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摘要:本文作者對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的藝術特色從各方面進行分析和欣賞使我們對這幅名作有個全方位的認識。
關鍵詞:油畫《開國大典》;藝術特色
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畫寬4.05米,高2.3米,1952年至1953年作,現(xiàn)藏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開國大典》是現(xiàn)實主義油畫的經(jīng)典之作,一幅深受人們喜愛的革命歷史畫,同時它也是一幅具有藝術價值的美術作品。
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美術作品作為人的意識形態(tài),它不僅作用于社會,也是美術家能動的反映社會存在的結果。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分再現(xiàn)性和表現(xiàn)性兩類。再現(xiàn)性的藝術是以真實再現(xiàn)客觀世界為目的,作品的藝術形象逼真寫實,藝術家通過真實再現(xiàn)客觀對象的形象,表現(xiàn)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表現(xiàn)性繪畫是以客觀對象為媒介,主要表達個人的主觀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審美理想等。對畫面的藝術形象予以夸張、變形的處理,以荒誕的組合等,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雖然與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沒有對生活的真實體驗,不會有繪畫情感表達的形式感悟。因而它不僅源于生活,應該高于生活。
董希文說,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追求的是按照中國傳統(tǒng)審美習慣,要做到“遠看驚心動魄,近看奧妙無窮”?!堕_國大典》表現(xiàn)1949年10月開國盛典,將國家領導人和廣場上的游行隊伍組織到一個畫面中,畫面主體為毛澤東主席和其它中央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代表著億萬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這莊嚴的聲音,響徹天安門廣場,回響在祖國大地,震撼著全世界。它表現(xiàn)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宏偉壯闊的場面,再現(xiàn)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劃時代的莊嚴時刻。
畫面上,國家領導人雖只在左側占畫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色調(diào)的紅燈籠、紅柱子、紅地毯的襯托下,非常醒目。毛澤東主席健朗魁偉的身姿處于畫面中心,也體現(xiàn)了領導全中國的核心之核心,并與遠方千千萬萬的群眾遙相呼應,共同為中國歷史掀開新的一頁。畫家在構圖、設色、人物等場面的處理上,體現(xiàn)出一個泱泱大國的氣魄和風度。如果你到過天安門城樓上,會更加體會到作者構圖的大膽與巧妙。畫家抽去了天安門門樓西側的第一根廊柱,在畫面上加寬了左右兩邊紅柱子的實際距離,并把右邊的一組紅柱子搬到畫面之外,使天安門廣場豁然開朗,平添大典莊嚴肅穆的氣氛,更重要的是使毛主席側身而立的形象得以舒展自如,將欄桿、地毯、游行隊伍平行舒展開去使宏大的群眾場面得以充分表現(xiàn)。
天安門坐北朝南,中央領導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澤東主席后面,處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觀眾。畫家大膽地將中央領導人的位置移至左側一角,從而消除了逆光與背向觀眾的現(xiàn)象,使畫面顯得更加明麗而喜氣洋洋。再細看,毛主席的集團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禮當天是陰天有雨的天氣,畫家卻把它改為秋高氣爽的晴朗天氣,使人有天遂人愿、清爽歡快之感。所有這些大膽的改動,一般人看畫時都并不會察覺,不會去分析這些情況給人的印象是,該畫真實地、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開國大典的盛況,非如此不可。這就是藝術家大膽而高超的構圖技巧,從而體現(xiàn)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藝術不是生活毫不走樣的“復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備份。如果說生活是藝術的原型,那么藝術則是生活的升華。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畫家在《開國大典》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畫技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觀相適應,他主張大色塊對比所產(chǎn)生的色彩感情,此畫的設色是藝術構思的整體所決定的?!堕_國大典》的大塊色彩,通俗易懂,看來似乎簡單,但這大紅、碧藍和金黃(金黃的瓔珞和菊花)是有意安排的。這些近乎原色的色素并不一般,它們都有個性。他把漢白玉欄桿畫得比較暖,畫得特別結實厚重,而且調(diào)近了淺棕、金黃色一類的樸實的顏色,使?jié)h白玉有古老穩(wěn)固的感覺,這就和碧藍的天空、嶄新的大紅地毯、廊柱等,既相融合又成對比,現(xiàn)出古國新生的氣象。特別在色彩處理上,強調(diào)色彩的單純,對比強烈。紅地毯、紅燈籠、紅柱子及遠處紅旗的海洋與藍天、綠樹形成對比基調(diào),使畫面熱烈而明快的;借鑒北歐畫派細膩豐富的表現(xiàn)技法,將地毯、花卉等表現(xiàn)得很逼真。金黃色的菊花與藍天、白云的對比。既點明了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又與黃色的燈穗相呼應,增強了華貴燦爛、富麗堂皇的歡慶氣氛。這幅畫只畫陰影,不畫投影,筆法基本上采取平敷(不是平涂),畫面不施光油,盡量使它產(chǎn)生茸厚的感覺,這一切都是為了服從藝術完整的需要??傊嬛袕娬{(diào)了物體的固有色,減弱了隨光線、環(huán)境而異的西方畫法用色法,揉進了中國畫法的工筆重彩繪畫技巧和敦煌壁畫用色的特點。畫家在描繪紅地毯時,還獨具匠心地在顏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畫家深厚的藝術功底,使這幅畫成為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優(yōu)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