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淺予
馬克·吐溫曾說:“十九世紀(jì)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就像很少有人不知道拿破侖一樣,現(xiàn)在人們對海倫·凱勒這個名字也已耳熟能詳;而她以兩耳失聰、雙目失明的殘弱之軀所創(chuàng)造出的生命奇跡更是讓世人驚嘆。
她既聽不見又看不見,更不會說話,卻學(xué)會了英、法、德、拉丁等五種語言;而在哈佛大學(xué)德吉利夫?qū)W院學(xué)習(xí)期間,就以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轟動世界。不僅如此,她還是位卓越的社會活動家,她通過寫作和演講等方式,終生為社會公益事業(yè)而奔忙。
她一生所獲得的榮譽也讓人驚羨:1959年,聯(lián)合國發(fā)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1964年,榮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
眾所周知,幫助海倫·凱勒創(chuàng)造這些奇跡的,是一位名叫安妮·沙利文的女教師。正如海倫·凱勒經(jīng)常強調(diào)的那樣:“如果沒有安妮·沙利文,海倫·凱勒的名字也許永遠不會為人所知?!?/p>
和海倫·凱勒一樣,安妮·沙利文從小也生活在無盡的苦難中。三歲時,她患上嚴重的眼疾,因家中無錢醫(yī)治,導(dǎo)致視力惡化。因眼疾,安妮的脾氣從小就讓人無法忍受,鄰居們都叫她“討厭的小孩”。
十歲那年,她成了孤兒,被送進了蒂克斯伯里克福利院。福利院里幾乎所有人對她都不友善,他們甚至把她像犯人那樣關(guān)進了陰暗潮濕的地下室的籠子里,這讓她的脾氣變得更壞了整天大喊大叫,見人又抓又咬,還拿食物砸人。
不過,有位年老的清潔女工卻對安妮十分同情。一天,她烤了一些巧克力果仁小蛋糕,小心翼翼地走到安妮面前,輕聲說:“我特意為你烤了些蛋糕,就放在地上了,你要是愿意就來吃吧?!?/p>
說完,她趕緊離開了,因為她也害怕對方會拿蛋糕砸她??苫\中的這只“困獸”并沒有這樣做,恰恰相反,她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從那以后,這只“困獸”對她比對其他人要溫和一些。而她則一有空就跑去和她說說話,有一次,她竟然令安妮開懷大笑。
一位護士注意到這些,并匯報給醫(yī)生。他們問這位清潔女工是否愿意幫他們一起治療安妮,清潔女工高興地說,如果能幫上忙,她當(dāng)然愿意。后來,每當(dāng)他們給安妮看病時,清潔女工都會先鉆進籠子里安撫她。這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安妮竟是個幾乎完全失明的盲人!
安妮在福利院治療了一年,后來有家盲人學(xué)院愿意接納她,使她得以接受教育并最終成為一名教師。畢業(yè)后,安妮見到了比自己小十四歲的海倫·凱勒。這是她的第一個學(xué)生,也是她此生惟一的學(xué)生。
這是一個比她更不幸的孩子,同時也更難“馴服”——她又聾又瞎,極難管教,簡直像只小野獸,甚至還有些精神錯亂。但她想盡種種辦法,用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心及堅強的毅力,幫助海倫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一次,海倫·凱勒在接受諾貝爾獎提名時,當(dāng)被問及誰對她的人生影響最大,她的回答仍和以前一樣:“安妮·沙利文!”而安妮卻說:“不,海倫。對你我的人生影響最大的人,是蒂克斯伯里克福利院的一名清潔女工!”
是的,沒有安妮·沙利文,就沒有海倫·凱勒的成功;而沒有那位清潔女工的愛心,也就沒有安妮·沙利文的新生。追根溯源,那位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清潔女工,才是海倫·凱勒奇跡的源頭!
其實,“愛”——這個神圣的字眼,何嘗不是天下所有奇跡的源頭!
【原載2007年5月11日《河北日報·布谷》】
題圖/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