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城市公共場所需要更多正確規(guī)范的雙語公示語。本文擬通過公示語翻譯的實例,對公示語英譯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將公示語進行分類,即通用公示語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來分別探討這兩類公示語的英譯策略及其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公示語;漢英翻譯;英譯策略
1 引言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城市公共場所的雙語公示語越來越多。公示語的雙語化不僅有助于提升我國國際形象,真正做到與國際接軌,同時也體現(xiàn)出我國的整體人文素養(yǎng)水平。因此,漢語公示語的英譯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目前漢語公示語的英譯質(zhì)量不夠理想,誤譯現(xiàn)象比比皆是,因此改善和提高公示語的翻譯質(zhì)量已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2公示語現(xiàn)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漢語公示語的英譯存在著不少問題,有的問題還比較嚴重。下面筆者以北京、上海等地的公示語為例加以說明,具體如下:
第一塊標識牌位于北京北海公園白塔附近的一處建筑工地,“near”這個詞可以用作動詞,意思相當于“approach”,“No Nearing”的表達方式從語法上看沒有問題,但是卻不符合英語的搭配習慣。其實在這種情境下,在英語中有現(xiàn)成的意義相同的詞組與之相對應,即“Keep Out”。
第二塊標識牌位于上海火車站內(nèi),“候車室”譯為“Waiting Room”是正確的,但是“動車組”這三個字完全就是字對字的翻譯,“動”譯作“MOVES”,“車”譯作“THE VEHICLE”,“組”譯作“CREW”,這樣的譯文使人不知所云,其實動車組的英語名稱官方已經(jīng)做了規(guī)定,即“China Railway Highspeed”,簡稱“CRH”。其實只要譯為“CRH Waiting Room No.3”即可。
可見,漢語公示語的英譯中所存在的問題還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下面筆者結(jié)合公示語的功能和文本特點,來進一步探討漢語公示語的英譯策略。
3 翻譯策略淺析
從整體上看,漢語公示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用公示語,另一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通用公示語的英譯可遵循“回譯”的原則,而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的英譯建議在功能派翻譯理論和跨文化交際理論指導下進行翻譯。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3.1 “回譯”
從通用公示語的傳播、轉(zhuǎn)化、還原全過程來看,譯入語的接受者也是譯出語發(fā)出者所發(fā)出信息最原始的“源語”信息傳播者(王穎等,2007:16),所以在英譯通用公示語時,英語中如果有現(xiàn)成的相同或相似的表達法,應盡可能地采用“回譯”,即將“源語”進行還原。如“小心地滑”,英語中有現(xiàn)成的表達“Caution Wet Floor”,“暫停使用”有“Out of Service”、“Out of Use”、“Out of Order”等,就可以直接使用,這樣也可以避免出現(xiàn)差錯。
3.2 功能派翻譯理論和跨文化交際理論
對于那些具有中國本土文化特色的公示語的英譯,可以借鑒功能派翻譯理論和跨文化交際理論。根據(jù)功能派翻譯理論的觀點,目的論是功能派翻譯理論中最重要的理論,認為翻譯是一種行為,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行為。目的論的首要法則──目的法則認為,任何一種行為都有其自身的目的,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了其所應采取的策略。目的論的另外兩個法則是語內(nèi)連貫和語際連貫。語內(nèi)連貫是指譯文必須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并在目的語文化以及使用譯文的交際環(huán)境中有意義。語際連貫是指譯文應忠實于原文,其程度和形式是由譯文的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來決定的(Nord,1997:32-33)。
就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的英譯而言,由于翻譯的目的是讓讀者能夠正確理解譯文所傳遞的信息,因此翻譯應注重讀者的理解和反應,貼近讀者的思維方式,使譯文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用詞規(guī)范地道,這樣讀者就能夠順利獲取譯文傳遞的信息。例如:
“環(huán)境保護從我做起”
譯文 1:Keep our streets clean!
2:I take your trash!
3:Thank you for your littering.(王穎等,2007:288)
例句中三種譯文雖然譯法各不相同,在結(jié)構(gòu)和表達形式上都與原文大相徑庭,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三種譯文都將中文由兩個詞組構(gòu)成的祈使句譯成一個英文句子,符合英美讀者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能起到宣傳的作用。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跨文化交際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胡文仲,1999:2)。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兩者密不可分,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來說,雙文化能力甚至比雙語能力更重要,因為詞匯只有在文化的環(huán)境中才顯得有意義(Nida,1993:110)。
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的英譯離不開文化的影響,因此在翻譯公示語時,我們不僅要理解源語及目的語的字面含義,還要掌握其所蘊含社會文化背景,并充分考慮到中西間的文化差異,把讀者的文化模式放在首位,使讀者能夠順利理解譯文的內(nèi)容,從而達到交流的效果。例如: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旁證了建筑長城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 除了錢幣,還有眾多建筑者的軀體?!?/p>
譯文:The legend that the collapse of the Great Wall was caused by the cry of a woman named Meng Jiangnü, whose husband 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is an evidence showing that the cost of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was not only money, but also the lives of constructors.(游麗琴,2006:74)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但外國讀者對此未必知曉。因此,有必要補充孟姜女的丈夫為修建長城而累死的背景知識,這樣,外國讀者對這則公示語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結(jié)語
從一定程度上說,規(guī)范正確的公示語是城市人文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該城市開放程度和國際化程度。筆者認為,在翻譯公示語時首先要將公示語進行分類,是通用公示語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公示語,前者采取“回譯”的策略,后者借鑒功能派翻譯理論和跨文化交際理論進行創(chuàng)譯。同時考慮到中西兩種文化的差異,始終把讀者的思維習慣放在首位,使譯文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用詞地道準確,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無誤的譯文,真正發(fā)揮英語公示語在推進我國城市國際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愛潑斯坦、林戊蓀、沈蘇儒. 呼吁重視對外宣傳中的外語工作[J]. 中國翻譯,2000(6):2.
[2]戴宗顯、呂和發(fā). 公示語漢英翻譯研究[J]. 中國翻譯,2005(6):38.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王穎、呂和發(fā). 公示語漢英翻譯[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5]游麗琴. 試論功能翻譯理論在旅游翻譯中的應用[J]. 淮海工學院學報,2006,(3):74-75
[6]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7]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