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明
(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
渴望甜夢的溫馨美好,渴望月亮的jiǎojié_________________迷人,渴望花朵的bānlán_____________
溢香,渴望前程的錦繡坦蕩,為了無數(shù)的渴望,我們在求知路上苦苦拼爭。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渴望——
盲人渴望有一天睜開自己的雙眼,看見美麗的世界……
聾者渴望有一天聽到那美好的音樂,感受跳蕩的音符……
啞者渴望有一天開口說出心里的感受,唱出最美妙的歌……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渴望的過程,渴望伴隨著整個人生,我們?yōu)榱艘粋€又一個的渴望而不斷地追求與奮斗,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一個一個渴望就連接組成了人生多彩的樂章。
人生()美妙,也是()渴望:凡事并非總能順?biāo)烊嗽福?)當(dāng)靜靜的祈禱得到實現(xiàn)時,將會多么的快樂。()我們總會為自己的理想而不顧一切地努力奮斗!
風(fēng)雨之后是晴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只要抱著對生活的渴望,渴望的燈便會照亮我們的一生!
1.根據(jù)拼音和語境,在原文橫線上寫出兩個雙音詞。(2分)
2.請為短文的四個括號處選擇一組恰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2分)
A.所以因為由于所以
B.之所以因為但所以
C.所以由于然而因為
D.之所以來自只要因為
3.根據(jù)文意,在行文最后一段的橫線上補充一個句子,使它與前一句構(gòu)成整齊的句式。(2分)
4.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3分)
襄邑道中
[宋]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fēng)。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1)詩人觀察途中景物的立足點是___________。
(2)詩人行進途中的心情怎樣?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句考查(12分)
(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2分)
(2)折戟沉沙鐵未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2分)
(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_________________。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2分)
(4)名句恒久遠,千古永流傳。說到孟子,你會想起“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說到周敦頤,你會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說到范仲淹,你自然會想起《岳陽樓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嫦娥一號”已經(jīng)踏上奔月之旅,請調(diào)動你的積累,寫出兩句連續(xù)的古人描寫月亮或月色的詩(詞),并注明作者和題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題目:_____________)
二、綜合性學(xué)習(xí)與名著閱讀(12分)
6.“五四”前夕,班里準(zhǔn)備以“責(zé)任”為主題開一次班會,班主任委托你主持班會。
(1)請你設(shè)計一下班會的程序,至少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為主持人,請寫一段你的開場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為演講稿《當(dāng)代青年的責(zé)任》撰寫60字左右的提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回顧《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完成下面的問題。(4分)
(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本為《三國演義》一書中的故事,后來演變?yōu)橐粋€成語,比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諸葛亮為完成劉備的托孤之任,嘔心瀝血。南征時曾對__________(填人名)“七擒七縱”;北伐時發(f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運輸糧草。
(3)“巾幗不讓須眉”,《水滸傳》寫了三位女英雄,請你寫出其中一位的姓名或綽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16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弊甚矣?!?/p>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①。宮之奇②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③;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④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薄ヂ?,許晉使?!?,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⑤。師還,館⑥于虞,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節(jié)選自《左傳》)
注釋:①晉侯:晉獻公。虞:姬姓小國,在今山西平陸。虢(guó):姬姓小國,由晉去虢,必須經(jīng)過虞。②宮之奇:虞國大夫。③啟:啟發(fā),引逗。翫:同“玩”,玩忽。④輔車:就是臉上的皮肉和牙床骨。⑤京師:東周王朝的京城。⑥館:住宿,此指軍隊駐扎。
8.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具體含義。(4分)
①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②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③弗聽,許晉使()
④執(zhí)虞公及其大夫井伯( )
9.宮之奇所說的“一之謂甚,其可再乎?”中的“一”和“再”照應(yīng)了“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中的哪個詞?(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將兩文中畫線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虢亡,虞必從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漢語中有很多成語來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鮮活的生命力。請分別從【甲】【乙】兩文中各找出一個成語:、。(2分)
12.甲、乙兩文都是寫勸諫的,他們勸諫的目的有何不同?請簡單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閱讀古文需要感悟,請談?wù)剝善恼聦δ阍诳谡Z交際方面的啟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現(xiàn)代文閱讀(21分)
(一)月亮(7分)
中秋賞月,忽有友人相問:“月亮生于何年,來自何方?”在天文學(xué)上,這個問題稱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雖然至今尚付闕如,但是天文學(xué)家們根據(jù)眾多的天文觀測事實,對月亮的身份作了合乎邏輯的推測??偟恼f來,大致有三種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兒。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dāng)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兩者的化學(xué)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當(dāng)46億年以前,我們這個太陽系從一大團星云物質(zhì)脫胎而出時,月球和地球分別處在相去甚遠的不同部位,它們各自由當(dāng)時的不同物質(zhì)所形成。(①)所以原先很可能是一顆小行星,在它圍繞太陽運行的過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為后者的引力所俘獲,而成為地球的衛(wèi)星。這種學(xué)說稱為“俘獲說”。倘若情況真如此,那么,將地球與月球比做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豈不是再妙不過了嗎?
但是,地球的直徑只是月球直徑的3.7倍,相去并不懸殊,況且,迄今為止人們所知的小行星無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這么一顆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獲一個像月球這么大的小行星實非易事。(②)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學(xué)家認(rèn)為:在太陽系形成之際,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塊塵埃云凝聚而成。它們的平均密度和化學(xué)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屬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凝聚成團。(③)這種學(xué)說稱為“同源說”。如此看來,月球豈不是地球的姐妹?
最后一種推測更具有戲劇性:在40多億年前太陽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為一體,當(dāng)時地球處于高溫熔融狀態(tài),自轉(zhuǎn)很快;天長日久,便從赤道區(qū)飛出一大塊物質(zhì),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殘跡。(④)這種學(xué)說稱為“分裂說”。你看,月亮豈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兒?不過,這種理論卻面臨著許多難題,比方說,它有一個必然推論,即月亮的位置應(yīng)該處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實際情況卻非如此?,F(xiàn)在,贊成這種學(xué)說的人已經(jīng)比較少了。
可愛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誰?你盡可以諱莫如深,人類卻總有一天會掀開你的神秘面紗,把你的真相查個水落石出!
14.文章在說明月亮的身份時,采用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5.“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與小行星的乃至隕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是從文中抽出來的,你認(rèn)為它的最佳位置應(yīng)該在:()(2分)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16.文章第四段推測月球是從地球赤道區(qū)飛出去的一大塊物質(zhì),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說明文要求運用靈活恰當(dāng)?shù)恼f明方法,你對本文所用的哪一種說明方法體會最深?請從文中找一個相應(yīng)的例子,并簡單分析一下說明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寂靜的遠山(14分)
傅昌堯
再過幾個月,老趙就要從副省級的領(lǐng)導(dǎo)崗位上退下來了。這些日子里,總有一種隱隱的失落感纏繞在他的心頭。這天,他對辦公室主任小黃說:“我在這個地方工作了這么些年,也經(jīng)常下基層。你說說看,還有沒有我沒到過的地方?
小黃仔細想了想說:“有一個叫野狼嶼的地方,您一直沒有去過?!?/p>
老趙不解地問:“為什么一直沒有去?”
小黃囁嚅道:“那地方很閉塞、很窮,至今還沒通上電。”
老趙一愣,想了想說:“你安排一下,明天就去野狼嶼!”
爬了兩天的山道,老趙在地方各級官員的陪同下,終于進入了野狼嶼。
站在一塊巖石上,老趙記憶的閘門突然打開,記憶深處的戰(zhàn)爭生活慢慢涌現(xiàn)眼前……他突然看著周圍的山巒說:“這地方我來過,肯定來過!”一旁陪同的人員都面面相覷,心說,這位老領(lǐng)導(dǎo)是不是真該離休了,竟然老得說起胡話來了。這里就連我們也都是第一次來,你八成是夢里來過吧!
見大家一臉疑惑,老趙興奮地喊道:“沒錯,我真的到過這里。打游擊突圍,跟白狗子在那邊的山坳里交過火……”他沖地方干部說,“前面山坳里還有個小山村,好像叫……想起來了,叫狼窩李。對,是叫狼窩李!”地方干部聽他說得完全正確,心里不由一陣驚喜:想不到老領(lǐng)導(dǎo)戰(zhàn)爭年代曾經(jīng)在這里戰(zhàn)斗過,以后支持本地經(jīng)濟建設(shè)肯定沒說的。他們正要上前介紹當(dāng)?shù)厍闆r,山岙里的村長聞訊匆匆趕到。老趙連忙握住村長的手說:“你們村里有沒有一個叫李昌來的人?”村長激動地說:“有,快八十歲了,他是首長的親戚?”老趙說:“他救過我的命,比親戚還要親啊!快,領(lǐng)我進村去見他!”
在村口,夕陽下,一個佝僂著脊背的老人背了一小捆柴火,在村長的攙扶下迎面走來。老趙一眼就認(rèn)出他臉上讓白匪留下的深深的傷疤。他一把摟住老人:“李昌來大哥,我是當(dāng)年的小趙啊!”
老人眨巴著枯澀的眼睛,半天沒有反應(yīng)。老趙掀起褲管:“我是小趙班長啊!當(dāng)年我的腿受傷了,是您背著我在山里跑了幾天幾夜才躲過了敵人的搜捕……”
老人看看老趙,又看看他腿上的傷疤,似乎想起來了。可他突然緊張得渾身發(fā)抖,柴火也撒了一地,驚恐地說:“怎么……又要……打仗了?”
老趙哈哈大笑:“現(xiàn)在國泰民安,打的哪門子仗啊?!”
老人彎腰一邊撿柴一邊說:“不打仗,你找我做啥子?”
猛地,這山里靜得連人的心兒也不敢跳動……
18.小說以“寂靜的遠山”為題包含了怎樣的涵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野狼嶼的落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這些日子里,總有一種隱隱的失落感纏繞在他的心頭”,“隱隱的失落感”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為什么小說最后說“這山里靜得連人的心兒也不敢跳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讀了本文以后,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寫一段50字左右的話,把你的感受寫出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寫作(50分)
生命長河是無止境的,在它延續(xù)的歷程中,每個人應(yīng)該有所作為,這些作為可以是對未知領(lǐng)域的探索,可以是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可以是對美好遠景的企望……
23.請以“求”為話題完成寫作的考查任務(wù)。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不少于20行,其他文體字?jǐn)?shù)不少于600字;2.請回避你的真實校名和其他真實的人名。
(作者單位:天津市大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