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媛
曉森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領悟力較強,愛看書,有主見,但就是不好好學習,上課想說話就說話,想睡覺就睡覺;高興了才寫幾筆作業(yè),字亂得像蜘蛛爬過的一樣。由于學習習慣不好,他的成績不說也可想而知。因為作業(yè)和紀律問題,我在班中沒少批評他。起初,我讓他在放學前把前一天的作業(yè)補齊,他雖是一臉的不樂意,但還是湊合補齊了;后來,一批評他,他就把脖子一梗,眼睛一斜,一副不服氣的樣子。為了不耽誤上課,我沒跟他計較。誰知有一次,他竟在我講課時把一本課外書放在桌上公然看起來,我走過去把書拿起來放到了講臺桌上,他站起來理直氣壯地說:“憑什么收我的書?”我沒有理睬他,繼續(xù)講課,他氣哼哼地坐下了,嘴里還嘟囔著什么。下課后,由于年級組里要開會,我急急忙忙回了辦公室,當我回到班里時,預備鈴已經(jīng)響起,我突然發(fā)現(xiàn)上節(jié)課沒收的書不見了蹤影,而曉森正翻看著那本書。我叫他到前面來,大聲地問:“誰叫你把書拿回去的?”“這是我的書?!彼麧M不在乎地說?!疤幌裨捔?打電話讓你媽媽來一趟!”我忍無可忍了?!拔覌尯苊?沒時間?!边@不是誠心挑釁嗎?我掃視了一下全班,班里安靜極了,同學們的目光齊刷刷地看著我,看我如何解決這件事,其中幾個平時也愛頂嘴的學生向曉森投去了贊許的目光。我的大腦進行了快速的思考:切忌急躁!今天這件事如何處理,不但關系到曉森的教育問題,而且關系到班中這股叛逆之風是否會刮起的問題。我來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你個人的問題我們不占上課時間來處理,先上課?!彼娢覜]有接招,怏怏地坐下了。
這件事該如何處理?我徹夜難眠,翻來覆去地思考:學生違紀的根源在哪里?我突然想起鯀治水的故事:鯀用堵塞的辦法去治水,費了很大的勁,卻始終沒能消除洪水災害。我們單純靠批評的方法,不是在重演幾千年前的錯誤嗎?大禹吸取父親鯀的教訓,用疏導的方法治水,不僅消除了洪災,還可以灌溉農(nóng)田。禹與鯀治水的成敗,給了我啟示,給了我智慧。
事是因書而起,我就從書下手。我從同學那了解到曉森正在看于丹的《論語心得》,于是有一天我便和他聊起了這本書。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說于丹的《論語心得》寫得不怎么樣,有很多地方對《論語》理解得根本就不對。“很有想法嘛!清華、北大等高校的10名博士與你有相同的看法?!蔽野腴_玩笑地說。他有點不好意思:“我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一千個觀眾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嘛!我倒覺得她把深奧的道理講得淺顯易懂,使《論語》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我倆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起了讀書心得,早已忘記了前幾天課堂上的不愉快。漸漸地,我倆成了“書友”。在和他交流讀書體會時,我又不失時機地贊許了他的聰明伶俐、愛讀書、領悟力強,提出了糾正不良學習習慣的建議。我對他的尊重改變了他對我的看法,我給他的建議他欣然接受了,按時寫作業(yè)了,書寫工整了,上課聽講認真了,這次畢業(yè)考試語文、數(shù)學、英語都考了90分以上的好成績,這可是他以前考試從來未得過的呀!后來他坦言:其實以前與我對著干,主要是反感我的當眾批評,不留面子,雖也知道老師是為了自己好,但就是不愿意聽,所以就故意“叛逆”,如果我還批評他,他會繼續(xù)“叛逆”下去。我聽后,暗自吸了一口涼氣,幸虧我及時“醒悟”,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啊!
感悟: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管理存在著一種巨大的“誤區(qū)”——那就是總覺得學生犯錯是“叛逆”,是不可饒恕,在處理學生時喜歡樹立“典型”,要殺雞儆猴,總試圖用最嚴厲的處罰來警戒學生犯類似錯誤,結(jié)果效果卻并不理想,往往適得其反,學生逆反心理更加強烈。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階段,他們好勝心強,視野開闊,思維敏捷,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不同的思想、氣質(zhì)、性格,因此在學校生活中就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動和情緒。教師的責任就在于讓學生發(fā)揚那些健康的、向上的因素,轉(zhuǎn)化那些不利的、消極的因素,這就是“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吧?!?/p>
(作者單位: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