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興澤
〔關鍵詞〕 創(chuàng)設情境;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情感
交流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01(A)—0018—01
創(chuàng)設情境與復舊引新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一種很好的激趣引入法。情境創(chuàng)設適宜,既能將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問題情境中,又能讓學生產生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這里講的問題情境在設置上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適宜性,學生接觸問題情境時,自然會產生一種新奇的感覺,從而引發(fā)迫切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的這種欲望必然會產生一種心靈的碰撞,這種碰撞能較快地讓學生進入課堂學習者的角色,較好地把握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啟、承、轉、合,從而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然而,若每堂課都生搬硬套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會事與愿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情境也好,復舊引新也罷,關鍵是要弄清楚講授的內容是什么?該內容與前面所學知識有何種關聯?學生在接觸這一知識時可能會遇到哪些阻力?摸清底子后,巧妙地做一些復舊引新的鋪墊,做好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轉化工作,讓學生在鞏固中重新組合,在組合中重新發(fā)現,在發(fā)現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分組討論與合作學習
分組討論是教學的一種手段和方式,不是點燃課堂教學熱鬧非凡的火花。目前,很多教師完全不顧教學內容的特點,更不思考是否有分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必要,一味地追求時髦,一有問題就讓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致使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流于形式。那么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意一些什么問題呢?1.在合作學習前,教師要設計好合作學習的內容。在實際操作時要認真挖掘教材,研究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問題,不能為設計問題而設計,不能為合作而合作。2.合作目標要明確。每次合作學習,教師應該提出合作的具體目標和要求,讓學生知道要干什么、怎樣做。3.合作時機要講究。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對合作學習的時間做一個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數。小組合作時,教師要參與到每個小組的學習與討論之中,同時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把握各組的學習情況,靈活地運用教學機制,調整學習時間。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合作效果。
情感交流與心息相通
詩詞講究唱和。如今數學課堂同樣響起了二重唱,教師臺上問,學生臺下答,問問答答,答答問問,似乎都動了起來?!澳阏姘?來一下掌聲鼓勵!”隨即教室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提問是一種引發(fā)思維的方式,關鍵是怎么提問,是否有提問的價值。鼓勵是必要的,但不可濫加賞識。對于那些有創(chuàng)見,解題有特色,分析有獨到的思維者可適當鼓勵、表揚。課堂需要心息相通、情感相融,課堂上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同樣重要,教師的語速、手勢、表情等都是一種很好的信息交流工具。只要教師提問及時,引發(fā)巧妙,學生的思維就會得到拓展,課堂教學就會真正成為師生心息相通的橋梁。
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
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應用多媒體,能幫助學生思維和理解教學內容,但使用時不可忽視學科特點、教學內容,不能用多媒體代替黑板。數學離不開運算,運算需要步驟,步驟依賴思索,最終問題解決離不開大腦的有效能力。數學教學最能訓練學生動手、動腦的思維,課堂上讓學生手、腦閑置起來,搞空中樓閣,就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教無定法,教學形式是千變萬化的,不管是現代教學還是傳統教學,只要對學生發(fā)展有利就不失為一種好教法,就值得教師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