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林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本文指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不斷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發(fā)揮高校更為積極的育人作用是一個迫切的問題。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11-298-02
2006年11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概念和內容,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提出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貫穿現(xiàn)代化建設各方面,”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更應該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不斷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為不斷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揮更為突出的作用。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建設的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現(xiàn)當代體現(xiàn)。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其實質是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大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雹偕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不斷深入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同時也是不斷深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是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對全體人們,包括廣大學生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前提和有效保障。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建設是滿足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與發(fā)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體系經(jīng)歷了三次重大的變化,現(xiàn)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是2005年新制定的,雖然整合了“85方案”和“98方案”的優(yōu)點,對整個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建設進行了較深入的思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為新課程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方向指導。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和有效途徑,是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深入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及其創(chuàng)新的途徑與方法,充分發(fā)揮其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路徑。由此不難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的高校理論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方向指導。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建設是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目前,“一些大學生在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xié)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雹谌绾卧谛聲r期抓住學生的主要特點,通過積極有效的教育、引導,實現(xiàn)對學生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要把教育人、培養(yǎng)人作為根本任務,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的立足點,教會學生做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育人為本,必然要求德育為先,在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培養(yǎng)、心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最基本的目標和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有利于科學指引價值取向多樣背景下的大學生,使其確立自己核心的政治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形成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的基本模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深刻闡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內容和前進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總的來講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時刻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具體來講包含以下三方面的轉化過程。
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即科學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材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材不是簡單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作具體教材的某個章節(jié),而是首先要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真正內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思想和內容融合到現(xiàn)行教材之中,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材的靈魂。既要體現(xiàn)各門教材的相對獨立,又要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整個教材體系的統(tǒng)領,保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教材的與時俱進。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既體現(xiàn)在上述的通過教材內容進課堂,而又不局限于這種途徑?!斑M課堂”的真正含義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思想上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并將其合理、有效的體現(xiàn)在理論課教學的每一個具體環(huán)節(jié),也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導地位上。這就要求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斷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理解和把握。只有每個教師都真正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意義,真正理解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歷史必然,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真正的“進課堂”。
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頭腦”。所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頭腦”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具體的教育形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真正內化為學生的思想品質。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是其最困難之處。廣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地位,不斷拓展和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和教育途徑,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思想需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學生實際綜合素質和素養(yǎng)的提升密切相連,將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和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有機結合。只有如此,才能保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才能保證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性。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
(一)一元主導與包容多樣相統(tǒng)一的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元主導,包容多樣的價值體系,它要求在堅持一元統(tǒng)領的前提下,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元主導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一元統(tǒng)領,這是決定國家性質的根本思想,在任何情況和任何時候都是決不能動搖的。服務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必須努力為堅持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服務,也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過程中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讓廣大學生真正認可并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導性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引導學生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基礎上實現(xiàn)協(xié)調發(fā)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個鮮明的特點,也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就是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本來就是一個允許一定差異的發(fā)展社會,鄧小平同志早就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必須尊重學生個體的多樣性,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特點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尊重學生的差異,包容學生的多樣性,能夠更好的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協(xié)調發(fā)展,而且能夠在校園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為大學生未來步入社會更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打牢基礎。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立足于社會主義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價值認同系統(tǒng)。從本質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是一種價值觀認同教育。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學生所感知、所認同、所接受,教學方法是關鍵。
一方面,要注重理論講授。列寧曾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雹哿袑幍恼摂喔嬖V我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理論不會自覺的進入到廣大工人階級的頭腦中,也不會主動的成為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我們必須通過不斷的理論教育,從正面向廣大學生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理論,這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有效形式。另一方面,要加強實踐教育形式。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認為,實踐是人類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方式,是人類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徑之一。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曾精辟地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④改造世界,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最根本的實踐命題。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雹萁瓭擅裢疽苍赋?“青年是社會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我們事業(yè)的希望。21世紀是你們的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你們的肩上……社會主義祖國的美好未來,需要你們去創(chuàng)造?!雹尬覀兏咝K枷胝卫碚撜n必須把握實踐教育在廣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和幫助廣大學生走出校園,投身于社會實踐。這是幫助廣大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途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的有力保障。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基本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工程,對相關基本問題研究還需要不斷深入。同時,這一工程更需要集合全社會各個層面的有效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
注釋:
①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08).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77.
③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
④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57.
⑥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