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晨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jié)又帶著悲傷的氣息飄然而至,幾天連綿的陰雨更為大地增添了許多哀愁,只是不知詩中那斷魂的路人與牛背上的牧童,此時又變?yōu)楹稳耍诟袊@世間的生死。
說來也奇怪,每當我寫到這類作文時,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一個人來:我的外公。也許,他是第一個我眼睜睜看著離去的人吧,那種親眼看著外公受病苦折磨卻又無能為力的感覺,我到現(xiàn)在仍忘不了。
但外公病床上的身影在我的腦海里卻一直是模糊的,我很抗拒這種形象。在我的記憶中,深深鐫刻的是我小時候常常帶我們到郊外遠足的外公。那時的天總是湛藍明澈,大地四季如春,鳥語花香,連吹來的風都帶著醉人的清香。
我和哥哥手拉手,快樂地奔走在金黃的稻田里,享受風兒吹動發(fā)絲、衣角的愜意,感受大自然綿長悠遠的氣息。外公樂呵呵地跟在我們身后,手上抓著柳葉編成的螳螂、蟋蟀,高大的身軀被夕陽鍍上一層燦爛的光輝。
等我們玩累了,外公便揮舞著手中剛剛采下的美人蕉花,我們爭先恐后一擁而上,貪婪地吮吸花中香甜的花蜜,外公在一旁開心地看著,不知從何處變出了兩個大大的橘子,我們頓時忘了花蜜,圍在外公身旁又是撒嬌又是懇求,然后便拿著橘子繼續(xù)玩耍。外公的眼中溢滿了慈愛,依舊不緊不慢地跟在后面,時不時弄點什么新奇的東西逗我們開心,仿佛我們的笑聲就是他最大的安慰。
我們弄泉戲水,踏碎朝霞;我們穿花拂柳,擁抱夕陽。外公是我們的朋友、玩伴,是我們那時快樂的源泉。有他在,即使是狂風暴雨之日,也會讓我們有一份美好的心情去期待彩虹垂天。
后來,外婆告訴我,當我只有六七歲時,外公曾問我一個問題,說他以后去了天堂。不能陪我們玩了,我會怎么樣,會不會難過傷心?
我一直很吃驚我當時的回答,我說外公去天堂,天就是天上,堂……就是奶糖,外公去天上吃糖,我為什么不高興?
外公當時唇邊綻放的笑容,成為每個人心中永久的也是珍貴的回憶。
親情評述
隨著年齡的增大,生離死別也會成為我們必然面對的考驗。讓我們更珍惜相聚的珍貴,多記住同樂的鏡頭,就像冰心所說:“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這樣的人生不是更美好嗎?
(程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