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詩中的送別之情

      2008-09-02 07:41:24莫礪鋒
      百家講壇 2008年16期
      關(guān)鍵詞:鴻雁傳書蘇武匈奴

      莫礪鋒

      古代由于山高路遠,道路艱難,再加上郵政又處在鴻雁傳書的階段,故人一去不返、杳無音信是很正常的,有道是“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古人非常重視送別之情。那么,古人用什么寄托送別之情,又是如何抒發(fā)這種悲愴的別離之情的呢?

      別離總是很傷感,但是唐人喜歡在詩歌里把分別當作一種藝術(shù)來經(jīng)營,將別離之怨和相思之苦寓于詩里進行酣暢淋漓的表達,于是,親情、友情和愛情都在分別的那一刻得到了升華和體現(xiàn),所以抒發(fā)送別的詩歌在唐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已經(jīng)成為傳唱千古的送別名句。

      唐詩中有關(guān)離別主題的詩歌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依依不舍的送別之情;一類是描寫離別之后的書信往來。那么,唐人究竟是用什么方式表達傷感的送別之情?古人表達依依惜別之情時都有哪些程式呢?

      一、描寫送別之情的詩歌

      古人送別主要有三項內(nèi)容:

      第一,要唱離別之歌。李白有詩句“正當今昔腸斷處,驪歌愁絕不忍聽”,驪歌也就是原來送別時唱的《驪駒歌》,自王維寫出了“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這樣的送別詩之后,唐朝人送別時就唱這首《陽關(guān)曲》,唱一遍總覺得還沒有充分表達綿綿情誼,就會再唱一遍,于是又有了《陽關(guān)三疊》。

      第二,送別要飲酒。送之人請要走之人喝酒,因為喝酒可以消解一些離愁,李白在金陵告別年輕人時作詩《金陵酒肆留別》,表達了這樣的場面:“風吹柳花滿酒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第三,折柳。送別時,送的人要折一枝楊柳送給上路的人,白居易有詩“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王之渙還有一首詩《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因為別離多?!庇腥苏f“楊柳”的“柳”和“留下”的“留”是諧音字,所以“折柳”表示送的人希望他留下的意思,是挽留客人的一種舉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習俗。

      無論是唱歌、飲酒還是折枊,都是唐人送別時一貫的活動,這種活動根植于生活,所以一點都不矯揉造作,因此這些舉動在唐詩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達。一般來說,行為藝術(shù)要有一個固定的演出舞臺,那么它們是在什么地方發(fā)生的呢?

      古代為了便于行人休息、躲避風雨,通常在道路上隔五里建一個短亭,隔十里建一個長亭。實際上這種長、短亭主要用作送別的場所,所以古人送別時又有“十里長亭”之說。晚唐詩人許渾從東向西路過潼關(guān),碰到一個朋友魏扶由西向東走,于是兩人在十里長亭送別,寫下“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的詩句。

      當然,送別有時候也發(fā)生在一些美麗的建筑里面,比如李白曾經(jīng)在武昌的黃鶴樓送孟浩然,并留下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送別絕唱。

      二、描寫離別之后的書信往來

      分別縱然讓人心情惆悵,但最終仍難免天各一方,這時候傳達情誼最好的方式就是書信了。唐朝人往往以詩代柬,即用寫詩歌的方法寫信。中國自古就有“鯉魚傳書”、“鴻雁傳書”、“黃耳狗傳信”等典故,唐朝書信詩歌中也用了鯉魚傳書、鴻雁傳書此類的比喻。那么,這三個典故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它們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動人故事呢?

      “鯉魚傳書”的傳說最早見于漢代民歌《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意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人怎么會把書信藏在魚肚子里送來呢?其實這是詩人的形容。漢朝人送信是把信寫在白色的絹上面,寫好之后用兩塊木板做的函套夾起來,然后再用絲帶把它系起來。因兩塊木板是刻成鯉魚形狀的,所以民歌才有了這樣的典故。

      “鴻雁傳書”的傳說是從蘇武的故事產(chǎn)生的。西漢時蘇武奉漢武帝命令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人讓他投降,他嚴詞拒絕,后被流放到北海放羊。在被扣留的19年里他始終不屈服,漢朝多次派人談判想要回蘇武,匈奴人以蘇武已死為借口拖著不辦。19年后,漢朝新使者到匈奴,詐單于說:“大漢天子在長林苑打獵,射下一個鴻雁,鴻雁腳上系著一封蘇武寫的信,說他還活著?!毙倥藷o計可施只得放人,從此“鴻雁傳書”成為一個典故,并經(jīng)常人于詩詞之中。

      《晉書》中記載有“黃耳狗傳信”的典故,東吳滅亡之后,東吳人陸機被召喚到洛陽去,因思念家鄉(xiāng),于是修書一封,但卻找不到送信之人。當時,他剛好養(yǎng)了一條黃耳狗,于是就將信裝在竹管子里系在狗脖子上,希望它能將信帶回家鄉(xiāng)華亭(上海松江縣)。狗果真離開洛陽將信送回華亭,并且還帶來了家人的回信。但是這一典故在唐詩中卻很少出現(xiàn)。宋詩中記載說,蘇軾晚年流放到海南島,養(yǎng)了一條烏嘴狗,向家人傳書時有“何當寄家書,黃耳定乃祖”的詩句。

      總之,這三個典故都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浪漫情懷,并寄托了對親人朋友的掛念,尤其是鴻雁傳書已經(jīng)成為書信的代名詞。那么,唐詩中為什么沒出現(xiàn)黃耳狗的典故呢?原因在于前兩個典故非常優(yōu)美且很有詩意。

      李商隱寫文章非常喜歡用典故,他寫信給朋友令狐絢時曾運用了鯉魚傳書的典故“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彼麑懙膼矍樵姟洞河辍分小坝耔K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玉鐺”就是一對玉鐲的耳環(huán),“緘札”就是封起來的書信)之句又用了鴻雁傳書的典故,此書若改用黃耳狗這一典故,則要改為“萬里江山一犬奔”,如此一來意境全失。

      書信中最寶貴的是家書,因此寫離別家書的詩歌情感也是最真摯的,杜甫曾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寄出去好久還沒有回音,于是他又“反畏消息來,存心亦何有”。

      那么,家書都寫些什么內(nèi)容呢?中唐詩人張籍在《秋思》里寫道:“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痹娙艘呀?jīng)在書信里面寫了千萬重的情感,但還害怕匆忙之間沒有把情誼寫完,于是在送信的人快要上路的時候又加進去一些。盛唐詩人岑參奔赴西域,恰逢進京的使者,于是寫下了《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看來家書雖萬重,但核心內(nèi)容只有“報平安”。

      (本文演講于央視10套“百家講壇”,國慶錄音,雪梅整理)

      猜你喜歡
      鴻雁傳書蘇武匈奴
      失落的技法與誤讀的文本:弋射相關(guān)文獻辨證
      史學月刊(2024年12期)2024-11-22 00:00:00
      蘇武廟
      十幾歲(2022年23期)2022-08-22 08:20:26
      匈奴王的珍寶
      義退匈奴兵
      從《蘇武傳》中的鴻雁傳書說起
      李代桃僵(上)
      隹字家族
      “生化危機”之匈奴的陰謀
      蘇武:七千個日日夜夜的堅守
      紅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10
      蘇武守節(jié)
      公安县| 梁河县| 吉隆县| 吐鲁番市| 措美县| 白玉县| 凤庆县| 剑阁县| 泰宁县| 衡东县| 淮北市| 罗城| 金川县| 二连浩特市| 大关县| 象山县| 华坪县| 临泽县| 安吉县| 阿拉尔市| 西昌市| 屏边| 海城市| 凌云县| 保德县| 辰溪县| 长阳| 山东省| 古蔺县| 会宁县| 平阳县| 昆山市| 黑河市| 汝州市| 长宁县| 乌鲁木齐县| 巫山县| 章丘市| 友谊县| 洛扎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