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勤
常在看,常在想,怎樣的人,不管身處順境逆境,始終面含微笑、氣質優(yōu)雅?怎樣的人,不管年輕年老,始終充滿憧憬、充滿創(chuàng)造?怎樣的人,不僅珍愛自己的生命,而且敬畏他人及自然界一切生命?怎樣的人,不僅懂得享受生活,而且懂得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和執(zhí)著創(chuàng)造生活?怎樣的人,言談舉止、待人處事時時透出溫情和美好?看了很多,想了很久,我覺得那一定是擁有精神大廈的人。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豐富與否,直接影響著這個人的志向追求、意志努力和情感態(tài)度。孩提時代是人生成長中最重要的奠基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他的心田里播撒了一些“種子”,諸如真誠、善良、正直、積極進取、自信樂觀等,那么他無疑就擁有了一筆終身受用的財富。那么,如何打開孩子精神成長的窗戶呢?
引領學生與書為友吧。在優(yōu)秀書籍的靜心閱讀中,孩子會得到精神的洗禮與濡染。聞著書香長大的孩子是幸運、富足的。文字雖然無聲,卻可以跨越時空,思接千載。靜靜地品讀一本好書,也許便是一次美妙的游歷,一次與智者的對話,一次心靈的溫潤和滋養(yǎng)。讀書的過程,就是與他人、與世界交往的過程,是一個從膚淺走向深刻、從單薄走向厚實、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多和學生聊聊書籍,多領學生讀讀經典,多和學生分享閱讀及積累的喜悅,學生的內心就一定會多了份敞亮、鮮活和細膩,學生的視界就一定會多了一份開闊、澄明和高遠。
引領學生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吧。有人說,比陸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的確,人心靈的自由、開闊、富有與博大可以包容和涵蓋世界萬物,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讓心靈敞開的意義。當學生的生活只剩下題山題海,只剩下分數考級,當學生的足跡只往返于教室、家庭、補課處,他們就再也聞不到陽光的味道,青草的味道,泥土的味道;再也聽不到花開的聲音,小溪奔流的聲音,海鷗歡鳴的聲音。他們的視線在一寸寸縮短,他們的心靈與精神也在一天天萎縮與“近視”!要知道,大自然的四季更替,大自然的蟲鳴鳥唱,大自然的風霜雪雨、陰晴圓缺,本身就是一個多么博大神奇的世界!
讓我們的學生再多一些親歷吧。學生的學科學習、班隊生活、同伴交往、外出活動等,都是他們必須親歷的生活。當我們出于好心,為他們預設了目標,框定了規(guī)約,作好了安排,學生只需言聽計從,只需虛心接受,只需背誦記憶,只需照章執(zhí)行的時候,學生或許能更便捷地獲得一定量的知識,或許能獲得考試的高分,或許能因符合所謂“好學生”的標準而受到贊譽,但他們一定缺失了因親歷實踐而獲得的真切體驗、深切感悟和靈性智慧?!肮噍敗苯逃蛟S能讓學生“搬運”和“裝載”到一些知識,卻怎么也不能讓學生生長出蓬蓬勃勃的智慧和精神。所謂“經一事,長一智”,許多經驗、感悟只有孩子自己親身經歷了,體驗到了,才能夠真正成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因此,讓孩子擁有他們該有的經歷與實踐,少一些包辦代替,少一些約束壓制,孩子的精神成長就又多了片豐厚的土壤。
如果您希望學生們擁有源源不斷的、向前向上的力量,如果您真誠而熱切地盼望學生們擁有真正快樂幸福的人生,那么,請別再猶豫,別再遲疑,盡早打開他們的精神成長之窗吧……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洛社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徐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