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云
“需要幫助的話,婆婆肯定不余遺力!”
2000年春節(jié)過后,懷著對新生活的向往,18歲的殘疾青年周建軍和弟弟從家鄉(xiāng)潼南縣上和鎮(zhèn)山嶺村來到重慶,投奔早幾年來此做“棒棒”的父親。
落腳后,弟兄倆被父親送到一家電器修理鋪當學徒,這家電器修理鋪在重慶大學附近,房東姓鐘,是位60多歲的婆婆。鐘婆婆有事沒事常來店鋪轉(zhuǎn)轉(zhuǎn),有時還帶個小東西修一修。不知怎的,周建軍第一眼看到和藹、慈祥的鐘婆婆時,便覺得她像極了自己的奶奶,內(nèi)心不由得涌出一股親切感。
鐘婆婆性格開朗、熱心,也特別喜歡周建軍這個熱情、好學的小伙子,看到他腿腳不好,對他格外關(guān)心,一見面就問長問短,很快,他倆成了忘年交。
平時,鐘婆婆做了好吃的總不忘給周建軍帶點過來。為了鍛煉小周的技術(shù),鐘婆婆常常從家里找些不用的舊家電讓他去修:“這些東西都沒用了,你想怎么拆就怎么拆!”不長時間,他對各種小電器的維修知識都了然于胸。
學徒一年后,周建軍出師了,弟弟去了別的公司打工,無聊的生活憋悶得小周整天唉聲嘆氣,他想出去,父母又不放心??磧鹤訉嵲跓o聊,父親求助殘聯(lián),讓他去了一家殘疾人福利企業(yè)。可沒多長時間,這家廠子因為產(chǎn)品銷路不好,便關(guān)了門,周建軍對自己的人生徹底感到了失望。
恰在此時,鐘婆婆一路打聽著他家的地址找上門來,正在苦悶中的周建軍把心中的煩惱都傾倒給了這個忘年老友。鐘婆婆以長者的閱歷教他正確對待人生,并舉例說:“街上乞討的殘疾人尚且堅強地活著,你讀過書,又學過技術(shù),有什么可發(fā)愁的呢?需要幫助的話,婆婆肯定不遺余力?!?/p>
“學電腦大有用途,婆婆支持你!”
在鐘婆婆的耐心開導下,周建軍漸漸恢復了自信。鐘婆婆打聽到學習針灸、按摩行情不錯,便找來相關(guān)書籍,并買來針灸、火罐等器械供周建軍練習。但周建軍覺得沒有專業(yè)老師指導,自學起來太難,學了沒多長時間便放棄了。至今,看著放在柜子里的那些器械,周建軍心里還有些愧疚。
一次,周建軍從報紙上看到的一篇報道,勾起了他濃厚的興趣。他把自己想學習電腦知識的念頭告訴了鐘婆婆,沒想到,鐘婆婆第二天便給他送來了一本《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書。“孩子,電腦學好大有用途,婆婆支持你!”
周建軍對鐘婆婆感激之余也生出無限感慨:“有時候我覺得和父母無法交流,他們只會讓我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管得我畏首畏尾。鐘婆婆雖然年逾古稀,但思維活躍,和時代一點也不落伍。她總鼓勵我只要學得一技之長,養(yǎng)活自己就是不成問題的!”
周建軍在弟弟的資助下,終于擁有了一臺電腦,并上了網(wǎng)。
買來電腦又不能掙錢,每月還要花去幾十元的上網(wǎng)費,父母又有了怨言。這時候,鐘婆婆出面了,她幫助小周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先學office辦公軟件,再學圖形圖像成形技術(shù),多在網(wǎng)上了解時事及相關(guān)政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能玩網(wǎng)絡游戲!
在鐘婆婆的督促及鼓勵下,周建軍的網(wǎng)絡知識及計算機水平突飛猛進。為了早點取得經(jīng)濟上的獨立,他開始在網(wǎng)上攬一些活兒——把拍在照片上的文字,轉(zhuǎn)錄成文本文件。第一筆業(yè)務讓他忙活了兩天,雖然只掙到10元錢,但讓周建軍很是高興,因為這是自己利用網(wǎng)絡掙到的第一筆錢??!
隨著技術(shù)水平的提高,周建軍在網(wǎng)絡上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殘疾朋友。他發(fā)現(xiàn),殘疾人腳下的路子其實很廣。此時,他產(chǎn)生了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很快,周建軍留意到離他家不遠處,有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門面往外出租,他決定盤下來做店面??墒?,房東要求他一次交夠3個月的房租450元,他向家人求助,可父母卻不同意,理由只有一個:健全人還做不好生意,一個架雙拐的殘疾人更不用說了!
鐘婆婆聽說后第一時間趕到了周建軍家,對他的父母說:“娃兒學了手藝就要用啊,不用不是白學了嘛!”看到小周的父母執(zhí)意不同意兒子開店,鐘婆婆掏出450元錢,有些生氣地對小周的父母說:“這些錢我借給娃兒開店,將來賺錢了再還我,掙不到錢權(quán)當我資助孩子的!”
“婆婆相信你,也看好你!”
在鐘婆婆的大力支持下,周建軍的電器修理鋪終于開張了。由于付完房租后,周建軍身無分文,他的店面連招牌都沒有做,屋子里僅有一條凳子,工具僅是一把起子和一個萬用電表,10平方米的店面因此顯得空空蕩蕩的。此時,鐘婆婆找人給他送來了自己家的一個舊柜子,這對小周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他一把握住鐘婆婆的手,哽咽著說:“婆婆,我一定不負您的厚望,干出個樣子來?!辩娖牌排闹≈艿募绨蛘f:“娃兒,這就對了,婆婆相信你,也看好你!”
此后,鐘婆婆幾乎每天都要到周建軍的店鋪里轉(zhuǎn)轉(zhuǎn),鼓勵他爭取做到開門紅。在小周的努力下,第一個月的營業(yè)額就達到500多元。當他想把錢還給鐘婆婆時,鐘婆婆爽快地說:“這些錢權(quán)當你的啟動資金,等寬余了再還給我,娃兒,好樣的!”
第二個月,周建軍給自己店鋪做了個招牌,起名為“殘疾人自強家電維修部”,而小店的招牌正是他自己在電腦上設計出來的。周建軍在隨后的經(jīng)營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商機,每次他都向鐘婆婆征求意見,只要覺得可行,鐘婆婆就鼓勵他大膽地去干,缺少資金她會替他解決。但周建軍覺得鐘婆婆幫自己夠多了,就盡量不去麻煩她。
鐘婆婆畢竟已年逾古稀,身體也每況愈下。她雖然不能常到小周那里坐坐,但她每天都要打個電話給他。電話里,他們之間的很多話題都是圍繞著周建軍的喜怒哀樂進行的,小周有了煩惱,鐘婆婆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提供給他做參考。
轉(zhuǎn)眼兩年過去了,周建軍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并走上了多元化發(fā)展的道路。在這間10平方米的小屋里,有電器修理、打字復印,MP3、MP4下載,還有配鑰匙、小五金等各種經(jīng)營項目,每月能收入1000多元,當初借弟弟買電腦的錢也還上了,他還購置了殘疾人電動車。
周建軍已經(jīng)25歲了,他也想建立自己溫暖的小家庭。鐘婆婆開始積極地為他物色起對象來,她想給小周找個善良的,與他有共同語言,并且有拼搏精神的女娃兒。
對于如何報答恩重如山的鐘婆婆,周建軍深情地說:“鐘婆婆物質(zhì)上什么都不缺,我今后會經(jīng)常去看望她,把她像奶奶那樣孝敬。在我心里,鐘婆婆永遠是我的親人!”如今,鐘婆婆無私幫助周建軍的忘年友情已譽滿山城。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