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曉慶
班主任關心的事無非就是能夠將自己的班級經(jīng)營成最好的團體,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xiàn)。但是,面對班級紛繁復雜的瑣碎事務,班主任又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常常會有“如果我不掌握所有的事務,班級就會陷入混亂”的感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班主任沒有能夠將班干部隊伍建設好,沒有能夠將這支隊伍的效率發(fā)揮到最大。
那么,一個團隊如何才能真正高效地工作,如何才能讓班主任擺脫“如果我不掌握所有的事務,班級就會陷入混亂”的困惑呢?筆者認為,建設一支高效的班干部隊伍是解決這一困惑的關鍵。
一、選擇強勢智慧凸顯的學生擔任班委工作
《重建多元智慧》這本書指出,現(xiàn)代人類有八種半智慧:語言智慧;邏輯數(shù)學智慧;音樂智慧;肢體動作智慧;視覺空間智慧;人際交往智慧;內省智慧;自然觀察智慧;還有半種智慧,那就是人的存在智慧。一個班級人數(shù)眾多,要選擇具有多種強勢智慧的班委并不困難。對于那些在生活中特殊而不規(guī)矩的學生(比如愛說話的學生,愛亂涂亂畫的學生,愛發(fā)呆冥想的學生,愛與其他班級的人交往的學生,坐不住的學生,愛打鬧的學生等),對班主任而言確實是一種“威脅”,但如果班主任能正確地運用這些學生的強勢智慧,那么完全有將“威脅”轉化為機遇的可能性。比較好的辦法就是:讓這種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一分子,加入到班干隊伍中來。一方面,為了起到帶頭作用,他必須約束自己不良的行為;另一方面,可以讓他的這種強勢智慧在班級管理中充分展現(xiàn),使其得到學員的認可,贏得信心,工作更加積極。同時,具有不同強勢智慧的人結合在一起,“你不擅長的我擅長,我不擅長的你擅長”,取長補短,達到互補的目的。由此,一個班干團隊的戰(zhàn)斗力就會大大加強,成員間的協(xié)作配合也會更加緊密,從而形成一支強大的班干隊伍,成為班主任的左右臂膀。
二、制定理想的激勵機制,激發(fā)工作熱情
激勵機制是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個好的激勵機制,對于激發(fā)班干工作熱情、促進班級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想方設法提高對班干的獎勵和表彰。在班級管理中,要提高對班干的獎勵的效果,就要善于發(fā)掘其工作的亮點,充分肯定班干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現(xiàn),對于每一個細小的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在班委會議上給予肯定的同時要在班會上加以表彰,樹立班委在班級成員中的威信,增強班委的工作積極性。
(2)量化工作量,給予學分獎勵。班委工作有多少與好壞之分,所以,必須針對班委的工作制定一個評分標準,這一項目是專門為激勵班委積極性開設的。為體現(xiàn)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可以先定一個基礎分,這個基礎分是對日常工作的獎勵,然后再根據(jù)班委的工作業(yè)績給予加分或減分。對于在工作中積極主動,本職范圍內的工作有出色表現(xiàn)、突出貢獻的,給予最高的獎勵學分;若工作松散、毫無效率,則不但沒有基礎分,還要在原學分基礎上進行扣減,直至撤除班委職務。這一做法雖然殘酷,但可以讓其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只允許進不允許退,硬著頭皮也要向前沖。
三、依據(jù)精細化管理要求,明確班委職責
精細化管理是將班級工作做細做實的最有效方式,它主張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班主任要做的,是將班務工作進行合理分工,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班委,通過班委職責一覽表的形式把工作細則文件化,在班委會議上重點培訓,定崗定責。明確了責任,班委的行動才不會盲目,各項工作就能井然有序地開展。
四、加強業(yè)務培訓,養(yǎng)成主動工作的習慣
習慣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主動工作的習慣更是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班委自動自發(fā)地工作對于班主任來說是求之不得的。要讓每一個班干部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首要的一點就是要不斷地培訓。培訓是教授的過程,班級事務繁多,對于每件事情的處理各不相同,所以對班委的培訓重在如何做,要做到什么效果,哪些事情比較緊急,需要馬上執(zhí)行,哪些事情可以暫緩執(zhí)行,同時,對于一些層出不窮的新狀況應如何處理。所有這些問題,都是日常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對于培訓的內容,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地強化,久而久之,這些工作就成為了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即成為了一種習慣。班主任對各班委的工作要不斷滲透,在相互溝通中培養(yǎng)學生的工作能力,讓工作成為學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時時刻刻留心留意自己管轄范圍的事務,真正做到自主自發(fā)地工作。
班委作為學生管理的最基層組織,無論在班級建設還是在學校工作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一支業(yè)務水平高、管理能力強的班委隊伍更是創(chuàng)建優(yōu)良集體的保證。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