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芬
探索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的教育教學平臺,已成為每個教育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為我們教學手段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能力等特點,編制的各學科系列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為教學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tǒng)教育單調(diào)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很廣,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動畫模擬
采用多媒體技術中圖形的移動、定格、閃爍、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表達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講授介詞in、on、under、over等區(qū)別時,教師可在課件中制作出色彩豐富的卡通形象,在鼠標的控制下,通過前進、后退、跳躍等系列動畫模擬過程,形象生動描述介詞的方位及方向表示,便于學生理解。
二、交互顯示
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技術,可以制作以基于powerpoint乃至web頁等簡易平臺的交互式顯示課件。交互式課件可以對有關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解析,誘導學生深入淺出,從而達到提綱挈領、融會貫通,系統(tǒng)地掌握有關知識效果。例如:在進行動詞時態(tài)訓練、課文閱讀的表層理解時,可以編制帶有提問與選擇答案相結合的課件,引導學生系統(tǒng)學習。這在有條件的地區(qū)特別適用于學生的課堂及課后復習訓練。
三、演示控制
利用多媒體技術中圖文并茂及綜合處理的功能,我們可編寫出較強帶有控制性的模擬演示,充分體現(xiàn)教學中的講練結合的效果。高中教材中關于人口控制及環(huán)保等主題的材料較多。教師在課件中可設計扇形或柱形圖的數(shù)據(jù)表來強化學生對日益惡化的環(huán)境問題與人口問題的理解。
四、影視演播
中學教材中有大量的外來素材,其中名人故事及名著都有大量的聲像材料。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這些材料有機地揉合到課件中去,使學生多層面、多角度地了解課文。如馬丁·路德·金的演講、居里夫婦的生平等等,單純的課文講讀與用多媒體課件演播時起到的震憾效果是無法比擬的。
五、練習設計
利用多媒體技術編寫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其練習效果非常之好,是傳統(tǒng)練習方法不可比擬的。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有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fā)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減負提素”之目的。
六、刺激思維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一節(jié)課有多個興奮點;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yōu)勢互補;課件中的跟讀、模仿、問答練習、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訓練,有利于學生認知發(fā)展和思維訓練。
七、生動直觀
多媒體的運用可使課堂教學容量相對增大。它集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于一體,生動直觀;還能創(chuàng)設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體現(xiàn)多媒體的綜合效果,能改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結構。
但是,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對多媒體使用不當,反而會煞了風景,影響課堂的正常教學。使“利”變成了“弊”,希望各位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時一定注意以下幾點:
1. 忌畫蛇添足。多媒體英語教學于常規(guī)媒體(錄音機、投影儀等)教學之間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種媒體配套使用,讓多媒體用得恰到好處。
2. 忌英語教師變成放映員。英語教師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具有持續(xù)連貫、耳濡目染的影響力。但在教學中有的老師在教單詞的書寫過程不是自己板書,而是用多媒體展示筆畫及書寫過程,教讀課文不是自己范讀而是跟讀課件錄音。長此以往,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如同一個放映員,其威信將大為下降,其教學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3. 忌操作不當。曾經(jīng)看過多篇報到,有些教師對計算機理論與實踐,只懂一點皮毛。一旦在課堂上一不小心按錯了鍵,便方寸大亂,束手無策,只能讓技術人員上臺重新測試,倘無外援便干脆棄電腦于一旁……于是一堂課從此一敗涂地。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怎么能讓學生喜歡呢?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一個新事物,在教學實踐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不斷探索、交流,共同為英語教學的改革而努力,共同為培養(yǎng)出新世紀的有用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