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國際成詢價第一股
IPO詢價制度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施行。華電國際于1月17日率先詢價,成為IPO詢價第一股,同時這也意味著停發(fā)近5個月的新股終于重新開閘。
業(yè)內人士認為,華電國際能成為詢價制下第一股,與其主承銷商中金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華電國際進行了為期3天的詢價,其主承銷商向北京、上海、深圳三地77家詢價對象進行了詢價,詢價結果為2.30元至2.52元之間,而華電國際H股近期的股價折合人民幣為2.4元左右。
證監(jiān)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按照部署,詢價制度實行之后,在今年春節(jié)前將安排兩只新股發(fā)行。
C股誕生遭遇討伐
1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fā)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轉讓業(yè)務辦理實施細則》,將在1月4日起正式通過滬深交易所實施。該《細則》的出臺被業(yè)界稱為“C股市場的誕生”。
C股市場一出即遭到了市場的強烈抵制。市場普遍擔心,C股市場的出現,可能會拉低A股市場的價格,對公眾投資者不利。由此股市急劇下挫,多位學者、市場人士甚至官員紛紛指責C股有背于“國九條”精神,呼吁"應立即叫停被市場各方稱作'C股'的非流通股轉讓業(yè)務"。
在一片“討伐聲”中,原本應該在1月17日亮相的C股第一單流產,雖然證監(jiān)會和交易所并沒有具體表態(tài),但種種跡象表明,C股市場已經被暫時叫停。
“通道制”終結
自2005年1月1日起,"通道制"被正式廢止,實施3年零9個月的"通道制"步入了盡頭,上市保薦人制度取而代之。
證監(jiān)會有關負責人指出,廢除通道制并不意味著保薦機構推薦企業(yè)發(fā)行上市家數可以不受限制地增加,從而使市場發(fā)行、融資量大增。因為,面對保薦制度下已建立并顯效的證券發(fā)行上市約束機制,保薦代表人推薦企業(yè)發(fā)行上市變得更為謹慎,把關作用更加強化。
同時,中國證監(jiān)會又發(fā)出通知,明確規(guī)定一個保薦代表人同時只能推薦一個項目,但對于保薦代表人的"要求"卻大大放寬。
證券業(yè)稅制改革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出通知,自05年1月1日起,對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減征有關營業(yè)稅。
根據測算,04年全年股票交易量43000億元左右,全國平均的營業(yè)稅率大約為7.2%,僅計算股票交易這部分,優(yōu)惠政策可使整個證券業(yè)營業(yè)稅賦降低9000多萬元,若再考慮基金、國債等交易部分,則將降低證券業(yè)稅賦近億元。而對于每家營業(yè)部大約一年可以減稅1萬多元。
另據相關披露,證券交易印花稅減稅方案已起草完畢,正待有關部門審批。方案可能擬定稅率由2‰降為1‰,仍為雙邊征收。
市場人士指出,資本市場營業(yè)稅的降低以及即將出臺的降低交易印花稅,均不能解決證券市場中的根本問題。
港股大幅下跌
到04年12月底,恒生指數創(chuàng)下3年多來的新高。但2005年的第一周,港股即大幅下跌了數百點,成交同時急劇放大,市值損失上千億港元。
1月5日,美國媒體透露了一份美聯儲會議記錄。記錄顯示,出席會議的委員們認為當前美國利息仍然"太低",不足以抑制通貨膨脹;這表明美國在2005年持續(xù)加息的幾率加大,而且幅度有可能大大高于市場原來的預期。美聯儲的這一信息旋即被傳遞給市場。在引發(fā)美國并帶動香港股市下挫的同時,也給在國際流動的熱錢提供了指向。
美林證券在1月5日宣布減持港股,并認為,香港的資金狀況正在變壞,美元的短期反彈可能影響美國的內部需求,并打擊亞洲地區(qū)的出口。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認為港股主要指數已經累積一定升幅,并因此調降港股評級由"增持"至"中性",并建議投資者沽售消費類股份。
中信集團收購華夏證券
中信集團將出資50-60億元人民幣收購華夏證券股份。
2004年6月,華夏也由于國債回購失敗、自營業(yè)務虧損和挪用客戶保證金等問題而陷入危機。之后的數月中,華夏內部一直在秘密制訂多個重組方案。而在和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談判破裂后,轉而向中信集團伸出了橄欖枝。
中信證券一旦收購華夏證券成功,其示范效應無疑是巨大的。市場人士認為,“證券業(yè)開始向寡頭壟斷靠攏,并購重組的大潮已經到來。”
此前,中信集團的下屬的中信證券向廣發(fā)證券發(fā)起收購,后因廣發(fā)證券內部員工抵制未獲成功。據中信內部人士透露,中信集團一再選擇收購其他證券公司,與其整體上市有關。
八家證券公司被立案稽查
證監(jiān)會1月20日稱,德恒、中富、恒信、閩發(fā)、南方、云南、漢唐、遼寧等8家證券公司因嚴重違法違規(guī)、風險巨大,已在2004年先后被托管經營、行政接管或被停止證券業(yè)務資格。經查,這些公司存在大量的賬外經營,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財務管理較為混亂。證監(jiān)會對這幾家證券公司,均已正式立案稽查。
證監(jiān)會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證券公司及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罰,涉及犯罪的正分批移交司法部門處理。證監(jiān)會表示,今后將加大證券公司審計工作的監(jiān)管力度,督促有關會計師事務所規(guī)范執(zhí)業(yè),勤勉盡責,通過做好年度審計工作,促進證券公司財務信息質量的不斷提高。
四大金融管理公司涉案67億元
在1月上旬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國家審計署署長李金華通報了對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的審計結果。
李金華在報告中表示,四家AMC存在三方面重大問題:一是不良資產收購把關不嚴,造成相當一部分金融債權難以落實;二是弄虛作假,暗箱操作,低價處置債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三是一些AMC財務管理松弛,虛報、挪用回收資金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甚至采取虛報冒領、截留收入、虛列費用等手段,將資金用于發(fā)高額工資及獎金補貼等。
國家審計署人士透露,作為去年國家審計署的審計重點,四家AMC現已被查出各類違規(guī)和管理不規(guī)范問題資金700多億元,發(fā)現案件線索38件、涉案資金67億元。
地下金融規(guī)模9000億
花旗銀行今年1月份的報告說,2004年5月到10月,中國國內銀行居民存款流失額在9000億元左右,而這些資金都用于自己投資或民間融資。
花旗這份報告分析了2004年2到10月居民存款增長持續(xù)放慢的三種可能原因:收入增長放慢、消費傾向提高以及民間金融的增長。報告表示,前兩個原因可能都不存在,而儲戶(包括家庭和公司)把錢用于自己投資或民間融資才是居民存款增長放緩本因。
報告認為,由于地下信貸的原因,實際貸款的降幅可能沒有官方統(tǒng)計的那樣大,即官方信貸的降低可能轉向了地下信貸。這或許可以是近幾個月以來實際部門活動如投資、消費和生產等并沒有下降多少的原因所在。
吳敬璉:中國經濟沒有實現軟著陸
"中國的經濟沒有實現軟著陸,經濟過熱的深層原因尚未解決。"在1月18日的會議中,吳敬璉發(fā)表了對2005年宏觀經濟的看法。
吳敬璉認為,我國經濟的軟著陸還沒有實現,特別是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很低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依賴投資增長的模式尚未改變,這必須通過加快改革的辦法來解決。吳敬璉同時強調,當前首要的問題是加快改革,第一就是積極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第二是鼓勵和引導非公經濟的發(fā)展;還有最重要的一項改革就是金融體制的改革。
吳敬璉傳達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宏觀調控仍將在2005年引導中國經濟。
顧宋郎風波
新鴻基證券前經紀人的宋秦一紙訴狀再次掀起顧雛軍和郎咸平的風波。
宋秦稱,格林柯爾于2001年年底面臨不利傳聞,顧雛軍曾雇請他聯絡著名學者郎咸平撰寫一篇有利格林柯爾以及顧本人的文章以提振股價。顧曾向宋允諾支付1000萬到2000萬港元作為報酬,但是事后此款項遲遲沒有兌現。宋還公布了一些關于顧雛軍可能操作股價的內幕。
1月17日,格林柯爾在香港召開媒體見面會,顧雛軍否認了宋秦關于千萬港元"公關費"的說法。顧雛軍指出,曾任職新鴻基證券的宋秦擅自出售股票并將所得款項存入自己的賬戶,并沒有得到格林柯爾以及顧本人的授權。
1月18日,郎咸平也對宋的說法表示否認。對于顧、宋互訴一事,郎咸平表示無興趣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