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正
備受詬病的商場、超市進店費仿佛與獨立開店經營酒品的毛先生沾不上邊兒。令人意外的是,他最終著了此“道”。要不是法院依據行業(yè)慣例,按公平原則依法補全當事人合同中欠缺的意思表示,他那5000元進店費恐怕一分錢也要不回來。
毛先生日前告訴記者。零售不交進店費不賣你的貨行業(yè)的整體利潤率較低,大型超市在5%左右,商場可能高一些,也只有20%,如果單純依靠商品進貨的差價,絕大多數(shù)零售商都會賠錢。作為酒品經銷商,他很想通過擴大銷量來提高效益。
去年12月,某酒店老板朱先生提議雙方進行合作,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毛先生負責酒店酒水供應,每月月底對賬,月初結清上月全部款項。如果酒店故意拖欠貨歉,毛先生有權隨時停止供貨,酒店應賠償其本金利息。對供貨期限、接收驗貨、簽字蓋章等細節(jié),雙方也做了詳細規(guī)定。
當履行合同時,酒店又要求毛先生另外交付5000元酒品進店費?!耙黄烤茮]賣就要交這么多錢,我覺得不合理?!泵壬f:“我提出把這筆錢寫進合同,朱老板不同意,說什么酒店的顧客都喝你的酒,一年的利潤少不了。你連這幾個錢都不交,雙方甭合作了,酒店不用你的酒了?!?/p>
迫于酒店的強勢,毛先生只得按照朱老板的意見做了。依據合同約定的期限,毛先生第一次到酒店財務結賬的時候,對方不給錢,說是要扣兩萬元的押金。這是酒店的“規(guī)矩”,對任何供貨商都是一樣。毛先生說:“這事在合同里沒寫呀,怎么說扣就扣?”對方說:“連這個‘規(guī)矩都不懂,咋出來混的?如果你供應的酒是假酒,或者你的酒質次價高,酒店怎么辦,白讓你坑了?還不得先扣你兩萬元錢做押金?”
毛先生知道上了人家的“套”就由不得自己了。他求對方寫個收據,對方卻說:“那么多供貨商都沒有要收據,難道這么個大酒店會昧你的錢?”就這樣熬過幾個月,酒店再次提出要漲押金、增加進店費時,毛先生決定終止雙方之間的供貨合同。
粗算一下給酒店的供貨量,毛先生說,如果酒店返還其押金和進店費,在4個月的供貨期內,尚能夠實現(xiàn)盈虧平衡。否則,就是虧損。而他面對的形勢是,該酒店不僅拒不返還押金、進店費,還要以其曾向酒店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為由,要求他賠償酒店的損失,并追究其違法及單方終止合同的責任。
“這個虧吃大了?!泵壬f:“我們的合同期總共才一年時間,我打算事情到此為止,誰也不找誰就算了。哪料,這樣做都不行!”他想向酒店討要押金、進店費,但空口無憑,進退兩難。
橫豎都是吃虧賠錢,毛先生豁了出去,直接將酒店告上法院。關于押金一事,毛先生雖無證據佐證,但酒店并不否認。由于酒店拿不出毛先生曾向其銷售假冒偽劣酒水的證據,法院判決予以返還。
而對進店費的認定陷入了困境。關于這筆費用,雙方合同沒約定,在法律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因此。它既不符合預付款、定金、違約金的法律特征,也不能認定為押金、保證金等。對于酒店是否應該退還毛先生的進店費這個訴訟請求,沒有直接可供適用的法律規(guī)定。
法院審理查明,毛先生的供貨合同期限為一年,實際供應了4個月。鑒于進店費商場、超市、酒店利用其在市場交易中的相對優(yōu)勢地位,向供貨商收取的一種費用,朱先生、毛先生同屬有收取該費用慣例的餐飲行業(yè),依據《合同法》第62條關于合同條款的法定補充規(guī)則透出的立法本意,法庭認為宣適用公平原則處理此案。即由法律直接補全當事人所欠缺或不明確的意思表示。
由于酒店支付給毛先生的貨款中,除酒水成本、毛先生的經營成本外,還包含有相應的利潤,所以,毛先生在有效供貨期內已經獲得了利益,而這正是毛先生交付進店費的目的。故此,法院判決在已履行的合同期內的進店費,酒店不再退還。相反,毛先生終止供貨后的8個月進店費,酒店應當予以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