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 水
青年魯迅是將“惡魔派”(TheSa-tanical School poetry)也即革命浪漫主義的“反抗之火”運進中國大地的普羅米修斯。他的《摩羅詩力說》集中地反映了青年魯迅的思想感情以及美學傾向。人們時常贊嘆它言簡意賅,評析“摩羅詩人”堪稱精辟。但由于是用古奧的文言寫成,青年學子往往難于索解。曾經(jīng)第一個把《紅與黑》
在“注釋”部分,著者不辭辛苦,多方察尋有關資料,對較難懂的文學詞語、成語一一做了注釋,對魯迅原文中牽涉到的中外古今地名、人名、書名等予以扼要的說明。這是一項基礎性的并非可有可無的工作。至于“今譯”,著者則根據(jù)魯迅生前曾闡述過的翻譯原則,力求做到“易解”與保存“豐姿”。著者的這一努力,為我們更好地繼承魯迅的文學遺產(chǎn)做出7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