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心
最近有3個小學生到我家來做客。談話中,我問道:“你們的家長給你們買了英姿帶了嗎?”其中一個孩子說:“我的家長沒給買,我爸爸說那東西沒用?!钡诙€孩子說:“我媽給我買了,我戴了兩回就不想戴了。玩的時候戴,渾身不舒服,玩得不痛快。寫作業(yè)時戴,身體得直挺挺的,沒法寫?!钡谌齻€孩子則說:“大人們現(xiàn)在穿衣服都講究寬松、舒適,讓我戴那五花大綁似的玩藝兒,我才不戴呢!”
看來,孩子們對這種矯正身姿的器械的態(tài)度和家長的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據(jù)了解,給孩子們買英姿帶的主張,絕大多數(shù)是家長提出的。家長很熱衷,孩子們卻表現(xiàn)得很冷漠,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美好身姿,女孩亭亭玉立,男孩英姿颯爽。那么,怎樣才能使孩子獲得美好身姿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人的身姿是不是美好取決于哪些因素。人們的身姿,是身體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審美情趣、性格、氣質(zhì)、習慣以及精神狀態(tài)的綜合的外在表現(xiàn),不單單是保持什么樣的身體姿勢的問題。既然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那么,要保持美好身姿就不能只靠一種方法或一個措施。如果孩子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不良身姿,要矯正,也不能單靠英姿帶這種典型的“物理療法”,而應(yīng)當在身體、心理、審美、性格、氣質(zhì)、習慣等多方面“下功夫”。
人是高等動物,具有主觀能動性。孩子們有能力根據(jù)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和外界提供給他們的語言、圖形信息,通過自覺鍛練和習慣的養(yǎng)成,保持美好身姿,或者糾正自己不良的姿勢,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孩子的身姿不是天生畸形的話,我以為沒有必要戴英姿帶之類的矯正器械。那種東西戴得時間長了,會產(chǎn)生依賴性,會消磨孩子保持美好身姿的主觀能動性。
據(jù)說那種身姿矯正器械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要用的話,它也只能起次要的輔助作用。家長們不要把使孩子獲得美好身姿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什么器械上。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