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
- 長期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進展影響因素初探
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是關鍵,能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復制,延緩和減少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償、HCC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生命質(zhì)量,延長其生存時間是我們的治療目標[2-3]。但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雖然經(jīng)長期抗病毒治療,但病情仍進展惡化,甚至發(fā)生終末期肝病。本研究系統(tǒng)觀察了92例CHB患者長期抗病毒的治療過程,旨在揭示真實世界CHB患者抗病毒的治療情況,探討抗病毒治療之外影響病情進展的因素。資料與方法一、臨床資料系統(tǒng)追蹤了2006年10月—2021年
肝臟 2023年4期2023-05-15
- 抗菌/抗病毒非織造布及其測試標準探究
此,具備抗菌、抗病毒功能的產(chǎn)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隨著非織造布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如口罩、防護服、消毒紙巾、一次性內(nèi)衣褲、床上用品等,抗菌、抗病毒非織造制品將成為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用品[1-2]。這些都在促進全球抗菌、抗病毒非織造產(chǎn)業(yè)發(fā)展[3]。1 抗菌與抗病毒的區(qū)別細菌一般是單細胞,屬于原核生物,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zhì)、核質(zhì),和其他原核生物一樣,只有擬核,沒有核膜,以無性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4]。真菌是一種真核細胞,有細胞核,通過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方式
紡織報告 2022年10期2022-11-04
-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應積極抗病毒治療
)患者是否積極抗病毒治療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和難點。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HBV攜帶者直接發(fā)展到肝硬化、HCC而無ALT增高表現(xiàn)的病例明顯攀升。因此即使是處于IT-CHB的患者,宜早期開始抗病毒治療,特別對于HBV DNA高水平的妊娠期患者、年齡1 HBV DNA高水平的妊娠期患者在妊娠早期或晚期使用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 等抗病毒治療被認為是降低HBV母嬰傳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即使有些妊娠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療,新生兒仍有HBV感染風險,這表明抗病毒藥物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1年5期2021-12-23
- 淺談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療
祖春不同情況的抗病毒策略1.看病毒載量。以前對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治療中,強調(diào)高病毒載量且肝功能異常(免疫清除期)時,應進行抗病毒治療。隨著對慢性乙型肝炎認識的不斷深入及臨床經(jīng)驗的積累,最近國內(nèi)外指南建議血清HBV-DNA陽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ALT)持續(xù)異常,且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谷丙轉氨酶升高,就建議抗病毒治療。病毒載量越低,抗病毒治療效果越好。2.出現(xiàn)肝硬化趨勢或肝硬化。無論病毒載量高低,抗病毒治療對延緩病情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雖然
家庭醫(yī)學 2021年12期2021-08-23
- 抗病毒錦綸6 FDY的制備及其性能
有限公司生產(chǎn)。抗病毒母粒:抗病毒粉體為表面負載銀納米顆粒的介孔二氧化鈦,粉體含量25%,含水率≤0.08%。1.2 儀器及設備PA6高速紡絲卷繞機(Oerlikon Barmag(歐瑞康巴馬格)公司),KS108失重式在線母粒添加設備(德國Aquafil工程有限公司),Testo425精密型風速儀(德國儀器國際貿(mào)易(上海)有限公司),RID-10A凝膠滲透色譜儀(日本島津(Shimadzu)公司),YG023B-III全自動單紗強力機(常州市第一紡織設備有
紡織導報 2021年4期2021-05-06
- 乙肝抗病毒中ALT的那些認知誤區(qū)
T 正常,進行抗病毒治療。有的患者僅有HBV DNA 陽性,而ALT 正常,就開始抗病毒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現(xiàn)療效很差。實際上,當ALT正常時,說明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系統(tǒng)與人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處于和平共處階段,不可能清除乙肝病毒,抗病毒治療無效或效果極差,因此不必進行抗病毒治療。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藥物只是外因,人體的乙肝病毒免疫清除能力才是內(nèi)因,外因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能發(fā)揮抗病毒作用。ALT 正常時,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較低,并非抗病毒良機。而乙肝病毒
江蘇衛(wèi)生保健 2021年8期2021-03-27
- HBV前基因組RNA狀態(tài)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的長期預后
(苷)酸類似物抗病毒治療的長期預后(作者Luo H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類藥物(NAs)長期抗病毒過程中,可有效抑制HBV DNA的合成,但并不抑制HBV 前基因組RNA(pgRNA)的合成。本研究分析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NAs抗病毒治療后HBV pgRNA的狀態(tài)能否預測這些患者的長期預后。研究共納入了98例接受了7年抗病毒治療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實時定量PCR及特異性引物分析了患者血清中HBV pgRNA的水平。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0年4期2020-12-20
- 艾滋病患者更換二線抗病毒藥物療效分析
3種或3種以上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其目的是更好地控制患者體內(nèi)病毒載量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延長壽命等目的。我國自2002年開始推行HAART治療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抗病毒藥物產(chǎn)生的毒副作用及抗病毒治療失敗成為艾滋病治療的又一問題。我們探討了一線抗病毒藥物治療失敗更換二線抗病毒藥物治療艾滋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擇取張家口市2015-03—2018-08月管理的一線抗病毒藥物治療失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05-21
- 乙肝抗病毒治療如何避開ALT的那些誤區(qū)
炎的治療關鍵是抗病毒,怎樣才能使抗病毒藥物發(fā)揮最大作用,達到療效,是醫(yī)生和患者共同面臨的問題。準確掌握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適應證,是保障后續(xù)抗病毒療效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是判定應否開始抗病毒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對于ALT,很多患者甚至一些醫(yī)生存在不少認識誤區(qū)。筆者結合臨床實踐,將一些常見誤區(qū)進行了總結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對慢性乙肝患者有一定幫助。誤區(qū)1:HBV DNA 陽性、ALT 正常,進行抗病毒治療有的患者僅有HBV D
江蘇衛(wèi)生保健 2020年2期2020-04-20
- 核苷類似物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肝癌的臨床特征分析
[6]。NVC抗病毒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肝癌的臨床特征分析的報道較少。在本研究中,我們分析了接受NUC治療的CHB患者合并HCC的臨床特點、影像學及預后。資料與方法一 、方法本研究對湖南省人民醫(yī)院10年間(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HBV感染合并HCC患者的病歷進行調(diào)查,分析患者人口學、臨床表現(xiàn)、CT、治療和預后,相關隨訪資料通過定期臨床隨訪或電話獲取,最后一次隨訪時間為2018年12月15日。二、患者資料所有從2008年1月1日
肝臟 2020年2期2020-03-13
- 四川省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經(jīng)費需求預測
究表明,成功的抗病毒治療可以讓病人的預期壽命接近普通人群水平[2]。2016—2019年全省抗病毒治療藥品費用約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艾滋病防治經(jīng)費的30%。為合理分配全省艾滋病防治經(jīng)費,加強抗病毒治療藥品經(jīng)費的需求評估,對于確保全省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順利推進非常重要。1.資料與方法1.1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艾滋病綜合防治數(shù)據(jù)信息管理系統(tǒng),截至2019 年底全省抗治療機構和疫情填報機構網(wǎng)報數(shù)據(jù);中國政府采購網(wǎng)/中國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平臺發(fā)布的2019 年抗病毒治療藥品
醫(yī)藥前沿 2020年30期2020-03-01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中恩替卡韋和干擾素的有效性分析
機分組,干擾素抗病毒組采取干擾素抗病毒治療,恩替卡韋抗病毒組則采取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分析了干擾素抗病毒與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擾素抗病毒組和恩替卡韋抗病毒組,每組40例。干擾素抗病毒組患者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47.75±6.79)歲;男27例,女13例;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0.72±3.72)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9年22期2019-12-04
- 哪些因素影響乙肝治療
否被治愈目前的抗病毒治療很難完全治愈慢性乙肝。5%左右的患者在長期接受抗病毒治療后,機體免疫功能增強,可以徹底清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達到功能性治愈。乙肝療效受多種因素影響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病毒和機體的多種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療效。1.四大病毒因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水平及抗病毒治療過程中表面抗原滴度的下降速度,均能影響抗病毒治療的效果。抗病毒治療后,前12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的下降速度是預測療效的重要指標。乙肝病毒
益壽寶典 2018年10期2018-01-27
- 血清HBV DNA水平及抗病毒治療對HBV相關性肝細胞癌患者術后預后的影響
[5-10]。抗病毒治療是抑制HBV復制的主要措施。雖然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HCC患者切除術后抗病毒治療與未抗病毒治療的無瘤生存率有差異,但由于抗HBV治療的復雜性、藥物的多樣性導致抗病毒治療的作用仍然比較模糊,有待進一步研究[11-14]。本文主要研究影響HCC患者根治性切除術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進一步探討HBV DNA水平及術后抗病毒治療對HCC患者預后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在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yī)
浙江醫(yī)學 2018年1期2018-01-25
- 大三陽但肝功正常需要抗病毒嗎
,我還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嗎?山西 廖先生廖先生:乙肝大三陽,HBVDNA陽性,肝功能正常,大多數(shù)肝組織無炎癥或炎癥較輕,因而不必抗病毒治療,也不必使用其他保肝降酶藥,而且當ALT(谷丙轉氨酶)正常時,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較低,抗病毒治療會無效或效果極差。HBVDNA陽性,同時肝功能正常時,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與人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處于和平共處階段,人體免疫容忍乙肝病毒的存在,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不可能清除乙肝病毒,因而不必進行抗病毒治療。另外,
家庭醫(yī)藥 2017年9期2017-09-14
- 我國進一步擴大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范圍
我國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標準進行調(diào)整,進一步擴大治療對象的范圍。國家衛(wèi)計委提出,對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均建議實施抗病毒治療。開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應當堅持自愿原則,并充分做好治療前咨詢,排除抗病毒治療禁忌證,不得強制要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接受治療。各有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定點醫(yī)療機構要進一步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管理的規(guī)范化水平,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減少病毒耐藥產(chǎn)生。目前,我國對艾滋病患者實施“四免一關懷”政策,其中包括免費的
家庭醫(yī)學 2017年8期2017-09-06
- 肝癌圍手術期抗病毒治療的意義及藥物的選擇
)肝癌圍手術期抗病毒治療的意義及藥物的選擇王 鋼,江 奎,趙利鋒,雷 達,王 濤(寶雞市中心醫(yī)院肝膽胰脾外科,陜西 寶雞 721008)目的探討圍手術期抗病毒治療對HBV相關性肝癌預后的影響,及抗病毒藥物的選擇。方法 (1)回顧性分析2004年5月~2014年5月寶雞市中心醫(yī)院肝膽胰脾外科收治的,HBV相關性肝癌且行肝部分切除的患者185例,其中HBV-DNA陽性患者62例,術前及術后堅持服用核苷(酸)類藥物抗病毒治療的38例。未抗病毒患者24例,隨訪并分
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42期2017-03-08
- 乙肝抗病毒治療中的幾大誤區(qū)
LT正常,進行抗病毒治療有的患者僅有HBV-DNA陽性,而ALT正常,就開始抗病毒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現(xiàn)療效很差。實際上,當ALT正常時,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系統(tǒng)與人體內(nèi)的乙肝病毒處于和平共處階段,易導致抗病毒治療無效或療果極差。藥物只是外因,人體對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能力才是內(nèi)因,外因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能發(fā)揮作用。ALT正常時,人體清除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較低,此時進行抗病毒治療不僅無效,而且容易使乙肝病毒對抗病毒藥物產(chǎn)生耐藥。目前抗病毒藥物品種有限,一旦耐
家庭醫(yī)學 2015年6期2015-07-03
- 云南省艾滋病二線抗病毒治療管理和運行機制探討
隨著云南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病人增多,部分一線抗病毒治療病人己發(fā)生耐藥或出現(xiàn)嚴重藥物毒副反應,如何開展二線抗病毒治療,擺在了醫(yī)務人員面前,為此,我中心對如何有效開展艾滋病二線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管理和運行機制進行探討,現(xiàn)將我中心2008-2012年二線抗病毒治療藥物應用和管理報告如下。1 資料和方法云南省艾滋病二線抗病毒治療始于2008年下半年,基于云南省已開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工作4年,在接受治療病人中已出現(xiàn)對一線抗病毒藥物耐藥病人和發(fā)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病人[1]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4年22期2014-02-25
- 衛(wèi)計委發(fā)布修訂后艾滋病患者免費抗病毒治療標準
布了新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標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艾滋病臨床專家組對《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2012年版)》中的免費抗病毒治療標準(見表1、表2)進行修訂。表1 成人/青少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標準表2 兒童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標準原文見: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405/95edf9ac8abb4e1a9f3482501b0ae4be.shtml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4年16期2014-02-08
- 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相關原發(fā)性肝癌臨床療效的影響
肝炎發(fā)展所致,抗病毒治療是從病因上治療本病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旨在評價抗病毒治療對乙型肝炎相關原發(fā)性肝癌臨床療效的影響。1 資料與方法1.1 對象 選擇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及介入科住院、按照2001年《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診斷與分期標準》及《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診斷為乙型肝炎相關性原發(fā)性肝癌且無手術治療指征的患者納入本研究。共95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5例,男女之比為5.33∶1,平均年齡(53.10±10.1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年16期201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