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莊子》心得——(八)談笑論生死

      2008-02-18 08:01百家講壇
      走近科學 2008年2期
      關鍵詞:司馬遷背包莊子

      百家講壇

      于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人生百年,終有一死。

      莊子說:“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惫糯嬲蒙鼕W秘的人,沒有覺得擁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覺得死亡來臨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不追問自己從哪里來,也不擔憂自己往哪里去。因為生和死不過是一個生命形態(tài)的變化(圖1)。

      (1)生與死是生命的一種運動規(guī)律,了解了生命的真諦就可以坦然面對

      要順應生命

      人的一生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

      有這么一個寓言,兄弟兩個人,家住在一座摩天大樓的第80層。這天深夜, 兄弟倆背著沉重的背包回家,恰好電梯停運了。他們決定爬樓梯回家。爬到第20層時,覺得背包很沉重,兩人決定把背包存在20層,到時候再回頭來取。卸下了背包,兩個人覺得很輕松,說說笑笑地繼續(xù)往上爬。爬到40層時,已經(jīng)很累了,就開始互相抱怨。哥哥說,你為什么不看電梯停運通知啊?弟弟說,你怎么不提醒我呢?兩個人就這樣吵吵鬧鬧,爬到了第60層。因為實在太累,兩人懶得再吵了,說咱們就安安靜靜地爬樓吧。當他們終于到了家門口時,兩人不約而同地想起來:鑰匙忘在第20層,忘在背包里了!

      其實,這說的就是人的一生。

      假如人的一生有80年的時光,剛開始時,意氣風發(fā),背負著沉沉的行囊,行囊里裝著理想、抱負和很多愿望,不畏艱險,從腳底下的第一個臺階開始上路。

      到20歲時,步入社會,開始認同社會規(guī)則,覺得社會給了我們很多的負擔,已經(jīng)夠疲憊了,誰還背著那么多的夢想???等到衣食無憂,回頭來再撿起夢想也不遲。放下夢想后頓時一陣輕松,繼續(xù)往前走。

      隨著越來越年長,積累越來越多,爭斗越來越猛,內心越來越焦慮,這樣人就不免抱怨。這就是到了兄弟倆互相指責的時候,都覺得自己付出太多,社會回報太少,內心倉皇猶豫,所以吵吵鬧鬧一路走來。

      走到40歲,所謂年近不惑時,所有那些意氣風發(fā)都過去了,人開始變得疲憊、頹唐,互相扶持著再走。

      走到60歲,覺得晚年的時光多么美好,應該加以珍惜,還是安靜下來,不要再抱怨指責了。

      終于走到了80歲。站到最后的終點上,突然間悵然若失,想起來這一生最寶貴的東西留在了20歲的行囊里,裝在背包里的夢想從來沒有放飛過,但一生的歷程走完了,20歲回不去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關于人生的寓言。這個寓言提示我們,應當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與死呢(圖2)?

      (2)人生猶如爬高樓,不要把背包忘在第20層樓上

      莊子認為,自古人生誰無死,死亡沒有什么可怕,沒有什么可悲傷的,對生死應當曠達一些,順應生命就是了。

      莊子在《大宗師》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子桑戶、孟子反和子琴張是好朋友,三人心意相通,忘懷生死。后來,子桑戶死了,孔子派自己的學生子貢去幫忙處理喪事.子貢看見孟子反和子琴張兩個人高興如常,一個在編挽歌,另一個在彈琴,正對著子桑戶的遺體唱歌呢。子貢十分不解,說:你們是這么好的朋友,現(xiàn)在有一個人先走了,你們不但不悲傷,還對著他的遺體唱歌,這合乎禮嗎?

      孟子反和子琴張笑了,說:你哪里懂得禮的真意呢?

      子貢回去問老師孔子:他們到底是什么人,懷的是什么心思啊?

      孔子說:他們都是一些心游世外的人,他們已經(jīng)沒有生和死的邊界,只在乎心神跟天地的共同遨游。有沒有這個身體形骸對他們并不重要,所以一個朋友死了,另外的兩個朋友就像送他遠行一樣坦然。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道理,就是在生命之中,每一個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態(tài)活下去。

      莊子在《大宗師》里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子來病重,看來將不久人世。子犁看見子來的妻兒都圍在那兒大哭。子犁對他們說,你們快走開,不要打攪這樣一個馬上要有大變化的人。

      子犁對子來說:造物主真?zhèn)ゴ蟀。酉氯ビ謺涯阕兂墒裁??是把你變成老鼠的肝,還是把你變成蟲子的手臂呢?

      子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說:夫大塊載我以行,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這句話講出了人生的一個歷程。天地造化出了我生命,賦予我一個形體。我來到世界,有了這個生命,就要去穿越人生。一輩子要受到很多磨礪。到老了,終于可以悠閑地安享晚年。但是,晚年的休息還是有限的,最后的安頓,就是用死亡讓我得到最大的一個休息。

      子來接著說:我相信,善待我生的也一定會善待我死,我被安排來到這個世間走了一回,我還會好好地離去。

      說完,子來就安安靜靜地睡去了。一覺醒來后竟然清清爽爽,身上的大病完全去除了。子來復蘇了。

      其實一個人當他的內心把生命當作一次穿越的時候,也許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經(jīng)變成生的延續(xù)。死亡早已被超越了。所以,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人的思想仍然可以傳承。對莊子來講,思想的傳承遠遠勝于生命,這就是莊子對生和死的一種感悟(圖3)。

      (3)死亡是人生無法改變的終點,最好的心態(tài)是“節(jié)哀順變”

      今天,我們的壽命已經(jīng)遠遠勝于古人。但心理上對于死亡的畏懼,對于生命的留戀卻遠遠超乎從前。應該說,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牽絆,有太多的讓人閉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頭糾纏。

      不知生焉知死

      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即使在同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中的同一件事情里,每個人的判讀又各不相同。這又是為什么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人路過一個墻角,看到了相同的一個情景:一只小蜘蛛在往墻上爬,爬著爬著,遇到了一塊潮濕的雨跡,掉下來了。這只小蜘蛛又重新開始爬,再爬到那塊雨跡時又掉下來了。如此一遍又一遍,周而復始。

      這三個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個人想,我其實和這只蜘蛛是一樣的,一生就這樣爬上去掉下來,再爬上去再掉下來,碌碌無為,一直做著徒勞的努力。

      第二個人想,人生其實也有很多誤區(qū),我們只看到眼前的一條路,其實潮濕的那一塊地方并不大,如果蜘蛛能橫著爬繞過那塊潮濕,很快就可以爬到更高的地方。所以我要讓我的人生更聰明:有的時候人生需要繞路走,才能接近目標。

      第三個人則被深深地感動了:一只蜘蛛尚且能夠如此不屈不撓,人的這一輩子應該有多少能量可以激發(fā)???奇跡的出現(xiàn)往往就醞釀在自己的生命之中。

      由此,聯(lián)想到我曾經(jīng)看到過的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秀才去趕考,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我會考成一個什么樣子,將會有怎樣的結果等待自己呢?

      考試的前一天晚上,他做了三個奇異的夢:第一個,他夢見自己在墻頭上種白菜。第二個,他夢見自己在下雨天出門,戴了一頂斗笠還打了一把傘。第三個,他夢見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女人跟自己背靠背地睡在一張床上。

      秀才一覺醒來,趕緊去找一個通靈的人解夢。這個人跟他講:你的人生挺暗淡的,你在墻上種白菜,這不是叫白費勁嗎?你已經(jīng)帶了斗笠還打一把傘,這不叫多此一舉嗎?你跟你喜歡的女人在一張床上卻背對背,這不是沒戲嗎?你別考了,趕緊收拾行李回去吧。

      秀才聽了這些話,就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家。

      這時,旅店的老板問清了緣由,說,我也會解夢。我覺得你這三個夢挺好的:在墻上種白菜,這叫作高種(中);戴了斗笠還打傘,這叫作有備而來;跟自己喜歡的女人已經(jīng)躺在一個床上了,這說明你該翻身的時候到了。

      經(jīng)這個老板這么一解釋,秀才信心大增,考試結果,中了個探花(圖4)。

      (4)同樣的夢,店老板卻品出了不同的味道。凡事多看其中積極的一面吧

      這也是一種對于生命密碼的解讀??赡苊媾R抉擇之時,沒有人來替我們解夢。我們只有問自己,我現(xiàn)在在一個什么樣的階段?我這個時候內心要做什么樣的決斷?

      讓生命獲得價值

      儒家和道家關于生死的觀念,不盡相同,儒家追求殺生取義,道家強調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兩者殊途同歸,都是讓生命獲得價值。

      那么,怎樣的生命才真正有價值呢?

      人們對人生的價值判斷并不相同,有人更多地看重功名,就是付出個人生命的代價也要去建立一種社會功勛。也有人更多地看重自己內心的完善以及道德上的成全。

      歷史上的屈原和司馬遷,就是這兩種不同價值觀的代表。

      屈原投江自盡,選擇了一種激烈的方式。為什么呢?屈原生在戰(zhàn)國亂世之中,作為一個貴族,一個士大夫,當楚國穎都被攻破,遭到屠城時,他知道自己的宗廟和祖國已萬劫不復,他的生命最好的終結就是隨著這一切一同歸去。屈原之死既是一種殉國,也是一種無奈,用郭沫若的話說,屈原是在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不能實現(xiàn)理想的現(xiàn)實之中被撕碎的。所以,這樣的一個人必須采取這樣一種慘烈而決絕的方式來處理生命。

      司馬遷在生死關頭,采取了另一種方式。司馬遷被誣陷、受刑、下獄,非常冤枉,滿朝文武沒有人站出來救他。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可以選擇死亡以維護自己的尊嚴,但他卻選擇了活下來,接受了作為男人最難以忍受的恥辱——腐刑。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他有一件更大的事情必須完成,就是他后來成為一家之言的鴻篇巨制——《史記》。他的父親司馬壇把一個史官的大業(yè)托付給他時曾告訴他:周公后500年而有孔子,孔子后500年至于今,沒有人能夠“紹明事”,“續(xù)《春秋》”,把這樣一個時代記錄下來,傳承歷史。所以,司馬遷說,他面對歷史托付下來500年一人的使命,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有這么大的事情要做,寧可受辱也絕不輕生(圖5)。

      (5)一部《史記》,體現(xiàn)了司馬遷選擇活下來的生命價值

      其實,司馬遷的態(tài)度,跟莊子給我們講述的生命態(tài)度,可以形成一個映襯。

      但在我們今天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因為生活受到挫折,或者感受到壓力,就選擇了輕生。據(jù)報道,按照年度統(tǒng)計,在讀的大學生自殺率不低。是什么原因使他們害怕生命中的挑戰(zhàn)呢?

      原因無非幾種,最多的一種是感情問題,戀愛沒處理好,覺得此生無望了,殉情。第二種,工作沒找好,覺得自己從小就是一個尖子,上了這么好的學校,社會還不接納自己,憤而輕生。第三種,覺得學習壓力太大,太壓抑,人生沒有樂趣,故而以結束生命來逃避現(xiàn)實。這些輕生的孩子,在他們的人生剛剛到達第20層樓的時候,把自己連同他們的背包一起從樓上扔了下去。他們理想的背包還沒有打開,生命就隕落了(圖6)。

      (6)人的生活不可能沒有壓力,勇于挑戰(zhàn)才是最佳的選擇

      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之中,在4個老人,2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子的家庭金字塔中,這個小孩永遠在塔尖之上,這樣長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惟我獨尊?但社會也是一個金字塔,每一個公民走進社會就意味著要做塔的基座。我們現(xiàn)在有一個悖論,每一個從家庭走出來的獨生子女都不肯做社會的基座。這樣一來,一些心理失衡走到極致的人,就選擇了對生命的草率處理。

      輕生的方式,在今天除了把自己像一件破衣服那樣從高樓頂上扔下去,結束自己的生命,就是讓自己放任自流,在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不思進取,在家庭中不營建感情,在朋友圈中醉生夢死,成為行尸走肉。這樣的人他的肉體雖然沒有消失,但他那痛至極點的心已經(jīng)死了。

      今天討論生死這個話題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離每一個人都很近。我們生命中究竟還有多少肌體在活著,我們心中到底還有多少夢想在活著?

      所以,帶著自己心中最初的夢想,以莊子的豁達去穿越生死大限,也許在今天是比莊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更重要。莊子那個時候物質太貧乏了,人的選擇太少了,所以活下去是一個單純的愿望。

      而今天的人可能擁有太多的富足,但在抉擇的迷惑中反而會不堪重負。也就是說,抉擇過多,負累也多。所以在當下,不僅是抉擇生與死這樣一種外在的選擇,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靈中讓有價值的生命能夠真正活下去。

      如果我們真正把莊子和我們自己的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會發(fā)現(xiàn)莊子的悲天憫人在于他的每個故事都貼近人心。

      看見自己內心生與死的較量,看見活下去的那個希望,我們可以做到樂生,做到順應,活好每分每秒,享受當下的快樂。當生死大限來臨時,可以微笑自豪地說,我此生無憾(圖7)。

      (7)樂生順應,可以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

      這是我們每一個凡人可以企及的境界,也是《莊子》在今天的一個解讀。

      猜你喜歡
      司馬遷背包莊子
      司馬遷還璧不猶豫
      假如司馬遷沒有《史記》
      鼓鼓的背包
      可幫忙擋雨的背包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司馬遷拒受玉璧
      《莊子說》(十五)
      不可鄙薄司馬遷
      文安县| 手游| 巨鹿县| 乌兰察布市| 西乌珠穆沁旗| 和龙市| 自贡市| 永靖县| 汾西县| 天水市| 浦县| 泰兴市| 体育| 嘉鱼县| 延津县| 中超| 霍邱县| 宜黄县| 富阳市| 格尔木市| 微博| 翼城县| 开平市| 达拉特旗| 许昌县| 黄陵县| 南昌县| 武鸣县| 维西| 厦门市| 渝中区| 郴州市| 荥经县| 灵台县| 宣汉县| 民勤县| 攀枝花市| 基隆市| 巴林左旗| 西丰县|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