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光
當班主任12年了,很少遇到難管理的學生,可今年卻遇到了一個讓我特別頭疼的學生。這個學生名叫張高強,很頑皮,總把班里搞得烏煙瘴氣的,喜歡和老師對著干,而學生卻不討厭他。無論我怎樣家訪、談心或是批評訓導,對他均無效,這可真難壞了我。
一次,我陪兒子看動畫片《波斯貓》。片中的情節(jié)讓我體會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大老鼠給小老鼠上課,教怎樣給貓系鈴鐺。大老鼠出門后,小心地來到酣睡的貓面前,悄悄地給貓系鈴鐺,結果被貓捉住狠揍一頓。到小老鼠時,它把鈴鐺放入一個禮品盒里,大膽地走到貓面前,雙手遞給了貓。貓打開看后,高興地把鈴鐺系在了脖子上。從此,貓每天高興地系著鈴鐺在眾人面前炫耀。同樣是系鈴鐺,不同的方式產(chǎn)生出不同的效果。是的,教育學生也是一樣,改變一下方式,或許會出現(xiàn)奇跡。
我開始暗暗觀察張高強,競發(fā)現(xiàn)了他不少的優(yōu)點。他很講信用,說到做到,能夠與同學和睦相處,在學生中的威信蠻高。于是我運籌帷幄,向班里的學生干部面授機宜,針對張高強的情況組織一次主題班會,主題為我別人的優(yōu)點,同時根據(jù)學生投票,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學生。
在班會上,學生們按設計好的思路順利進行,我坐在學生中靜觀變化。學生們紛紛道出別人的優(yōu)點,結果張高強真的贏得了最高的票。當班長宣布他為最受歡迎的人,我對此也表示了充分肯定時,我看到張高強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感覺時機成熟了,他和老師之間緊繃的弦開始松動。在我精心安排下,學生干部繼續(xù)做工作,終于讓張高強認識了自己的問題,還主動找到我吐露心聲。慢慢地,我們竟成了知心朋友,他成為班里一個出色的干部。
由對手變助手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fā)。教師只要滿懷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改變陳舊的教育方式,就能解決好教育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