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敏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掌握應用計算機已經是科學發(fā)展和走向未來信息化時代的需要,且已成為當今合格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作為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的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
1.職業(yè)學校學生文化理論知識比較薄弱,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學生學習目標定位不高,態(tài)度不端正,主動性、自覺性不高,隨著內容的深入,難度增大,學習興趣難以持久。
3.理論聯系實際水平較低,動手能力較弱。
二、教學對策
1.激發(fā)興趣。計算機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上機時間占70%,理論課教學時間只占30%。在上機實踐中,應使學生感到在玩中學、學中玩。上機操作的過程是一個融閱讀、理解思考和觀察、驗證于一體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善于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新生第一個學期剛開始學習五筆字型時,興趣高漲,但真正練習打字速度時,又感到枯燥、不耐煩。為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采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軟件供學生練習,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用這樣的方式使原來枯燥乏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經過一段時間練習之后,同學們打字的速度有明顯提高,活躍了學習計算機的氛圍。另外,可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小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比如組裝電腦、用計算機編排打印校報墻報、設計學校網站、參加省市的比賽等。同時不定期地開展一些全體學生都參加的指法練習、編輯排版、網頁設計等。
2.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每一概念、每一問題的提出都應精心設計與安排,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而提出的問題要盡量從實際應用出發(fā),貼近日常生活,使學生對問題感到有解決的需要,激發(fā)學習愛好,并鼓勵和幫助學生建立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創(chuàng)造性心理品質。比如教師在講到C語言中幾種典型的排序算法時,可以先設計這樣的一些問題:假如要對全班同學的考試成績進行一次排名,你會用什么辦法?你又能想出幾種排序的方法?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內在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接著引出要講的課題。又如在講到網頁制作中的“網頁間的鏈接”時可以把學生分成幾組,每一組按愛好制作班級主頁的某一部分,這節(jié)課將制作一個主頁把各個單機中的網頁按小組鏈接起來,在課堂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將未做鏈接的與做好的鏈接比較,講明鏈接的功能。將做得好的鏈接與一般的鏈接進行比較,激發(fā)學生的深入學習,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
3.改革教學模式,更新教師觀念。教學模式包括教學思想、功能目標、操作要領等,它是組織、設計和調控教學活動的方法論體系。一方面,它來自教學實踐,是教師和學生對某些有效的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yōu)選、概括和加工的結果。另一方面,教學模式的實際執(zhí)行者是教學的實踐者和實踐對象,即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實踐主體,當代的一些教育理論家也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應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學習。”計算機課程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要求學生不僅要很好把握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操作實踐當中去,并在操作實踐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
然而,在傳統的教育理論中,教育實踐的主要目標是傳授知識。在這種理論指導下,計算機學科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在課堂上講很多理論,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學生面對計算機卻手足無措。有的學校教師只管上課,而上機卻由實驗員負責或教師只備上課、不備上機,使原本很重要的實踐活動變成了很不起眼的配角。這種理論和實踐相脫離,或只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做法,勢必導致學生學習的效率低下,學習方法死板教條,難以面對和解決新的問題。我的做法是,利用計算機、大屏幕投影、網絡等先進的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代替?zhèn)鹘y的粉筆和黑板,用計算機教“計算機”。在教學中,教師著重問題的創(chuàng)設,提供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并著手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學生的“協作者”。當然教學模式有多種多樣,如講解接受模式、自學輔導模式、引導發(fā)現模式、實驗模式等等,在諸多種教育模式中,沒有哪一種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學中,采用哪種教學模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總結。當然,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學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過某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貫徹教育方針。
作為一名教師,深知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的知識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暢游知識海洋的能力,就必須培養(yǎng)他們有效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種主動學習的求知欲望才是我們教師孜孜以求的且讓學生受用一輩子的東西?!?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職教中心)
□責任編輯:曾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