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掉的厄運
下面的故事是哈羅德·尼科爾森在他的文章《巧合》中談到的:
1866年5月,俾斯麥親王在下林登乘馬行進。有一個名叫科恩·布林德的學生靠上來,拔出左輪手槍近距離向他開了四槍,其中兩槍未擊中目標,一槍打在俾斯麥肩膀上,還有一槍擊穿了他的胸部。這位鐵血宰相并未受致命傷,六天后,他又再次露面,身體筆挺,威嚴赫赫地騎馬行進。那時布林德已經被捕,那支槍被當成這一事的紀念品送給了俾斯麥。
1886年,有一天,我的友人利奧波德的父親正同俾斯麥在一起,同在屋中的還有幾位女士。午餐后,俾斯麥夫人領著女士們參觀各個房間,向她們展示房中的歷史陳列物。俾斯麥本人和男賓則留在客廳里抽著漢堡雪茄。在首相的書屋里可以聽到婦人們的講話聲?!斑@一件”一個聲音說道:“是布林德1866年向首相行刺時用的手槍?!庇谑莻鱽砹艘魂囸堄信d味的嘁嘁喳喳的聲音,緊接著發(fā)出一聲巨響。俾斯麥從椅子上跳起來,沖到隔壁房間里,但見女士們目瞪口呆地立在那里,不知所措,空氣中繚繞著一股火藥味。那支手槍掉在地上,還在冒煙。首相少有地大發(fā)雷霆。他怒喝著:“你們怎么這么愚蠢,竟去動這支槍”這次沒有人被擊中真是個奇跡。此后任何人都不允許再去碰這支槍。
1906年,我的友人利奧波德同他的幾個表親住在腓特烈魯。那是一個潮濕的午后,有幾個年輕人來做客。利奧波德讓他們參觀俾斯麥的書房。他從寫字臺上拿起那支手槍,說:“這是1866年布林德刺殺俾斯麥時用的手槍:20年后,當我的父親在這兒的時候,有幾位女士訪問這里,其中一位拿起這支槍,愚蠢地扣動了板機,就像這樣……”話音未落,火光一閃。發(fā)出一聲巨響,他們急忙閃開,臉色蒼白地面面相覷。姑娘們中有一位手上受了輕傷。利奧波德本人手指流了血,手被火藥灼傷。那顆子彈,也是布林德手槍中的第六顆,即最后一顆子彈,嵌在他上臂的肌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