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潘
明代浙江紹興城有一座寺院,寺院旁邊是趙員外的大莊院,這兩家常因地產(chǎn)矛盾發(fā)生糾紛。有一天,寺里的主持和尚與員外老爺因?yàn)闋幩殖称饋砹?,后來,兩人竟然扭打到一起,互相揪著去見官。這時,有一個叫徐文長的7歲男孩看見了這一場面,當(dāng)即編了一首順口溜唱了起來:
和尚和員外,口角爭起來。
兩者不相讓,扭打到一塊。
和尚不像和尚,員外不像員外。
小孩的唱詞,激怒了和尚和員外,他倆一同拽著小文長去見縣官??h官問:“這是怎么回事?”員外、和尚把爭這一口井的事各自說了一遍,又告小孩辱罵他們。徐文長小眼珠滴溜溜一轉(zhuǎn),機(jī)靈地說:“老爺,我說的是一個字謎?!?/p>
縣官對猜謎極感興趣,聽罷小孩的話,不再理會和尚和員外,而是一邊撫摸著徐文長的頭,一邊笑著說:“你聽聽我判的這個案公平不公平?”縣官轉(zhuǎn)而念出一道字謎——
兩字一口井,我給分解開,
上半屬和尚,下半給員外。
和尚一聽,急了:“大老爺,這井里的水全在下半截,你給我上半截,有什么用呢?”
縣官說:“我的判詞其實(shí)是在說這個小孩的字謎,互相禮讓。和尚要用時就屬和尚;員外要用時,就屬員外。你們兩人和好了,就能解出我剛才的字謎了?!?/p>
和尚和員外聽了縣官這番話,仔細(xì)斟酌之后,兩人都猜出了這個字謎,不覺臉一紅,低下了頭。
讀者朋友,你說縣官解的這道字謎是什么字呢?
謎底在本期內(nèi)文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