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俱分進化論

      2003-04-29 00:06:03章太炎
      天涯 2003年1期
      關鍵詞:苦樂道德

      近世言進化論者,蓋雜諍8穸氏。雖無進化之明文,而所謂世界之發(fā)展,即理性之發(fā)展者,進化之說,已昭科浼湟?。翠Z文、斯賓塞爾輩應用其說,一舉生物現(xiàn)象為證,一舉社會現(xiàn)象為證。如彼所執(zhí),終局目的,必達于盡美醇善之區(qū),而進化論始成。同時即有赫衰黎氏與之反對。赫氏持論,徒以世運日進,生齒日繁,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所以給其欲求者,既有不足,則相爭相殺,必不可已,沾沾焉以貧乏失職為憂,而痛心于彗星之不能拂地,以埽萬物而剿絕之。此其為說,亦未為定論也。當海格爾始倡“發(fā)展論”時,索賓霍爾已與相抗,以世界之成立,由于意欲盲動,而知識為之仆隸。盲動者,不識道途,惟以求樂為目的,追求無已。如捷足者之逐日月,樂不可得,而苦反因以愈多。然后此智識者,又為意欲之諍臣,止其昌狂妄行,與之息影于蔭下也。則厭世觀始起,而稍稍得望涅V門矣。其說略取佛家,亦與僧致凼ο嘟,持論固高,則又苦無證據(jù)。雖然,吾不謂進化之說非也。即索氏之所謂追求者,亦未嘗不可稱為進化。若云進化終極,必能達于盡美醇善之區(qū),則隨舉一事,無不可以反唇相稽。彼不悟進化之所以為進化者,非由一方直進,而必由雙方并進,專舉一方,惟言智識進化可爾。若以道德言,則善亦進化,惡亦進化;若以生計言,則樂亦進化,苦亦進化。雙方并進,如影之隨形,如罔兩之逐影,非有他也。智識愈高,雖欲舉一廢一而不可得。曩時之善惡為小,而今之善惡為大;曩時之苦樂為小,而今之苦樂為大。然則以求善、求樂為目的者,果以進化為最幸耶?其抑以進化為最不幸耶?進化之實不可非,而進化之用無所取,自標吾論曰《俱分進化論》。

      善惡苦樂之并進也,且無以社會明之,而專以生物明之。今夫有機物界以乳哺動物為最高,在乳哺動物中,以又裸形而兩足者為最高,無爪牙而能御患,無鱗毛而能御寒,無羽翼而能日馳千里,此非人之智識,比于他物為進化?以道德言,彼雖亦有父子兄弟之愛,顧其愛不能持久,又不知桄充其愛,組織團體以求自衛(wèi),聚字丑,爭食之情,又無時或息也。人于前者能擴張之,于后者能禁防之,是故他物唯有小善,而人之為善稍大。雖然,人與百獸,其惡之比較為小乎?抑為大乎?虎豹以人為易與而啖食之,人亦以牛羊為易與而啖食之。牛羊之視人,必無異于人之視虎豹,是則人類之殘暴,固與虎豹同爾?;⒈m食人,猶不自殘其同類,而人有自殘其同類者!太古草昧之世,以爭巢窟、競水草而相殺者,蓋不可計,猶以手足之能,土丸之用,相抵相射而止。國家未立,社會未形,其殺傷猶不能甚大也。既而團體成矣,浸為戈矛劍戟矣,浸為火器矣,一戰(zhàn)而伏尸百萬,蹀血千里,則殺傷已甚于太古??v令地球統(tǒng)一,弭兵不用,其以智謀攻取者,必尤甚于疇昔。何者?殺人以刃,固不如殺人以術,與接為構,日以心斗,則驅其同類,使至于悲憤失望而死者,其數(shù)又多于戰(zhàn),其心又賾謖劍此固虎豹所無,而人所獨有也。由是以觀,則知由下級之乳哺動物,以至人類,其善為進,其惡亦為進也。以生計言,他物所以養(yǎng)欲給求者少,惟人為多。最初生物,若阿米巴,若毛柰倫,期于得食而止耳。視覺、聽覺、嗅覺皆未形成,則所以取樂者少,魚亦期于得水而止,鳥亦期于得木而止耳。供鰍以毛嬙、西施,樂僖躍天、九韶,彼固無所于樂也。乳哺動物愈進化矣,幼眇之音,姝麗之色,芳澤之氣,至于窬訊能樂之,其所樂者,亦幾微也。一昔而得之,而不為甚樂,一昔而失之,而亦不為甚苦,故苦樂之量必小。若人則非獨有五官之樂也,其樂固可以恒久,自五官而外,其樂又有可以恒久者,于是攝受之念始成,衽席之情,床笫之樂,芻豢之味,裘帛之溫,無不可以常住。其始徒以形質(zhì)現(xiàn)前為樂,其后則又出于形質(zhì)以外,由飽暖妃匹而思土地,由土地而思錢帛,由錢帛而思高官厚祿。土地?錢帛?高官厚祿?此固不可直接以求樂者,而求樂之方便,必自此始。有此而后飽暖妃匹之欲,可以無往不遂也。雖然,其始之樂此者,為間接以得飽暖妃匹之欲,其卒則遂以此為可樂,而飽暖妃匹之欲,亦或因此而犧牲之。又其甚者,則以名譽為樂,而土地錢帛、高官厚祿亦或因此而犧牲之。此其為樂,豈他動物所敢望者?然而求此樂者,必非可以一踴獲也,將有所營畫而后獲之。下者奔走喘息,面目黎黑,以求達其五官之欲,其苦猶未甚也。求土地者,求錢帛者,求高官厚祿者,非直奔走喘息、面目黎黑而已,非含垢忍辱則不可得。今夫動物之情雖異,而其喜自尊貴,不欲為外物所陵藉者,則動物之同情也。必不得已,而至于含垢忍辱,笞我詈我,蛭壹我,以主人臧獲之分而待我,我猶鞠躬磬折以承受之,此其為苦,蓋一切生物所未有也。雖求名譽者,寧或異此?于世俗之名譽,求之之道,固無以愈于前矣。道德、功業(yè)、學問之名譽,于名譽為最高,其求之亦愈艱苦。有時而求此道德、功業(yè)、學問之名,乃不得不舉此道德、功業(yè)、學問之實而喪之。有時而求此道德、功業(yè)、學問之名,乃不得不舉此可以受用道德、功業(yè)、學問之名者而亦喪之,殺身滅種,所不恤矣!此其為苦,則又有甚于前者,以彼其苦而求是樂,其得之者猶可以自喜也,而不得者十猶八九。藉令得之,猶未知可以攝受否也?藉令可以攝受,受之愈樂,則舍之也愈苦。佛說諸天終時,現(xiàn)五衰相,其苦甚于人類。今觀富貴利達之士,易簀告終,其苦必甚于貧子;貧子之死,其苦必甚于牛馬,牛馬之死,其苦必甚于魚鱉。下至腔腸、囊狀、桑葚諸物,而死時受苦之劑量,亦愈減矣。是不亦樂之愈進者,其苦亦愈進乎?

      上來所說,善惡苦樂同時并進,唯舉一二事證,今更求其原理,并舉例以明之。

      善惡何以并進?一者由熏習性。生物本性,無善無惡,而其作用,可以為善為惡。是故阿賴邪識,惟是無覆無記;無記者,即無善無惡之謂。其末那識,惟是有覆無記;至于意識,而始兼有善惡無記。純無記者,名為本有種子;雜善惡者,名為始起種子。一切生物,無不從于進化之法而行,故必不能限于無記,而必有善惡種子與之雜糅;不雜糅者,惟最初之阿米巴爾。自爾以來,由有覆故,種種善惡,漸現(xiàn)漸行,熏習本識,成為種子。是故阿賴邪識亦有善惡種子伏藏其間,如清流水雜有魚草等物。就輪回言,善惡種子,名為羯磨業(yè)識,此不可為常人道者。就生理言,善惡種子,則亦祖父遺傳之業(yè)識已。種子不能有善而無惡,故現(xiàn)行亦不能有善而無惡。生物之程度愈進而為善,為惡之力亦因以愈進,此最易了解者。二者由我慢心,由有末那執(zhí)此阿賴邪識,以為自我,念念不舍,于是生四種心。希臘古德以為人之所好,曰真、曰善、曰美。好善之念,惟是善性;好美之念,是無記性;好真之念,半是善性,半無記性。雖然,人之所好,止于三者而已乎?若惟三者,則人必無惡性,此其缺略可知也。今檢人性好真、好善、好美而外,復有一好勝心。好勝有二:一、有目的之好勝,二、無目的之好勝。凡為追求五欲財產(chǎn)、權位、名譽而起競爭者,此其求勝非以勝為限界,而亦在其事、其物之可成,是為有目的之好勝;若不為追求五欲財產(chǎn)、權位、名譽而起競爭者,如雞、如蟋蟀等,天性喜斗,乃至人類亦有其情,如好弈棋與角力者,不必為求博贐,亦不必為求名譽,惟欲得勝而止,是為無目的之好勝。此好勝者,由于執(zhí)我而起,名我慢心,則純是惡性矣。是故真、善、美、勝四好,有兼善、惡、無記三性,其所好者,不能有善而無惡,故其所行者,亦不能有善而無惡。生物之程度愈進,而為善為惡之力,亦因以愈進,此亦易了解者。若在一人,善云惡云,其力皆強,互相抵抗,甲者必為乙者征服而止,固非善惡兼進。而就一社會、一國家中多數(shù)人類言之,則必善惡兼進,于下舉例:

      一、如歐洲各國,自斯巴達、雅典時代,以至今日,貴族平民之階級,君臣男女之崇卑,日漸笙鰨則人人皆有平等之觀,此誠社會道德之進善者。然以物質(zhì)文明之故,人所尊崇,不在爵位,而在貨殖。富商大賈之與貧民,不共席而坐,共車而出,諸傭雇者之事其主人,竭忠盡瘁,猶必以佞媚濟之。雖無稽首折腰之禮,而其佞媚有甚于是者。東方諸國,誠人人趨附勢利矣,猶以此為必不應為之事。獨歐洲則舉此以為天經(jīng)地義,除少數(shù)之持社會主義者。此非其進于惡耶?往者舊教盛行,迫人以必不愿從之事,自宗教改良,而人人有信教之自由,此誠社會道德之進善者。雖然,基督教未行以前,如蘇格拉底輩,以身殉道,蹈死不顧;基督教既行以后,奉教者以舍身救人為志,則殉道者尤不可以更仆數(shù)。乃至路德之倡新教,其風亦未嘗絕也。今日之以身殉道者,猶有其人乎?其在中國與非、澳諸洲者,或以智窮力竭,無所復之,而不得不就菹醢,其同類則相高以以身殉道之名,究其實際,怯粑份咧尤也。非直宗教,今之歐人,強毅敢死之風,已漸消滅,而吝惜身命,希于茍安而止者,所在皆是。風教陵遲,志節(jié)頹喪,其進于惡也,蓋已甚矣!

      二、如日本人言:日本維新以后,以新道德與舊道德相參,其奉法守節(jié),勝于往古。曩者輕果好斗之風,漸轉而為國家死難,此固社會道德之進善者。雖然,國勢漸隆,法律漸備,納其臣民于軌范之中,諸公卿間,求其剛嚴直大如西鄉(xiāng)隆盛者,蓋不可復睹矣!往者雖輕俠自喜,而士人之倜儻非常者,亦往往而有,若中江篤介、福澤諭吉諸公,誠可為東方師表也。今其學術雖勝于前,然有不為政府效用者乎?有不為富貴利祿而動者乎?日本維新才四十年,而其善之進如此,其惡之進,亦既如此矣。

      三、如中國。中國自宋以后,有退化而無進化,善亦愈退,惡亦愈退,此亦可為反比例也。論者或謂周、秦以上,戕殺醣ㄖ事,記于《春秋》者,不可僂指。常疑前世道德,必無以愈于今,此大誤也。春秋之世,戕殺醣ǎ不以為忌,常在世家貴族。若乃尾生之信,沮、弱丈人之節(jié),亦為后代所無。雖至戰(zhàn)國,士人習以游說為事,然豫讓、聶政、荊軻之徒,其俠烈有足多者。墨翟之仁,莊周之高,陳仲子之廉介,自漢以后,可復得乎?東漢風俗,二千年中為殊勝,而奸雄亦出其間,互相爭競而不可已。唐世風烈,稍近戰(zhàn)國矣,急科名、趨利祿者日多,而高潔者亦因以愈多。陽城、元德秀,特其最著者也。自宋以后,漸益退化,至滿洲為甚。程、朱、陸、王之徒,才能自保,而艱苦卓絕,與夫遁世而無悶者,竟不可見,此則善之退化矣。矯稱蜂出,誓盟不信,官常之墮敗,士風之庸猥,黨見之狹陋,工商之狙詐,此誠可謂惡也。夫善惡雖殊,而其資于偉大雄奇之氣則一。然觀今日為篡者,惟能為石敬瑭、吳三桂,而必不能為桓溫、劉裕;為奸者,惟能為賈似道、史彌遠,而必不能為元載、蔡京。朝有諛佞,而乏奸雄;野有穿窬,而鮮大盜;士有敗行,而無邪執(zhí);官有兩可,而少頑?。枫q圓蛔鬩約悶浼椋威信不足以和其眾,此亦惡之退化也。

      苦樂何以并進?凡苦有三:一曰怨憎會苦,二曰求不得苦,三曰愛別離苦。樂者反是??嘤钟卸?;一曰苦受,苦事現(xiàn)前,逼奪身心,不能暫舍,是為苦受。二曰憂受,苦事未來,豫為愁戚,苦事已去,追為痛悼,是為憂受。樂亦有二:一曰樂受,樂事現(xiàn)前,暝瞞耽溺,若忘余事,是為樂受。二曰喜受,樂事未來,豫為掉動,樂事已去,追為顧戀,是為喜受。世界愈進,相殺相傷之事漸少,而陰相排擠之事亦多。彼時怨憎會苦,惟在憂受,不在苦受。惟此一苦,或少減于疇昔,需求日繁,供給不逮,求不得苦,較前為甚。所求既得,其樂勝前,一旦死亡,舍此他去,愛別離苦,則較前為最甚。非直如是而已,一、感官愈敏,應時觸發(fā),其感樂則愈切,其感苦亦愈切。例如犬羊娩乳,熙怡自得,人間婦女,則以娩乳為最苦。以文明人較野蠻人,則娩乳為尤苦也。二、衛(wèi)生愈善,無少毀傷,其感樂則愈久,其感苦亦愈久。例如蛙失其肢,守宮喪尾,習為故常,則補缺力亦易發(fā)達,喪失未久,完具如故。高等動物無常失肢體之事,偶爾喪失,則補缺力亦無所用。又如野蠻人眾,刀劍創(chuàng)痍,應時完好;文明人眾,則無此事,雖有藥物,而傷甚者,必難驟復也。三、思想愈精,利害較著,其思未來之樂愈審,其慮未來之苦亦愈審。例如火將焚棟,燕雀處堂,顏色不變;若在小兒,亦鮮危怖;其在成人,則望氣而矍然也。四、資具愈多,悉為己有,其得樂之處愈廣,其得苦之處亦愈廣。例如貧子家中,徒四壁立,一身以外,無所受樂,亦復無所受苦;若在富人,田園金帛,圍繞形軀,多得一物,即有余歡,略失一物,亦有余憾也。五、好尚愈高,執(zhí)著不舍,其器所引之樂愈深,其器所引之苦亦愈深。例如狎客冶游,所遇既廣,無所纏綿,順之不為甚樂,逆之不為甚苦;若篤于伉儷者,稍有乖違,其苦已甚。又如學究鄙儒,恣意記錄,不勞心力,得失之間,亦無苦樂;若耽于撰述者,略有殘損,苦亦隨之。六、夭殤愈少,各保上齡,其受樂之時愈永,其受苦之時亦愈永。例如蟪蛄、朝菌,一瞬已亡,其苦其樂,亦云暫矣;若在牛羊,其壽稍永,常得豢養(yǎng)之樂,亦常受鞭棰之苦也。如上所舉,苦樂相資,必不得有樂無苦,善惡并進,猶云泛指全體;苦樂并進,則非特遍于全體,而亦局于一人。其并進之功能,蓋較善惡為甚矣。

      上來所述,善惡、苦樂二端,必有并進兼行之事。世之渴想于進化者,其亦可以少息?抑吾嘗讀赫爾圖門之《宗教哲學》矣,其說曰:“有惡根在,必有善根,若恬魑尬者,其善根亦必斷絕?!贝酥^惡尚可為,而厭世觀念,則必不可生也。不悟厭世觀念,亦有二派:其一,決然引去,惟以出此世界為利,亦無余念及于眾生,此佛家所謂鈍性聲聞,無有菩提種子者也。其一,以世界為沈濁,而欲求一清凈殊勝之區(qū),引彼眾生,得其所,則不憚以身入此世界,以為接引眾生之用,此其志在厭世,而其作用則不必純?yōu)閰捠馈H羰牵瑒t何不可厭世之有?抑吾又讀羯通哥斯之《社會學》矣,其說曰:“凡彼樂受,先由軋轢,第一軋轢,惟是苦觀,第二軋轢,始有樂觀。”此謂苦不可厭,于苦受后,得有樂受繼之而起也。不悟人之追求,固無窮極,方其樂時,雖知有樂,久之而其樂亦可厭矣,則必求一新樂以代其已謝者。于是第一軋轢之新苦,又必先于新樂而生,求樂無已,其得苦亦無已,后得之樂,果足與先受之苦相庚償乎?況其所謂樂者,同時必有苦受與之方軋麗驂而進,是先受之苦為純苦,而后得之樂,惟是苦樂相參也。然則進化之樂,又曷足欣羨也哉?或曰:“今之世未為究竟進化,善惡、苦樂,猶未達于頂點,故人之希望者多,而厭棄者猶少,無寧任其進化,使人人知有世界極惡、自身最苦之時,則必有憬然反顧者。當爾所時,厭世之說,于是昌矣!”此其為說,亦本赫爾圖門調(diào)和進化、厭世二主義者,世有勇猛大心之士,不遠而復,吾寧使之早棄斯世,而求之于視聽言思之外,以濟眾生而滅度之??v令入世,以行善為途徑,必不應如功利論者,沾沾于公德、私德之分??档滤啤暗赖掠袑?nèi)之價值,非有對外之價值”者,庶幾近于“無漏善”哉!何以故?盡欲度脫等眾生界,而亦不取眾生相,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既無別異,則惟有對內(nèi)之價值,而何公德、私德之分乎?其次,無勇猛大心者,則惟隨順進化,漸令厭棄。夫以進化之力,使斯世趨于為鬼為魅,則自窮而知所返,此法爾無可遁者。然隨順進化者,必不可以為鬼為魅、為期望于進化諸事類中,亦惟擇其最合者而倡行之,此則社會主義,其法近于平等,亦不得已而思其次也。

      (本文初刊1906年9月《民報》第7號,后收入《太炎文錄初編》別錄卷二,現(xiàn)據(jù)《章太炎全集》本收錄。)

      章太炎(1869—1936),近代著名學者,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都有極深的造詣。主要著作有《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xù)編》,部分遺稿刊入《章氏叢書三編》。今人編有《章太炎全集》。

      猜你喜歡
      苦樂道德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老人苦樂
      黃河之聲(2021年15期)2021-10-27 11:37:02
      民生苦樂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MODERN FAMILY
      心路志 二十三年“堅守史”——情感始終“釘”在百姓苦樂
      當代陜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14
      知交如親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镇巴县| 丰县| 樟树市| 射洪县| 汽车| 依安县| 中西区| 墨脱县| 满洲里市| 吴旗县| 雷波县| 福泉市| 金阳县| 曲阜市| 渝北区| 吉水县| 运城市| 普格县| 禄丰县| 四会市| 丰城市| 鲁山县| 元江| 遂平县| 沙雅县| 东源县| 古交市| 洪湖市| 宝山区| 贵溪市| 壤塘县| 巩留县| 新巴尔虎左旗| 富蕴县| 高邑县| 峡江县| 庄河市| 大埔县| 乐平市| 阿荣旗|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