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紅
漢德·泰萊是紐約曼哈頓區(qū)的一位神父,他主持了許多臨終前的懺悔。每次做完懺悔,他的心情總是很沉重,因為無論懺悔者是貧窮還是富有,每次他聽到的幾乎都是相同的“請仁慈的主寬恕我吧,我的夢想沒能實現(xiàn)”,或者是“仁慈的主請寬恕我吧!我一直熱衷于音樂,可是我搞了一輩子音樂,到現(xiàn)在卻仍然生活清苦”等等。
然而有一次當(dāng)他聽完一位臨終者的懺悔后,他的心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懺悔者是位富翁,當(dāng)聽到泰萊說完“仁慈的主,請寬恕您的孩子后”,他說:“倘若我不是被某種樂趣所吸引,倘若我不是純粹出于個人的意愿,而是受別的什么支配,我想我會一事無成。我喜歡賽車,我從小研究它們,改進(jìn)它們。經(jīng)營它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它們。這種愛好與工作難分,閑暇與興趣結(jié)合的生活,讓我非常滿意,并從中賺了大筆的錢。我沒有要懺悔的,我只想告訴我的兒子,照著自己的夢想去生活吧,那就是身在天堂?!?/p>
一些人為了生存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到他年老時,即使家財萬貫,仍覺得自己生命中留有遺憾,因為他沒有做自己最想做到的。一些人為了理想,不懈追求,到他年老時,他自己仍然生活潦倒,在精神上除了那為理想而奮斗的信念仍在發(fā)光外,一切已百孔千瘡。為了生存失去了生命最有價值的部分,為了生命的意義而放棄了生存更好的機(jī)會,這兩種人都是可悲的,因為他們不懂得人生,或者他們不懂得如何把二者加以統(tǒng)一。真正美好的人生不僅有生存而且有生活,人生是生存與生活的統(tǒng)一。
如何把生存與生活統(tǒng)一起來。讓人生沒有遺憾呢?只要做好兩條就行:第一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第二條,想辦法從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