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桑?/p>
兒童計劃免疫是危害兒童健康的一些傳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規(guī)定的免疫程序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兒童免疫力,以達到預防相應傳染病的目的。
危害兒童健康的傳染病有麻疹、小兒麻痹癥、結核病、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乙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這些病都比較嚴重,一旦染上,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有的還會威脅生命,或留下后遺癥,給個人、家庭帶來不幸,給社會造成負擔。計劃免疫是預防和控制并最終消滅相應傳染病最方便、最有效、最經(jīng)濟的手段。列入計劃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小兒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聯(lián)混合制劑、麻疹疫苗,一些大城市還把乙肝疫苗、乙腦疫苗也列入兒童計劃免疫程序。
一定要按免疫程序給寶寶打預防針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這是根據(jù)多年科學實踐為依據(jù)而制定的,如百白破、小兒麻痹糖丸等,必須注射三次完成基礎免疫,才能使兒童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
隨著寶寶的長大,身體內原有的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因此,還要進行加強免疫。
由于托兒所、幼兒園、小學都是兒童集中的場所,兒童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保護兒童健康,必須有群體免疫力,因此,兒童要憑有效的《免疫接種證》才能入托、人園和入學。兒童的《免疫接種證》是證明該兒童按國家規(guī)定的免疫程序進行了預防接種,對一些傳染病已有了免疫力,即使這類傳染病出現(xiàn)了,也不易被傳染的文件。在兒童相對集中的托幼園、所,因為形成了群體免疫屏障,也就不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了。因此,寶寶的《免疫接種證》一定要妥善保管。
接種常識
既然寶寶一出生就要打各種疫苗以預防疾病,那么父母就要掌握一定的接種知識,下面就是一些接種常識。
關于接種反應
預防接種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一般接種反應,這是由于制品本身所引起的反應,有可能是局部反應,也有可能是全身反應。一般來說,由于生物制品引起的接種反應比較輕微,時間也比較短,大概在到兩天就會消失,對此父母不必太擔心,也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另一種是異常反應。異常反應發(fā)生的原因跟個人的體質有很大的關系,一般表現(xiàn)為暈厥、過敏性休克、過敏性皮疹、接種疫苗后全身感染等。過敏體質的寶寶容易發(fā)生異常反應,父母應該多加注意,在注射之前和醫(yī)生說明。
接種前、后需要注意的事情
1、要向醫(yī)生說明寶寶的健康狀況,如果是早產兒或者營養(yǎng)不良,最好先不要接種,和醫(yī)生商量后定時間注射。
2、給寶寶接種疫苗以后不要急著回家,要在接種場所休息三十分鐘左右,如果寶寶出現(xiàn)高熱和其他不良反應,可以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3、寶寶一出生,醫(yī)生就會給你一本小冊子,就是上面提到的《免疫接種證》,那上面會詳細寫有寶寶應該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時間,父母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免疫程序和時間進行接種,不要半途而廢,如果因為粗心錯過規(guī)定的注射時間,一定要向醫(yī)生說明情況,另外約定時間注射。
4、接種以后,要保證接種部位的清潔,防止局部感染。
5、寶寶接種以后,父母要細心觀察寶寶的反應,不要讓他劇烈運動,如果寶寶有輕微發(fā)熱、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這是正常的,一般一到兩天會自動消失,但如果反應強烈且持續(xù)時間很長,就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yī)院請醫(yī)生診治。
什么情況下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1、患各種疾病的寶寶不宜接種。例如:感冒、腹瀉、發(fā)熱、空腹饑餓、嘔吐等情況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2、如果寶寶患有肝炎、結核等傳染病以及嚴重心臟病等疾病時,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很有可能會扛不住接種所引起的反應,甚至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3、患有皮膚病的寶寶也不能進行接種。
4、過敏體質的寶寶很容易產生不良反應,應該咨詢醫(yī)生以后再決定是否注射疫苗。
5、如果你的寶寶不宜接種,但是遇到特殊情況比如被狗咬傷而必須接種時,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注射疫苗。
6、有傳染病而未過檢疫期的寶寶不宜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