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00周年。
鄧小平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政治家。他以自己的務實和智慧,使中國告別了以計劃經濟和個人全面服從國家為特征的時代,走上了通往民主、法治的道路。可以說,中國今天的經濟繁榮和制度建設方面的成就,與鄧小平密不可分。
鄧小平的偉大,首先在于他的人格之平實。他曾在1993年對家人說:“國家發(fā)展了,我能夠做一個富裕國家的公民就很滿意了?!彼麑ψ约河欣潇o的定位,不帶一點矯揉造作。他相信,無論自己曾經做到什么樣的位置,也只是一個普通人。
這樣的人格,在政治上體現為,他改變了一個慣例:他在自己仍頭腦清醒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退出領導崗位。對于這一點,他的態(tài)度非常堅定。
鄧小平的偉大,還在于他把眼光投向更為根本性的國家治理制度設計上來。親身經歷過文革無法無天之痛的鄧小平,在復出之后,著力思考的就是如何化解權力高度集中這一制度性痼疾及其所導致的種種弊端。
1980年8月18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fā)表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系統(tǒng)闡述了自己的政治體制改革構想。它以厘定黨和國家機構的權力為核心,以分權制衡為原則,為解決長期困擾人們的權力集中、一把手專權開出了一個良方。
這份文件,得到執(zhí)政黨領導機構的批準,具有憲章性質。它為那時、現在及未來所進行的政治體制改革,設計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總體框架。
今天,隨著依法執(zhí)政被強調,隨著法治建設步伐加快,隨著民眾權利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強化,政治體制改革也逐漸加快了步伐。
當此之際,重新解讀鄧小平的這份憲章性講話,人們仍不能不為鄧小平的洞察力而感嘆。這是一個飽經20世紀中國之風霜的政治家畢生經驗之結晶,其中所蘊涵的智慧和政治科學原理,值得改革者仔細體會。
而鄧小平理論,已經為我們的制度建構提供了基本原則和明確線索。智慧的光芒總是歷久而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