵直[2]。近年來微型鋼板在掌骨骨折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并得到廣泛應用;但其與克氏針治療掌骨骨折的療效仍存在爭議[3]。本文對98 例掌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AO 微型鋼板螺釘內(nèi)固定與克氏針治療掌骨骨折療效比較研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20年9期2020-11-20
- 微型鋼板置入對閉合性掌骨骨折術后手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
452470)掌骨骨折是手部骨折中常見的類型之一,多由暴力、擠軋損傷所致[1]。掌骨骨折部位特殊,由于手部功能較多,且對穩(wěn)定性及靈活性具有較高的要求,故采取何種方法治療以實現(xiàn)精準復位、提升內(nèi)固定牢固程度顯得尤為重要[2]??耸厢槂?nèi)固定作為掌骨骨折既往常用的固定方法,穩(wěn)定性一般且術后并發(fā)癥較多[3]。近年來,微型鋼板在掌骨骨折等微小骨折治療中逐漸推廣,其組織相容性良好且不易被腐蝕,臨床固定效果良好[4-5]。鑒于此,本研究將觀察微型鋼板置入對閉合性掌骨骨折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20年1期2020-04-03
- 鄰骨克氏針杠桿臂彈性固定第4、5掌骨頸粉碎性骨折
治療5例第4、5掌骨頸粉碎性骨折,療效滿意,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本組5例,男3例,女2例,年齡22~58歲。左側2例,右側3例。傷后至手術時間為2 h~6 d。1.2 治療方法臂叢麻醉下手術。托住掌骨頭并予以牽拉。根據(jù)第3~5掌指關節(jié)屈曲位時毗鄰解剖關系,與健側對比,以第3掌骨為固定基準,用1枚? 1.5 mm克氏針由第5掌骨頭尺側橫行打入,貫穿第4掌骨頸,至第3掌骨的頸部雙層皮質固定??耸厢樒鸬礁軛U臂作用,維持第4、5掌骨的長度,糾正
臨床骨科雜志 2020年2期2020-02-28
- 對比分析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nèi)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的效果
州450052)掌骨骨折是常見的骨科疾病,也是四肢骨折中比較多見的骨折類型,其中以第Ⅴ掌骨頸骨折較為多見。手術是治療掌骨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但內(nèi)固定材料及固定方法對手術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1]??耸厢槂?nèi)固定法廣泛應用于掌骨骨折,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內(nèi)固定材料的不斷改進,基于微型手術的內(nèi)固定術開始在骨科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恢復效果及安全性受到了肯定[2]。本研究選取60例第Ⅴ掌骨頸骨折患者,對比分析克氏針內(nèi)固定術與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術的療效,旨在為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19年12期2020-01-10
- 橫向固定聯(lián)合早期運動治療第4掌骨骨折療效分析
00)約25%的掌骨骨折發(fā)生在第4或5掌骨[1]。掌骨骨折治療原則應力求解剖復位,固定輕便、牢靠。目前,臨床上治療掌骨骨折的外科手術主要有螺釘或鋼板固定、外固定、髓內(nèi)置克氏針和骨內(nèi)布線等[2-4]。然而,由于第4掌骨的中央解剖位置,這些方法均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fā)癥[5]。讓患者盡快回到工作和日?;顒又?,盡量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促進術后的愈合過程至關重要[6]。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延安市人民醫(yī)院骨二科采用橫向療效固定聯(lián)合早期運動治療45例第4掌骨骨折患
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12-27
- 探討掌指關節(jié)周圍部位創(chuàng)傷骨折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術治療的臨床效果
割傷10例。其中掌骨頭頸部骨折12例,掌骨基底部骨折10例,指骨合并掌骨骨折14例,近節(jié)指骨基底部骨折14例。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術治療。具體方法:行臂叢麻醉,對開放性骨折患者,徹底對患處進行清洗后全面消毒,按實際情況延長傷口,按骨折部位對閉合性骨折患者在掌骨背側作一縱向的切口,注意保護手背上靜脈及粗大神經(jīng),分離其周圍伸指的肌腱,清除創(chuàng)口骨折處的凝血,牽引后復位,根據(jù)骨折部位情況選擇適宜鋼板進行骨折內(nèi)固定,手術后進行抗感染治療。觀察指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9年25期2019-10-15
- 淺談手法復位閉合交鎖骨圓針掌骨間固定治療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臨床觀察
的:針對病人第一掌骨基底位置骨折采用手法復位第一二掌骨之間閉合穿針交鎖骨圓針固定治療手段在醫(yī)學臨床上的治療效果進行調(diào)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選擇在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這三年期間,在我醫(yī)院接受閉合復位第一二掌骨之間骨圓針固定治療的第一掌骨基底位置骨折的病人40位,調(diào)查并統(tǒng)計40位第一掌骨基底位置骨折病人在醫(yī)學臨床上的相關信息。結果:在兩個月到四年之間的隨訪過程中,通過應用閉合復位第一二掌骨之間骨圓針固定治療方法,結果顯示,40位第一掌骨基底位置
健康大視野 2019年2期2019-03-06
- 鳥類骨骼愈合演化可能反映了發(fā)育可塑性
的關于早期鳥類腕掌骨和腰帶骨骼愈合的研究,提出作用于這些骨骼愈合的發(fā)育過程在鳥類演化早期是多效性的,在鳥類演化后期,這些發(fā)育過程可能受到飛行的選擇限制而失去了多效性,可能反映了發(fā)育可塑性。相比于其它脊椎動物,鳥類骨骼系統(tǒng)最大的特點就是骨骼愈合程度高,以適應飛行的需要。其中最為明顯的是手部的遠端腕骨和三個掌骨愈合而成腕掌骨,腰帶的髂骨、恥骨和坐骨圍繞著髖臼愈合在一起。上述這些骨骼在多數(shù)爬行類,特別是鳥類的恐龍近親中很少發(fā)生愈合,但亦有例外,如阿瓦拉慈龍類的M
化石 2017年4期2017-12-14
- 閉合復位骺板外克氏針橫向固定治療青少年掌骨頸骨折
063000)掌骨頸骨折是手外傷中常見的骨折類型,多為直接暴露損傷或握拳打斗時作用于掌骨頭的縱向暴力所致,所以也稱之為拳擊手骨折。青少年運動多,沖動好斗,發(fā)生掌骨頸骨折的幾率高于成人。因青少年掌骨骺未閉合,為減少對骺板的干擾,我科自2010年5月-2016年1月應用閉合復位骺板外并排克氏針橫向固定治療青少年掌骨頸骨折36例,獲得了滿意的療效。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本組共36例,男30例,女6例;年齡11~17歲,平均14.8歲。右手27例,左手9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17年2期2017-08-25
- 第一掌骨頸橈側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礎及臨床應用探究
黃 莉第一掌骨頸橈側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礎及臨床應用探究黃 莉(江西省九江市衛(wèi)生學校,江西 九江 332000)目的 研究第一掌骨頸橈側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礎,并對手指軟組織缺損進行游離移植修復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取新鮮成人前壁、手標本8例制作解剖標本,用天然橡膠乳漿灌注標本并進行固化處理,之后進行解凍、解剖并分析其解剖基礎,同時采用第一掌骨頸橈側穿支皮瓣對手指軟組織缺損患者15例進行游離移植修復,觀察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8例解剖標本中,均存在第一
當代醫(yī)學 2017年22期2017-04-14
- 閉合復位平行克氏針固定治療第1 掌骨基底部骨折
針固定治療第1 掌骨基底部骨折馮煒 李俊杰 俞立新?目的 探討閉合復位平行克氏針固定治療第1 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方法及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閉合復位第一、二掌骨間平行克氏針固定治療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24例,Ⅰ型(Bennett骨折)12例,Ⅱ型(Rolando骨折)6例,ⅢA型(關節(jié)外橫行骨折)5例,ⅢB型(關節(jié)外斜行骨折)1例。結果 24例術后均獲得隨訪12~32個月,平均18個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時間為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7年2期2017-03-29
-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第五掌骨遠端骨折
手術方式治療第五掌骨遠端骨折韋 健,洪定鋼第五掌骨遠端骨折;骨折固定術;鋼板螺釘;髓內(nèi)針;克氏針;外固定架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科采用不同手術方式治療40例第五掌骨遠端骨折患者,療效良好,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病例資料 本組40例,男33例,女7例,年齡17~50歲。均為骨折背側成角>30°、短縮>5 mm、伴明顯側方移位或旋轉畸形者。受傷至手術時間1 h~6 d。行髓內(nèi)針固定14例,改良克氏針外固定12例,鋼板螺釘固定14例。1.2
臨床骨科雜志 2017年1期2017-03-07
- 掌骨骨折手術固定術臨床分析
掌骨骨折手術固定術臨床分析尉建目的 探討掌骨骨折手術固定術的臨床效果及價值。方法 選擇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收并治療的60例掌骨骨折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克氏針內(nèi)固定治療,觀察組采用AO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術治療,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實施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掌骨骨折患者實施AO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術治療,效果顯著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7年7期2017-01-20
- 微型自攻空心螺釘治療掌指骨關節(jié)內(nèi)小骨折
型自攻空心螺釘;掌骨;指骨;關節(jié)內(nèi)小骨折[中圖分類號]R68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02-200-03掌指骨關節(jié)內(nèi)小骨折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骨科疾病,單純外固定以及克氏針內(nèi)固定是本病最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掌指骨關節(jié)內(nèi)小骨折的骨折塊直徑較小,主要包括短斜形骨折以及三角形撕脫骨塊兩種病理類型。如果外固定時間過長或固定不甚牢固,常常會引起關節(jié)僵硬、愈合畸形以及骨折移位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手部恢復以及生活質量。因此,臨床采取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6年2期2016-10-09
- 淺談掌骨骨折手術固定
可以為單一或多個掌骨骨折。骨折類型以橫斷和粉碎者多見,因扭轉和間接暴力亦可發(fā)生斜形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后,與其毗鄰的肌腱、韌帶、關節(jié)囊常因自身損傷及固定導致粘連或攣縮,從而影響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微型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掌骨骨折,可縮短術后外固定時間,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有利于患手功能恢復;術后感染少,護理方便?!娟P鍵詞】骨折;掌骨掌骨骨折在臨床手外傷中較為常見,約占手外傷的1.4。骨折好發(fā)于2~5掌骨,其中以3、4掌骨多發(fā)。治療掌骨骨折,早期良好復位和可靠內(nèi)固定對最終
青春歲月 2016年4期2016-08-04
- 改良克氏針內(nèi)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臨床療效
76499)手部掌骨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因掌骨是掌橫弓的重要組成部分,背側與伸肌腱相鄰,遠端參與掌指關節(jié)構成;而近節(jié)指骨四周幾乎均有肌腱存在,掌、指骨骨折后對手部功能影響大。選擇何種手術固定方法既能使骨折解剖復位,利于骨折的愈合,又利于早期功能鍛煉,防止術后肌腱、關節(jié)粘連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臨床工作者思考的問題。2010年5月-2013年3月,我科對67例掌骨、近節(jié)指骨骨折患者,采用閉合復位或小切口切開復位聯(lián)合改良克氏針交叉內(nèi)固定治療,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實用手外科雜志 2016年1期2016-06-15
- 經(jīng)皮掌骨間克氏針固定治療粉碎性掌骨骨折的應用
李政經(jīng)皮掌骨間克氏針固定治療粉碎性掌骨骨折的應用李政目的 觀察應用經(jīng)皮掌骨間克氏針固定治療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療效。方法 閉合或切開復位并糾正斷端成角、短縮、移位。透視下用2~3枚克氏針將掌骨骨折遠端橫向固定于相鄰的掌骨干以維持斷端穩(wěn)定,術后石膏固定,早期功能鍛煉。結果 術后所有患者均復查X線片顯示:骨折端無明顯移位,無旋轉畸形和嚴重的成角畸形,TAM系統(tǒng)評定患指功能總體優(yōu)良率84.5%,上肢功能評定表(DASH)評分均為5分。結論 經(jīng)皮掌骨間克氏針固定治療粉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5年5期2015-12-16
- 掌骨X線片圖像分析對骨質疏松的診斷價值
255400)?掌骨X線片圖像分析對骨質疏松的診斷價值王宏,李洪德,何曉躍,常愛利,戰(zhàn)春玉(淄博市齊都醫(yī)院影像科,山東 淄博 255400)目的 探討掌骨X線片圖像分析對骨質疏松的診斷價值。方法 對經(jīng)能量超聲(QUS)檢查80例女性病人進行手部正位X線攝片,在計算機上測量第二掌骨中部骨橫徑、髓腔橫徑及第二掌骨遠段光密度值,并計算掌骨指數(shù)。將X線片所得數(shù)據(jù)與QUS測量結果(骨硬度指數(shù))按年齡分組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 不同年齡組掌骨指數(shù)、骨硬度指數(shù)、掌骨遠段
精準醫(yī)學雜志 2015年3期2015-05-11
- 橫向克氏針固定治療老年粉碎性掌骨骨折
定治療老年粉碎性掌骨骨折王洪賓,曾文超,劉淑永,梁文勇,紀林善,顏景坤,劉毅(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足外科,山東 濟寧 272000)目的 探討橫向克氏針固定治療老年閉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的療效。方法 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們采用C型臂透視下復位經(jīng)皮橫向克氏針固定治療老年閉合性粉碎性掌骨骨折7 例,術后給予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后早期功能鍛煉,6~8周拔出克氏針,定期復查X線片。結果 本組均獲6個月隨訪,骨折愈合滿意,手指活動恢復滿意。根據(jù)中華醫(yī)
實用骨科雜志 2015年6期2015-04-03
- 克氏針聯(lián)合相鄰掌骨固定治療第2、5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
·克氏針聯(lián)合相鄰掌骨固定治療第2、5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ApplicationofKirschnerwireinthetreatmentofcomminutedfracturesofthe2rdand5thmatacarpalbase尹識淵,羅雪峰,沈明荃,謝增如介紹一種應用克氏針治療第2、5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的新方法。實驗組12例均行切開復位,采用數(shù)枚克氏針將骨折塊固定于相鄰掌骨。12例均獲得6~12個月隨訪,X線片顯示達到臨床愈合標準的時間為6~12
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 2015年2期2015-02-22
- 指掌骨骨折牽引固定器臨床應用體會
究牽引固定器在指掌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體會。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指掌骨骨折的患者,用牽引固定器治療,分析治療過程,總結治療的效果,統(tǒng)計治療的有效率,得出結論。結果 84例患者中手指功能出現(xiàn)顯效的有76例,占90.5%;手指功能好轉的又4例,占4.8%。治療一周后,手指功能無改善并且出現(xiàn)惡化的有4例,占4.8%,牽引固定器治療指掌骨骨折的總有效率為95.2%。結論 牽引固定器固定指掌骨骨折的效率高,安全性高,副作用少。doi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年14期2015-01-27
- 探討第四、五掌骨骨折采用內(nèi)固定治療的臨床分析
的 探討第四、五掌骨骨折36例臨床分析。方法 選擇該時間段內(nèi)所收治的第四、第五掌骨骨折患者共計36例作為研究對象,20例患者為第四掌骨骨折,16例患者為第五掌骨骨折,均使用單根通用克氏髓內(nèi)針閉合復位內(nèi)固定方法進行治療。結果 36例患者單根通用克氏髓內(nèi)針閉合復位治療,共32例患者達到有效以上標準,總有效率為88.89%(32/36)。結論 單根通用克氏髓內(nèi)針閉合復位內(nèi)固定治療第四、第五掌骨骨折有確切的臨床效果,可作為基礎手術方案,進一步推廣應用。doi:10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年15期2015-01-26
- 治療慢性胃炎的小偏方及護理
傷的藥物及食物。掌骨全息法治療牙痛董超單艷榮(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風正鄉(xiāng)衛(wèi)生院,057350)筆者應用掌骨全息法治療牙痛63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一般資料本組男40例,女23例;胃火牙痛51例,腎虛牙痛7例,齲齒5例。治療方法將雙手的第一、第二掌指關節(jié)對齊,由第一、第二掌骨圍成一個形似的口形,第二掌骨為上牙,第一掌骨為下牙,兩個重疊掌指關節(jié)的連線為中切牙間隙。牙痛時找出相應的對應點,比如右上牙痛,沿左手第二掌骨觸摸相應的反應點,采用1.5寸毫針向掌
中國民間療法 2015年10期2015-01-24
- 閉合復位經(jīng)皮克氏針內(nèi)固定治療第4、5掌骨骨折
固定治療第4、5掌骨骨折夏衛(wèi)革1,鄭勇2,曾永新1,鄧健夫1(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二濟困醫(yī)院骨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nóng)四師醫(yī)院骨科,新疆 伊寧 835000)目的分析應用內(nèi)固定支架的原理閉合復位經(jīng)皮克氏針內(nèi)固定治療第4、5掌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先將骨折在C型臂透視下進行手法閉合復位,從手掌尺側并平行掌面經(jīng)皮在骨折的近遠端各穿入2枚克氏針,并穿透臨近的掌骨(如:第5掌骨骨折的則穿透第4掌骨,而第4掌骨骨折閉合復位后則先穿透
實用骨科雜志 2014年6期2014-09-27
- “L”型克氏針治療掌骨頸骨折54 例療效分析
L”型克氏針治療掌骨頸骨折54例療效分析曹建偉,張瓊,廖有喬*(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十堰市太和醫(yī)院骨科,湖北 十堰 442000)目的探討“L”型克氏針在掌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L”型克氏針閉合復位內(nèi)固定治療掌骨頸骨折患者54 例,其中男43 例,女11 例;年齡23~46 歲,平均年齡(35.6±12.3) 歲。對比術前、術后、愈合后掌骨頸干角及主動活動范圍變化。結果所有患者均手術成功,平均手術時間(8.9±3.4) min,術后均獲解剖復位,
實用骨科雜志 2014年11期2014-09-27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療第5掌骨頸骨折療效分析
固定支架治療第5掌骨頸骨折療效分析劉增兵1,戴允東1,梁 虎1,車凱微1,邵新中2 (1.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骨四科,河北 衡水 053000;2.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手外科,河北 石家莊0 50051)目的探討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療第5掌骨頸骨折的療效及優(yōu)缺點。方法第5掌骨頸部骨折患者11例,采取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療。結果11例第5掌骨頸骨折術后復查X線檢查獲得滿意解剖復位9例,未解剖復位2例,但骨折對位對線尚滿意。11例患者均獲得隨訪,時間為5~14個月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年7期2014-09-04
- 微型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治療多發(fā)掌骨粉碎性骨折
板內(nèi)固定治療多發(fā)掌骨粉碎性骨折王明輝1,王秀會2(1.同濟大學醫(yī)學院,上海 200092;2.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周浦醫(yī)院骨科,上海 201318)目的探討微型鎖定鋼板治療多發(fā)性掌骨粉碎性骨折的療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多發(fā)掌骨粉碎性骨折21 例,均為閉合性骨折,有4 例合并第5腕掌骨關節(jié)脫位,均采用切開復位微型鎖定鋼板固定,對伴腕掌關節(jié)脫位者則術中復位后同時行克氏針固定,術后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結果術后隨訪3~6個月,平均隨訪4個月,骨
實用骨科雜志 2014年11期2014-04-04
- 第五腕掌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關節(jié)成型術治療
關節(jié)活動度及第五掌骨高度。并在手術前后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 ( VAS ) 來評估主觀的疼痛程度。結果6 例均隨訪 ( 17.6±10.4 ) ( 9~36 ) 個月。腕掌關節(jié)成型術后,植骨融合時間 ( 6.2±0.8 ) ( 5~7 ) 周?;紓任樟πg前為 ( 33.6±12.2 ) kg,術后握力改善為 ( 44.2±12.7 ) kg,術前與術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t=-4.566,P=0.006 )?;紓刃≈刚浦戈P節(jié)活動度術前為 ( 88.5
中國骨與關節(jié)雜志 2014年3期2014-02-14
- 治療掌骨骨折與骨折類型的關系
港 222300掌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手外科骨折,在其治療中使用微型鋼板和鋼針進行固定的方式是最為普遍的,因其操作方便,治療效果好在外科手術中被廣泛應用[1-2]。在以往對掌骨骨折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同種治療方式,不同骨折類型的患者,愈合情況和掌心功能恢復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為探究掌骨骨折的治療與骨折類型之間的關系,該院選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該院治療的掌骨骨折患者48例通過使用微型鋼板和鋼針固定的治療方法對4種類型(掌骨干骨折、掌骨頸
中外醫(yī)療 2012年28期2012-06-21
- 掌骨骨折造作傷13例法醫(yī)學鑒定
,賈環(huán)宇,李 凡掌骨骨折造作傷13例法醫(yī)學鑒定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n False Fracture of Metacarpus in Thirteen Cases張俊濤1,張鵬旭1,賈環(huán)宇2,李 凡3目的運用法醫(yī)學鑒定方法正確鑒別掌骨骨折造作傷。方法 對掌骨骨折的形態(tài)、損傷時間、形成機制,以及相關醫(yī)學和其他證明材料進行綜合分析。結果13例掌骨骨折造作傷中,左手第5掌骨骨折占76.9%,推斷致傷物為類圓形接觸面金屬物體打擊形成的
食管疾病 2012年4期2012-04-12
- 微型鎖定鋼板在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應用
州 215008掌骨骨折臨床較常見,對直接暴力所致的掌骨粉碎性骨折,治療存在一定困難。不論是克氏針還是普通微型鋼板,對掌骨粉碎骨折很難達到良好復位和堅強的內(nèi)固定,不能支持盡早開始的功能鍛煉,從而影響患肢的功能恢復,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011-06—2012-05,我科應用微型鎖定鋼板治療14例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本組14例患者16處掌骨骨折,男10例,女4例;年齡18~52歲,平均36.8歲。左手7例,右手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2年6期2012-03-16
- 骨折類型對掌骨骨折治療的影響
830023)掌骨骨折為常見的手外科骨折,占手外傷的30%,應選擇合適方式進行治療。微型鋼板及鋼針內(nèi)固定在治療掌骨骨折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1,2],其使用方便,療效可靠。在臨床治療中常發(fā)現(xiàn),運用微型鋼板及鋼針內(nèi)固定治療不同類型的掌骨骨折時,骨折患者的愈合情況往往不同。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qū)中心醫(yī)院通過運用微型鋼板及鋼針內(nèi)固定分別治療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并脫位,掌骨頸骨折,掌骨干骨折4種類型掌骨骨折患者后觀察其愈合情況,分析4種類型掌骨骨折對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年22期2011-08-03
- 肺癌掌骨轉移1例報告
者少見,而發(fā)生于掌骨者罕見。1 病案舉例患者男,62歲,主因間斷胸悶、咳嗽、憋氣2年余,伴左手掌骨疼痛2月余。于2010年3月5日以肺癌、掌骨轉移收入院。病史:2007年12月5日因胸悶、咳嗽、憋氣兩周收入院,胸透發(fā)現(xiàn)左肺下葉占位性病變;查胸部CT考慮左肺癌、肺感染,后于2007年12月11日行左下肺切除術,術后病理示:左下肺細支氣管肺泡癌,支氣管斷端(-),區(qū)域淋巴結轉移2/7,后行化療3周期,用藥紫杉醇+順鉑,末次化療時間2008年3月,化療期間惡心、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年2期2011-04-01
- 微型鋼板與克氏針治療掌指骨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
組。[關鍵詞] 掌骨;指骨;微型鋼板;骨折內(nèi)固定術[中圖分類號] R274.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8(a)-085-03掌指骨骨折臨床常見,特別是開放性骨折或合并嚴重軟組織及肌腱損傷則處理上較為困難,手部活動功能恢復情況亦不樂觀。1998年2月~2008年9月,我院對掌指骨骨折47例(62處)分別應用微型解剖鋼板及螺絲釘內(nèi)固定系統(tǒng)及克氏針治療,術后予3~14個月隨訪,了解其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09年15期2009-10-20
- 針刺奇穴為主治療落枕
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與食指掌骨之間,虎口下約1寸)、重仙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與食指掌骨夾縫間,離虎口約2寸處)、承漿穴。操作:令患者正坐位,健側手掌置于治療臺上,先針刺入重子穴約1寸,得氣后,再以同樣的方法刺入重仙穴。針此二穴應有較強的酸麻重脹感,然后針刺承漿穴,得氣后留針10~20分鐘。留針期間每隔2~5分鐘運針1次,并囑患者同時緩慢前后左右轉動頸部,直至患者頸部活動輕松自如,即可出針。若針后尚遺有不適感,可配合火罐,即可奏效。如針刺1次不能完全解除
中國針灸 2000年6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