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男,60歲,干部,1996年11月23日入院。主訴:四肢癱瘓伴失語、吞咽困難2天。2天前下午活動后,突然出現(xiàn)不能說話、右側肢體活動障礙。急入省愛博醫(yī)院,查CT未見異常,MRI示:雙側橋腦梗塞,以左側為重。查體:意識清,失語,瞳孔等大,右上肢肌力Ⅲ級,右下肢肌力Ⅰ級,左側肌力正常,右側巴氏征陽性。給予脫水降顱壓、溶栓治療,無好轉。1天前發(fā)現(xiàn),患者雙側瞳孔不等大,雙側巴氏征陽性,患者四肢肌力0級。遂以腦干大面積梗塞(閉鎖綜合征)轉入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來院時查:BP 20/10 kPa,心率80次/分,律齊,無雜音。完全運動性失語,理解力正常,視力嗅覺檢測正常,左瞳孔直徑3.5 mm,右瞳孔直徑2.5 mm,直接反射均靈敏。雙側無眼瞼下垂,眼球位置居中,各方向活動自如,直接、間接角膜反射(±)。面無表情,張口伸舌不能,皺眉鼓腮不能,轉頭聳肩不能。雙側感覺存在,肌張力正常,肌容積無萎縮。入院后給予脫水降顱壓,清除自由基,減輕腦水腫,營養(yǎng)腦細胞等對癥處理。同時鼻飼混合奶。入院后第7天,患者瞳孔等大等圓,能以閉眼示意欲大便或小便等,能轉頭、呻吟,但仍四肢癱瘓。故請我科給予針刺治療。查:舌絳紅無苔,脈弦,四肢癱瘓,失語吞咽困難。辨證:中風失語,肝腎陰虛型。治法:醒腦開竅,滋陰熄風。處方:水溝、廉泉、三陰交、太溪、內(nèi)關、通里、極泉、曲池、合谷、足三里、解溪、委中,以上各穴均用30號1.5寸不銹鋼毫針針刺,除三陰交、太溪用補法外,其余均用瀉法,每次留針20分鐘,留針時選廉泉與通里、曲池與合谷、足三里與解溪分別接G 6805電針治療儀,用連續(xù)波,每次5分鐘。每日治療1次,10天一個療程。
連續(xù)治療23天后,患者四肢肌力均恢復至Ⅲ級,能發(fā)簡單聲音,如"喝"、"不行"等,能稍稍咽水。后改為門診治療。追訪3年,患者已能飲食,能對話但聲音低,四肢肌力均為Ⅲ+,但肌張力增高。
按語:閉鎖綜合征屬中風重癥,一般癥狀不可逆轉,本例表明早期針刺有助于此病的恢復。
河北050011石家莊鐵路中心醫(yī)院王子臣
(收稿日期:1999-11-03,成平發(f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