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燁婕
“我們的教育往往過于急切地盼望著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缺乏期待和從容”;“我們缺乏一種悠閑的心態(tài),缺少閑心”。 研究教育并熱愛詩歌的學者張文質先生如是說。
——摘自《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
生命化教育是一種以生命治學問、以生命統(tǒng)攝教育、以生命成全每一個具體、健全的生命為宗旨的新的教育理念。1993年,著名哲學家黃克劍和教育學者張文質對話時,提出了教育的三個價值向度:授受知識、開啟智慧、點化或潤澤生命。2001年至今,教育實踐具有了普遍性的波及力量,正反映了人們對生命化這一美好教育的期待。
讀完《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我對“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經驗有了全面的了解。首先,我很欽佩倡導者們那種“民間立場、草根情懷、田野作業(yè)、逐步推進” 的研究姿態(tài)和工作方式;其次,我嘗到了閱讀的快樂,心動的細節(jié)感懷。因為,讀這本書,我常常會不自覺地聯(lián)系到當下一些教育工作的類似際遇,并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充實,對教育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與感悟,對教師、學生的生命意義也有更高的期待;讀這本書,更重要的是促使我重新調整教育羅盤,且獲得非常重要的教育靈感,那就是“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
教育是慢的藝術。的確,教育是一個“慢活” “細活”, “潤物細無聲”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它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guī)范”;教育的“慢”,不是操作上的慢,更多是理念上的;在觀念上就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尊重教育內在的規(guī)律,尊重它自然生長的“慢”。葉圣陶說過:“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本秃芎玫卣f明了這一點 。張文質先生對教育的從容、悠閑、優(yōu)雅姿態(tài)與心態(tài)的呼喚,呼吁按照教育的規(guī)律辦教育,進行教育改革,這在當下是有迫切性的。
我想,在這種精神理念下,教育過程是否可理解為生命化而非知識化過程。教師也要慢慢地去感悟教育教學中慢的藝術,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樣?!奥逼鋵嵑苡兴囆g,也很有活力,能折射出教書育人的智慧。以下是我側重教學中“慢”的策略在實踐中運用的嘗試和體會。
一、教學進度慢一點。在適當提高教學的難度時,老師不妨暫停一下,詢問孩子的所知之源,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再將之延伸而出,借題發(fā)揮,可惠及更多的孩子。老師等一等,問一問,能掏出學生更多的好底子。有些老師說“課時來不及怎么辦?”,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課堂最核心的問題是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而不是著眼于進度的發(fā)展,教學進度總是先慢后快,這個慢就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提問節(jié)奏慢一點。碰到去聽課或自己上公開、匯報課,這種展示課都是帶著任務來聽,老師也帶著任務來上。我們遇到太多的學生回答如“一次性消費”的現(xiàn)象——你回答不清楚是嗎?請坐,我再叫一位。看上去此起彼伏,發(fā)言踴躍,但實質并沒有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不妨讓回答不清楚的孩子慢慢再答,不焦急,老師要特別有耐心、善解人意,循循善誘。這就像陶行知所說,教師就是受到孩子的觸動,他觸動孩子,孩子觸動他,形成一種極好的人性的互相成全、助長和激揚。
三、轉化差生慢一點。對于表現(xiàn)差,屢教不改的學生有什么良方呢?實際上,我們經常要等待一個兒童的成長。因為即便是知識的獲得,經常也是一個困難、艱苦、緩慢的過程;人的成長更是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guī)律,一點也勉強不得。每個人,哪怕是那些屢教不改的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有他的軟肋,都有他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更多地關注、更多地去發(fā)現(xiàn),也需要我們老師用更好的不同的方式來激發(fā)他。所以轉化后進生是一個很艱難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我們針對他這個具體的人而給予幫助,即溫情的理解、真摯的同情、誠意的鼓勵、恰當?shù)奶嵝选?/p>
四、課題研究慢一點。生命化教育也是一種慢的藝術,它有認識——認同——吸納——實踐的過程。生命化教育課題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張文質等認為:“課題研究,也是慢的藝術,主張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不是立竿見影的?!痹谶@種情況下讀到此言,讓我想到了自己眼前負責的市規(guī)劃課題和研究課題中遇到的困難。我從中深受鼓舞和啟發(fā),我們該用慢的心態(tài)與足夠的耐心來實踐,不能指望通過課題實踐,快速使學校成為當?shù)亟逃拇翱趯W校。
教育是慢的藝術,還體現(xiàn)在教師的生活應該是優(yōu)雅而從容的,而不應該是匆忙、倉促的;同樣,培養(yǎng)一批名師、骨干教師也是慢慢“浮”起來的。教育是慢的藝術,也意味著新課程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個過程,需要方方面面來成全的?!笆陿淠?,百年育人”,這也是教育慢的古訓。
這本書確實對我們從教者的整個心靈以及自身學習極具啟迪性,字里行間,你能夠清楚地聽到數(shù)顆強有力的教育理想主義和實踐者的心臟在搏動。所以對這本書,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就是單從方法來尋找,你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的招數(shù)。我希望《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能夠刺激教育界,使有些問題能夠進一步討論下去?!簦ㄗ髡邌挝唬赫憬『贾萋殬I(yè)技術學院附屬嚴州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