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軍
《豐富我的板報》一課是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四冊中關于“制作板報”的第二課時,主要是通過插入、調整、移動圖片,達到豐富、美化板報的目的。仔細研讀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的重點是插入圖片和縮放圖片,包括利用環(huán)繞方式去移動圖片。這些知識在第二冊中都已經(jīng)學習過,本課主要是通過板報這一載體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復習。這些內容中比較難于掌握的是通過修改環(huán)繞方式來調整圖片的位置,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拼圖游戲,通過游戲讓學生復習、銜接上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同時也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做了一個技能的鋪墊。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三個學期的Word,對新知識是極其渴望的。據(jù)此,我通過繪圖工具欄引出一些修飾美化圖片的新知識——通過修改線條顏色、線型、虛線線型和陰影樣式來美化圖片。這些知識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難點。我嘗試先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意識到工具的存在,再付諸實踐操作。我還選擇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教材中的《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一文作為練習的素材。通過為課文添加插圖,讓學生感受圖文并茂的效果,同時更能讓學生親切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目標
1.學會在Word中插入圖片的方法,學會通過修改環(huán)繞方式來調整圖片的位置。
2.學會通過修改線條顏色、線型、虛線線型和陰影樣式來美化圖片。
3.通過對故事的了解和對文章的修飾,進一步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探究欲望
師:聽說我們四(2)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干,我?guī)砹艘粋€小游戲,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們來試試。大家有信心過關嗎?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對游戲的熱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激發(fā)起學生的斗志。
二、探索機會,經(jīng)歷探索過程
1.拼圖游戲
師:大家打開拼圖游戲(如圖1),讀讀要求,嘗試將《烏龍院》中的三個小圖拼成一個大圖。若有問題,歡迎提出來。
學生嘗試拼圖。
教師指名學生示范。
師:一開始遇到困難了嗎?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其實,解決方法我們在學藝術字的時候已經(jīng)遇到過了,那就是改變文字的環(huán)繞方式。
學生再練習拼圖,遇到困難可以請求同桌和教師的幫助。
2.插入圖片
師:《烏龍院》是我臺灣著名漫畫家敖幼祥的漫畫作品。說起臺灣,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祖國大陸和臺灣的故事《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1)整合語文知識
師:大家讀過這個故事嗎?今天,王老師把這篇課文帶來了。請大家打開我的文檔里面的《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
師:故事很感人??戳斯适潞?,大家想看看武夷山、阿里山嗎?如果我們把圖片插入到課文中去,會怎樣?
生:豐富,圖文并茂。
師:既然有這樣的效果,讓我們一起來插入圖片吧?,F(xiàn)在已經(jīng)有三張圖片放在“我的文檔”里面。
(2)插入圖片
師:在插入圖片之前,王老師是有要求的。要求如下:①將三張圖片插入到和文章內容相匹配的位置。②調整圖片的大小和環(huán)繞方式,將圖片移動到和文章內容相對應的位置。提示:小朋友們遇到困難時可以看看書,也可以請求同桌幫助,鼠標要自己拿哦?。ㄕn件展示要求)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典型問題時集體講解。
(3)階段性小結交流
教師請學生示范方法,幫助教師完成任務(先請一位學生幫助教師插入圖片,再請一位學生幫助教師更改圖片大小和移動圖片位置)。
師:同學們要認真聆聽,王老師待會兒也要考考你們。請思考以下問題:①圖片怎么插入的?②圖片大小的調整要注意什么?③怎樣移動圖片?
(4)交流后鞏固練習
師:還沒有完成的小朋友,請拿起你的鼠標,用剛才我們討論的方法再來練習一下。遇到困難可以問問同桌或老師。已經(jīng)完成的小朋友,看看大小和位置是否符合要求了,看看你的同桌和小組是否需要你的幫助。
設計意圖:滲透整體意識和目標意識,使學生對這節(jié)課“要到哪里去”和“怎么去”兩個問題非常明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體驗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展示與評價中學習新知,感受成功的快樂。
三、提煉知識,賦予學習應用
1.觀察比較
師:看到小朋友們通過插入圖片、調整圖片大小、更改環(huán)繞方式這些工具把課文裝飾得圖文并茂,我真替大家開心。王老師這里還有一個作品(如圖2),我們一起來看看,和你的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討論、交流區(qū)別。
2.練習裝飾圖片邊框
師:在嘗試練習以前,王老師想告訴大家一些竅門:①修飾圖片前,一定要先選定圖片。②嘗試使用繪圖工具欄上的“線條顏色”、“線型”、“虛線線型”、“陰影樣式”這些工具。(課件展示要求)
師(指名學生):你能幫我來美化一下嗎?其他小朋友也要把方法學會哦。
師:沒有完成的小朋友,利用剛才我們討論的方法再來練習一下。已經(jīng)完成的小朋友,看看能否進一步美化。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遷移。獨特的作業(yè)設計擺脫了單調乏味的重復,增強了趣味性和彈性,激發(fā)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探究欲,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作品評價,延伸知識運用
師:哪一位小朋友想展示一下自己修改好的作品?你覺得自己作品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
學生A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講述作品的優(yōu)點。
師:看了小朋友的作品后,你想對他說什么?
學生B對學生A的作品提出建議。
師(對學生A):你能接受他的建議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掌握技能的情況隨機點評。
師(表揚):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小編輯、小藝術家。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
學生回答,教師用課件展示知識點。
師:學會了這些本領可以干什么?
生:我們可以用學到的插入圖片、設置圖片環(huán)繞方式、更改圖片的線條顏色等方法來美化電子板報。
師:我們現(xiàn)在接觸的只是Word中很少一部分的功能。在課的最后,王老師送給每位小朋友一份和學習Word相關的禮物(Word中編輯圖片的小技巧)。希望我的禮物能解決你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出更漂亮的Word電子板報。
設計意圖:通過作品的展示與評價,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輕松建構起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課堂小結不僅關注知識的回顧整理,還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與價值觀的發(fā)展等方面作了全面的總結,為技能教學增添一份別樣的人文底蘊。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學會觀察,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作者單位:浙江富陽市富春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