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一葉知秋,天氣逐漸轉(zhuǎn)涼,是加強營養(yǎng),增加食物熱量的時候了,更須預防冬季多發(fā)的咳喘之類呼吸系統(tǒng)疾病,應注意選食具有補肺益氣功效的食物。對于需要在冬季進補的人來講,此時是調(diào)整脾胃,打“底補”的最佳時期。作為底補,可用芡實、紅棗、花生仁、生姜、杞子等。經(jīng)過底補,脾胃健運,入冬就可放心進補,抵御嚴寒。
健胃補身要夠姜
飲醉酒或暈車時,喝一杯姜茶或姜湯,可止暈及止嘔。姜還有驅(qū)寒活血等食療功效,適當食用會對身有益處,特別是開胃平逆的功能。
成分:
含辛辣、芳香成分及揮發(fā)油。
醫(yī)師意見:
生姜去皮屬熱,留皮則涼,可開胃平逆及止嘔,而且是開痰要藥,散風寒邪濕。
小資料:
美國及日本高科技醫(yī)療部門認為,姜具有抗菌消炎及增強腦細胞活性,亦可增強心腦功能等多種保健作用。
壯陽以形補形食雞子
中國人喜歡以形補形,壯陽不能不向牲畜的性器官打主意。雞子是雄性雞的睪丸,不用多說,必定有補腎強精的功效。
醫(yī)師意見:
雞子味甘咸,性微溫,有補中益氣,補腎強精的作用。
避忌:
感冒發(fā)熱、燥熱咳嗽未愈者不宜食用。
明目明目護肝靠杞子
大家都希望擁有一對亮麗的眼睛,除了避免勞損外,有什么其他方法呢?答案是杞子。是古籍《本草綱目》抑或是近年的科學研究,都一致公認杞子有明目的功效,你又怎可以不多吃進補呢?
醫(yī)師意見:
杞子有明目、保肝、壯腎等功能,對肝病、腰酸背痛等均有療效。
小貼士:
根據(jù)《本草綱目》記載,只有寧夏出產(chǎn)的杞子才具有保肝壯腎明目的功效,所以購買時要注意產(chǎn)地,以免買了其他地區(qū)次一等的杞子。成人每星期吃50g杞子已足夠。
小資料:
有關專家研究顯示,杞子有抗氧化功能,有助改善老化造成的視力衰退,以及黃斑點引致的視力問題等。
補腎便利荷蘭豆
荷蘭豆相傳是由荷蘭傳入,名字亦源于此。姑勿論其名字之由來,最重要是應知道荷蘭豆對身體的益處。不要小看它外型細小,其實功用多多,更有利小便的作用。
醫(yī)師意見:
荷蘭豆性平,可利小便,更可止泄痢及益中氣。
成分
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灰質(zhì)、鈣、磷及鐵。
避忌:
脾胃虛寒、經(jīng)常消化不良者少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