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梅
“惜衣有衣穿,惜食有食吃!”這句話是外婆對媽媽說的,媽媽也對我說了。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
爸爸媽媽都是大學(xué)生,爸爸從技術(shù)員、工程師很快做到技術(shù)廠長,媽媽當老師。我的外婆很節(jié)約,媽媽也受到影響。
雖然小時侯家庭條件較好,我也從不浪費。我常在舊報紙上練毛筆字,用沒寫完的本子做草稿本,紙張兩面都要用完,鉛筆頭裝個筆套繼續(xù)用……那時,家里的新本子新鉛筆很多,舊本子和鉛筆頭我舍不得扔,寧可把新本子新鉛筆送給需要的同學(xué)。
讀小學(xué)的時候,我的零花錢是每周5角。當時一顆糖是1分錢,一包楊梅干是5分錢,一本連環(huán)畫2分~8分錢,一本彩色的漂亮圖畫書也只有2角~4角錢。我的同學(xué)喜歡拿著零花錢去買糖吃,我很少光顧校門口的小攤。我一直留著那些零花錢,直到現(xiàn)在還有許多嶄新的5角。雖然現(xiàn)在的5角和當時5角的價值有差別,但我一點也不后悔。
我家里的藏書很多,我喜歡看書,爸爸媽媽常常給我買書,還訂了一些少兒刊物。同學(xué)常來借我的書,好多書有去無回。我有點心疼,但想到那位不還書的人,一定也是因為喜歡那本書才不還的吧。我討了一次就不討了,用自己的零花錢再去買一本。買書是我小時候零花錢的最大用處。
后來做了幼兒園老師,我的這個節(jié)約習(xí)慣可是發(fā)揚光大了。
我有個百寶箱,里面放滿了紐扣、毛線、小紙片、小瓶子、雞毛、絲帶、珠子……這些東西經(jīng)過我的設(shè)計組合,會變成裝飾畫、布娃娃、花瓶、項鏈等各種玩具,漂亮得讓人愛不釋手。
有一次,蘇州電視臺拍攝一位好朋友的童話劇,演出的服裝道具幾乎都是我做的。我用掛歷紙做衣服和帽子,用塑料繩做木頭人的頭發(fā),用有漏洞的圓鍋做樹墩……我做的道具在電視里光彩異常。我這個變廢為寶的好習(xí)慣,獲得了很多的贊揚和掌聲!
我一直收集小紙片。沒有電腦以前,我的一些童話原稿就是在小紙片上完成的。那些紙片正面反面全寫滿了字,黑字上面還加了紅字(黑字是第一稿,紅字是修改的),密密麻麻的,只有我自己看得懂。
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但我的節(jié)約習(xí)慣仍然保留著。
我把寄來的廣告紙、發(fā)來的牛奶訂單、宣傳紙、對賬單等收集起來備用。商店、銀行等公共場所供顧客拿的宣傳紙,我?guī)缀醵疾荒?,需要的就仔細看看。我的辦公桌上現(xiàn)在還有個漂亮的盒子,里面是疊得整整齊齊的巴掌大的紙片,有的用過一面,有的是從廢紙上裁下來的。
紙是木漿做的,我希望少浪費紙張,能省出一棵樹來,然后驕傲地說:“瞧!我省出一棵大樹來了!”
友情鏈接:
中國的森林面積為13.4萬平方千米,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為世界第119位。愛護花草樹木,參與植樹造林,珍惜使用紙張,拒絕資源浪費,需要每個人從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