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教授帶了兩個學生,一個叫甲,另一個叫乙。甲沉穩(wěn)而好學,乙外向而張揚。教授很喜歡甲,逢人便夸獎他的優(yōu)秀;教授也很想改變乙,但始終沒找到一個好機會。
乙對教授平日表現(xiàn)出來的偏心很有意見,于是去問教授:“老師,您經??洫劶祝椎降變?yōu)秀在什么地方?”教授聽完乙的話,微笑著對乙說:“優(yōu)秀不優(yōu)秀,我說了不算。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你們兩個人比試一下?!?/p>
第二天,教授把甲和乙都叫到一起,開始主持二人的比賽。教授說:“我這里有兩只桶,那邊有兩只一樣大的水缸,你們兩個人用這兩只水桶從這邊水池里打水。誰先把水缸裝滿,誰就是獲勝者!”
甲、乙兩人看著教授身后一大、一小兩只水桶,誰也沒說話。教授說:“乙可以先挑選水桶!”乙聽到教授說他可以先挑選水桶,便二話沒說,拿起那只大桶向水池跑去,甲拿起小桶跟著跑了過去。當乙把桶從水池里提出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水桶底部有個大洞。等他提著一桶水跑到水缸跟前的時候,桶里的水已所剩無幾了。等甲把水缸裝滿的時候,乙才裝了不到半缸。
教授宣布甲獲得了勝利。他對二人說:“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仔細觀察,如果觀察不到位,即使獲得了先機也可能失?。 ?/p>
乙對比賽結果很不服氣,于是教授決定再比一次,這次是由甲先挑選水桶。甲仔細地看了看兩個桶,拿起了那只大桶。乙偷偷地笑了笑,提起小桶朝水池跑去。甲則從旁邊順手拿了一塊毛巾,把水桶底部的洞堵上了,然后才去水池提水。大桶裝的水比小桶兩桶還多。等甲裝滿水缸時,乙剛裝了一半多一點。
比賽結果又是甲取得了勝利。教授說:“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仍然不會失去優(yōu)勢?!?/p>
乙依然不服氣,教授決定第二天再比。
回去以后,甲好像沒發(fā)生什么事情一樣,依然讀他的書,寫他的文章,而乙則找了一塊軟木,刻了一個木塞準備第二天使用。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都來到了水池邊。教授說:“今天你們誰也不能先挑選水桶,要搶!搶到大桶,用大桶;搶到小桶,用小桶!”乙眼疾手快,不等教授說完就把大桶搶到了手,甲拿到了小桶。等乙把大桶拿到手里的時候,傻眼了!這只大桶根本就沒底!自然又是甲獲勝了。
教授說:“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光靠經驗去處理問題往往會導致失敗!”
乙這次徹底服氣了。之后也變得沉穩(wěn)、踏實起來了。
(蘇童摘自2007年12月20日《河南通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