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中華醫(yī)藥》欄目組
大觀園里美女如云,時間長了,彼此之間難免生出相互攀比妒忌之心。而說到心眼兒小,大部分人第一個想起的多半就是多愁多病的“林妹妹”了。
且說一日寶玉從寶釵屋里出來來到黛玉處,黛玉就發(fā)難了:“我說呢,虧在那里絆住,不然早就飛來了?!脹]意思的話,你去不去關(guān)我什么事,我又沒讓你替我解悶,也許你從此以后不理我了呢……”
林妹妹的這般無理取鬧似的妒忌,連深深眷戀她的寶哥哥都難免不堪其擾。其實,大觀園里像這樣的嫉妒,又何止出現(xiàn)在林黛玉一個人的身上呢?比如后來的夏金桂,深深以折磨香菱為樂。在《紅樓夢》通行本第八十回里,寶玉陪著賈母去天齊廟燒香還愿,聽說有一個人稱“王一貼”的道士,專治疑難雜癥,一帖下去,藥到病除,很有些本事。一直以來就不忍夏金桂對香菱折磨,卻又苦于無法插手的寶玉顧不得病急亂投醫(yī),趕緊讓人把這個道士找了來。
寶玉道:“我問你,可有貼女人的妒病方子沒有?”王一貼聽說,拍手笑道:“這可罷了。不但說沒有方子,就是聽也沒有聽見過?!睂氂裥Φ溃骸斑@樣還算不得什么?!蓖跻毁N又忙道:“貼妒的膏藥倒沒貼過,倒有一種湯藥或者可醫(yī),只是慢些兒,不能立竿見影的效驗?!?/p>
眾所周知,所謂“妒忌”,是一種復(fù)雜的主觀情感,什么藥能治療這看不清摸不著的心病呢?王道士偏偏說有,而且還打了保票,怎么看也是逗公子哥兒開心的胡說八道了。在小說中,這一回的回目就叫作“王道士胡謅妒婦方”,連作者都說他是“胡謅”,人們也只當(dāng)是個笑談罷了。但是,醫(yī)學(xué)專家卻認為,其實這里面是有道理的,為什么這么說呢?不妨先看看王道士的“療妒湯”里究竟都有些什么。
王一貼道:“這叫作‘療妒湯:用極好的秋梨一個,二錢冰糖,一錢陳皮,水三碗,梨熟為度,每日清早吃這么一個梨,吃來吃去就好了。”寶玉道:“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見效?!蓖跻毁N道:“一劑不效吃十劑,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橫豎這三味藥都是潤肺開胃不傷人的,甜絲絲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過了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死了還妒什么!那時就見效了。”
原來這所謂的“療妒藥”,不過就是一碗水果湯而已??墒?,恐怕連王道士自己都沒有想到,這療妒的功效還恰恰就在這些簡單的水果冰糖里。
這里首先就要說到中醫(yī)的一個觀點了。中醫(yī)認為,體質(zhì)和身體健康狀況可以直接影響到人的性格、情緒等心理情感層面。反之,如果能將人體調(diào)整到一個較好的健康平衡狀態(tài),那么對于性格也就能起到一定的調(diào)整改善作用了。
雖然這藥是寶玉給薛蟠所娶的夏金桂求的,但推而廣之,如果這藥管用的話,那對林黛玉也一定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為,在中醫(yī)看來,林黛玉的妒忌就是來源于身體原因的典型。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李峰教授認為,根據(jù)書中描述,黛玉心細如發(fā),多愁善感,有時候表現(xiàn)出來就是多疑慮善猜忌。這個情緒的變化實際上是跟她的身體狀況有關(guān)的。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黛玉打小身體就不好,“會吃飯的時候就開始吃藥了”,書里形容林黛玉是“弱柳扶風(fēng)”,身體瘦削,姿態(tài)嬌弱,除此更是常??人?,面上時有潮紅,直至病重咯血。由此,很多醫(yī)家都分析她應(yīng)該是個肺結(jié)核患者,中醫(yī)將這種狀況看作是陰虛火旺的體質(zhì)。通常,人若是陰虛則往往容易出現(xiàn)無名火、心煩等狀況。
這樣看來,林黛玉動不動就妒忌,看似性格不好小心眼,其實追根究底還是身體的問題。那么,王道士順口玩笑謅出的那“甜絲絲”橫豎“不傷人”的療妒湯又如何能治好她這個毛病呢?
所謂“療妒湯”,主料就是梨,而梨能滋陰養(yǎng)肺,正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所在之肺經(jīng),調(diào)理陰虛火旺之癥。在輔料上,與家常見到的“秋梨湯”相比,王道士開出的方子只多出了一道陳皮。而這陳皮,恰恰是這紅樓藥膳的獨到之處了。
梨雖然是好東西,可是如果長期食用的話,可能導(dǎo)致人體產(chǎn)生過多的“濕”,表現(xiàn)出來就是面容多油、晦暗無光澤,甚至眼圈發(fā)黑。而陳皮具有理氣、健脾、去濕的功效,以陳皮反佐梨,就可以保證肌膚嬌嫩而無助濕之虞了。
原來,療妒湯不光能養(yǎng)陰潤肺,還有養(yǎng)顏潤膚之功。只可惜,人們都以為王道士真的只是信口胡謅而一笑了之,反倒沒人驗證過它的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