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雄
每個時代都有一些口才突出的人,當然也就派生出名嘴、臭嘴之別。三國時代名嘴頗多,如以橋玄、何頹、許子將為代表的人物品評家,他們名頭锃亮,每到一地,輒令尋常士大夫紛紛“改節(jié)飾行”。然而,正所謂“天下無道,處士橫議”,在這些名嘴之外,我們也會不時聽到一些意氣驕橫、怪誕絕倫的議論,其中便不得不提到兩張著名的臭嘴:孔融與禰衡。
一
先說孔融。
西漢,董仲舒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基本國策之后,孔融便有著中國最大的來頭——他竟然是大圣先師孔夫子的二十世孫。對自己非比尋常的身世背景,孔融顯然也知之甚詳,少年時就曾巧加利用,借此成功地打入上流社交圈。
當時,南陽尹李膺喜歡在家里擺名人沙龍,對來客要求極為苛刻,曾特意關(guān)照守門人,“非世賢及通家子孫”一概不見。孔融前去求見時亮出了“李君通家子孫”的招牌,李大人揉了半天眼也沒看出眼前這個后生小子與自己有甚瓜葛??兹诤俸僖恍Γ溃骸跋染鬃优c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也。”他指的是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孔子造訪老子(李耳)一事,那真可算“累世通家”了,不僅李府,連在座眾位賓客都被他的捷才震倒,只有一位賓客說了句不太友好的話:“小時聰明,大未必佳,這種人我見得多了。”沒承想孔融立刻沖他頂上一句:“看得出來,先生小時候一定聰明無比。”
在19世紀的法國,一個青年想要在巴黎成名,最佳捷徑便是得到某位沙龍女主人的青睞,以便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的社交才華。在公元2世紀的中國,這一招也很管用,至少孔融的名聲就離不開這些賓客的叫好與捧場??兹谟兄鴱娏业男褂?,通常在座的賓客越多,他的舌根越為迅捷靈動,唾沫也越為上下翻飛。
口才其實也是一個廣闊的領(lǐng)域,它可以被細分為很多種。拿孔融來說,他也是有其長短的。他的口才用來混淆視聽、顛倒輿論、制造喝彩比什么嘴都厲害,但卻無助于義理的研討、學術(shù)的深化。他舌根上的智慧就像一個百米短跑選手,堅持不了多久,而他的思維一旦拉長,立刻就像拆散的毛線團,頭緒紛亂起來。
孔融還很有膽氣。15歲的時候,有個叫張儉的官員揭發(fā)了當權(quán)的宦官侯覽和他的家人所犯的惡行,卻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張儉本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朋友,危急之中他逃到孔家,此時碰巧孔褒外出,只有孔融一個小鬼當家。張儉見孔融還是個孩子,就沒有說明來意??兹诳吹綇垉€神情緊張、欲言又止,就對他說:“我哥雖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難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嗎?”聽了孔融的話,張儉心里踏實下來,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幾天后,找了個機會安全地逃走。
此事后來被人告發(fā),官府抓不到張儉,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來。不知是義薄云天還是天生奇膽,入獄后,孔融一直對著獄吏叫嚷:“不關(guān)我哥哥的事,張儉是我放走的,快快拿我是問!”他哥哥急了,也在‘邊叫道:“張儉是來找我的,和弟弟無關(guān)?!豹z吏沒轍兒了,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好如實上報,后來皇帝定了孔褒的罪,放了孔融。
出獄后的孔融,名聲立刻像不羈的野火,在中原四處彌漫。
聞名不如親見,親見勝過聞名。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只要孔融當堂一坐,別人要么乖乖地充當聽眾,要么傻傻地像聽堂會那樣在一邊叫好,鮮有敢與他正面舌戰(zhàn)的。16歲的孔融已是這樣,38歲時更是所向披靡:一根舌頭似毒蛇長長的引信,在眾人面前“嘶嘶”作響,不斷挑釁;奇談怪論則像“聯(lián)合牌”收割機,掠過聽眾汗水涔涔的額頭,毫不留情地把別人那點社交智慧碾了個粉碎。孔融當時得了一個雅號——“議主”,只可惜當時洛陽的太學已在兩次“黨錮之禍”中遭到重創(chuàng),后來連洛陽城都已殘破到無法居住的程度,值此亂世,孔融不可能覓得一個安靜的所在,讓大家整天只管喝酒聊天,欣慣他的“議主”風采。既然北而戰(zhàn)火頻仍,就到南邊過一把父母官的癮吧。
嚴格地講,孔融是一位不可救藥的個人主義者,他作秀的熱情充沛昂揚,至于如何關(guān)心百姓疾苦,如何成為識時務(wù)之俊杰,便不知縈懷了。在生靈涂炭、百廢待興之時,孔融為官一仃,甫一就職不尋思著如何恢復(fù)農(nóng)業(yè)、安撫百姓、治理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而是整天忙著修復(fù)城墻、開設(shè)學校,舉薦一些與他具有相似風格的儒士,仿佛天下已長治久安,從此不再有兵戈擾攘,當務(wù)之急乃是盡快開辟出一片承平氣象來。
孔融天性樂觀,腦子里盡盤算一些使自己顯得不同凡響的離奇念頭,而所有這些念頭都以“不切實際”為主要特點。他對活得異常艱難的百姓毫不系念,卻滿腦子想著所謂“示慘怛之愛,追文王之仁”。他為客死本地的外鄉(xiāng)游士準備上好的棺木,將他們一一入殮。同郡有個孝子名叫甄子然,在孔融到任之前即已不幸早天,為寄托自己的奇特哀思,他競?cè)圆粩嗟貫樗芭涫硲疑纭薄?/p>
想到孔融的死因之一乃是忤逆不孝,他對甄子然的態(tài)度只能從思維方式的一貫矛盾上去索解。依古代的道德觀念和法制思想,孔融確實有取死之由,罪名未見得都屬羅織而來。
孔融對當世知名的,以嚴謹見長的經(jīng)學大師鄭玄敬意無幾,偶爾還要奚落幾句,對死在司徒王允手下的東漢大學者蔡邕卻愁情滿懷到儀儀因為某人的模樣有點像蔡邕,喝酒時就要把他拉到身邊,為上天替蔡邕留下一個活面具而大發(fā)感慨。
即使在敵人大兵壓境,“流矢雨集”之時,孔融都能“憑幾安坐,讀書議論自若”。為了完成自己的歷史造型,他甚至還主動請纓,與武將們爭功,“大飲醇酒,躬自上馬”,儼然一副關(guān)云長溫酒斬華雄的英雄氣概。只可惜,馬上的孔融醉意朦朧,又不會什么醉拳、醉劍,結(jié)果只能倉促間將武夫的進取造型臨時改為詩人“仰天大笑出長安”式的昂然而退。
好在誰都知道孔融是圣人后代,誰也沒有真正對他肩膀上的腦袋感興趣,所以他總能不失體面地全身而退,扔下自己的百姓,從一個州郡竄到另一個州郡,反正照樣會有人請他繼續(xù)從事昏官生涯。像濟公一樣,孔融的腰間也總懸著一壺酒,以便在路上一顛一顛時也能擺弄出點風度來。濟顛和尚懸壺旨在濟世,孔融呢?
當然孔融也并不是害群之馬,這個不愿對社會負責任的圣人后代,事實上也只具備有限的危害社會的能力。給社會帶來真正動蕩和破壞的,是軍閥豪強們的勾當,如先后劫掠長安的董卓和李催、郭汜,如整天做著皇帝夢的袁術(shù)。
曹操偶爾也會派點活兒讓孔融干干,如為了安撫袁紹,使他暫時不致與自己為敵,他曾派孔融持天子節(jié)鉞,并虎責衛(wèi)士百人,將大將軍的印璽隆重地給袁紹送上??蓱z而又奇怪的孔融,離開袁府后曾在荀或面前對袁紹及其手下大加夸獎,仿佛這一趟旅行和袁紹套上了交情。誰知他仍然把袁紹得罪了,就在孔融回到許昌不久,一封袁紹致曹操的親筆信送到了曹操的案頭,袁紹不加掩飾地要求曹操把孔融殺了??兹谑窃趺窗言B給得罪的,怕是他自己
都不清楚。
無論給孔融多大地盤,他都無法自力更生,雖然他嘴硬,但命中注定只能在別人的統(tǒng)治下生存。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遷都許昌之后,孔融就一路朝都城方向走來,對被自己糟蹋掉的那‘片片土地全無愧色。在許昌,在曹操眼皮底下,孔融立刻過起了“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生活,從而使自己重新回到“臭嘴”的立場上來。借助曹操的強權(quán)、荀或的調(diào)度,在那樣一個亂世中,許昌還能享受臺風中心的平靜。這份平靜竟仿佛是特為孔融準備的,以便讓他騰出精力咳唾江山、辱罵世人。
一些極為忤逆不道的言論,開始從孔融的府第里傳出來了。其中有些言論,即使在社會輿論相對寬泛無序的今天都難以入耳?!案钢谧樱斢泻斡H?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fù)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這話其實也不新鮮,此前王充在《論衡·物勢》篇中已有所闡發(fā),但不及孔融銳利:“夫天地合氣,人偶自生也;猶夫婦合氣,子則自生也。夫婦合氣,非當時欲得生子,情欲動而合,合而生子矣?!睆恼Z氣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王充只不過想說明一個自然之理,孔融則非得借助激烈的反問句式,以起到顛倒人倫的作用。
對于奉行以孝治天下的中國,孔融的另一個見解更讓古人瞠目結(jié)舌。他鼓勵人們,在饑饉的年代,寧可將僅剩的一碗活命飯送給路人,而不是同樣奄奄一息的自己的親父。
似乎嫌自己一個人大放厥詞不過癮,孔融還鄭重其事地向當權(quán)者曹操,也向社會推舉了一位人才——禰衡。
二
禰衡非常年輕,只有24歲。他的天賦之高是毋庸置疑的,所謂“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儼然鶴立雞群。史載,禰衡“目所一見,輒誦于口,耳所暫聞,不忘于心”,博聞強記之能亦無人能及。他還精通音律,即興作鼓樂《漁陽》曲,“音節(jié)殊妙”,“淵淵有金石聲”,可以令“坐上賓客聽之,莫不慷慨”。
然而,禰衡天生是要罵盡世人的,和后世阮籍準備一副青白眼的處世態(tài)度不同,禰衡從不知世上有誰值得他青眼相加,所以一概報之以白眼。即使對人世間僅有的兩位知己——孔融和楊修,評價起來照樣瘋瘋癲癲、沒遮沒掩:將年長自己20歲的孔融稱為“大兒子”,將楊修稱為“小兒了”。世人一旦落入禰衡的嘴里,其結(jié)果比羊入虎口還要凄慘,他只要對你略略瞥上‘眼,就可以破口開罵了?!度龂萘x》中“禰正平裸衣罵曹”一回,對禰衡罵盡曹操手下作了詳細的描寫。但仔細對照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禰衡罵人很少是有道理的,僅僅因為別人長了個將軍肚,便罵人家是“屠沽兒輩”,可使“監(jiān)廚請客”,這并不能讓我們佩服他的口才。
禰衡罵人的特點是:首先,他不可能不罵人;其次,他從來不考慮給對方留點面子;第三,他也從來不給自己留有任何余地。罵人之于禰衡,就像毒品之于癮君子,乃是不可遏制的愛好和沖動,為此,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自己將承擔什么后果。拉攏一方,打擊一方,罵一些人,同時安撫另一些人,這些最基本的世故,禰衡全不知曉。
有一天,禰衡準備回荊州老家。想到平時飽受他的辱罵,送客們決意要對他進行報復(fù),禰衡到來,大家全體坐著不動。禰衡一見此景,立刻號啕大哭起來?!澳憧奘裁囱?”有人問?!白咴谝蝗盒惺呷庵g,我能不悲痛欲絕嗎?”禰衡答道。
史書上雖然沒有有關(guān)禰衡家世的點滴材料,但我可以判斷出他有明顯的人格分裂癥狀,他的反社會傾向與自戀態(tài)度幾乎都是一眼可見的。這樣的癥狀連弗洛伊德都無法醫(yī)治,在今天看來,瘋?cè)嗽菏嵌[衡的必然歸宿。史書上也有禰衡“發(fā)狂疾”的記載,其中一次孔融要求他去見一見曹操,禰衡因“狂疾不肯往”。但作史者似乎僅把“狂疾”視為禰衡偶爾的使性子,而沒有想到那可能也是病狀的反應(yīng)。
古斯塔夫·榮格說過:“很多在今天被看成精神病患者的人,在過去,他們往往能得到特殊的禮遇,他們反常的精神狀態(tài),恰恰被視為不同尋常的證明?!蹦眠@個觀點看禰衡,我們就不難理解,何以這個飛越了歷史瘋?cè)嗽旱奶臃冈谌龂鴷r代竟然頗有聲名,以至曹操雖然覺得殺他比殺一只老鼠還容易,卻竟然沒敢動手。
史載,曹操任命禰衡為鼓吏,本意是想寒磣他一下,沒想到禰衡竟然衣著不整地走進大廳。由于東漢宮廷禮儀對鼓吏的衣著有相當高的要求,禰衡這一身丐幫打扮無疑是對曹操的挑釁。禰衡之所以后來又答應(yīng)曹操的要求,換上鼓史的標準行頭,乃是為了實施下一步計劃:他當著眾人的面脫下身上的百衲衣,一絲不掛,然后再徐徐換上新的裝束。曹操無奈之下,只能自我解嘲道:“我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被禰衡這小子羞辱了一番?!?/p>
人格分裂的禰衡,顯然從來就沒覺得曹操有甚可怕之處。他后來干脆繼續(xù)穿上那身丐幫服,拄著一根打狗棒,一屁股坐在曹操的營帳外,對曹操破口大罵。每罵一倒,打狗棒就重重地朝地上戳一下。曹操即使有撐船之度量,這時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騰騰怒火。他喚來兩名虎賁衛(wèi)士,準備三匹良馬,禰衡就這樣被撂在馬上,被兩個武士一路挾持出境,作為禮物送給了荊州牧劉表。
在劉表高朋滿座的客廳里,禰衡享受了貴客待遇,但沒過幾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一面夸夸其談地贊美著劉表,不惜拿周文王加以比附,一面又對劉表手下眾人大肆嘲笑。劉表還算聰明,他明白曹操將這個活寶送給自己,本意正是為了借刀殺人,于是他便依法施為,同樣將禰衡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屯駐夏口的將軍黃祖。
黃祖開始也拿禰衡當寶貝賞玩,但當禰衡一如既往地嘲諷起他來時,殺人不眨眼的黃將軍,一怒之下像殺狗一樣把禰衡給宰掉了。
傳說禰衡曾作《鸚鵡賦》,內(nèi)有詩句云:“心懷歸而勿果,徒怨毒于一隅……托輕鄙之微命,委陋賤之薄軀?!比绱吮У奈脑~,是否真的出自憤世嫉俗的禰衡筆下,古人曾有過懷疑。事實上,驚人的張狂放蕩與同樣驚人的哀婉悱惻,大概也只有在人格分裂者的意識層里,才有可能得到統(tǒng)一。
三
禰衡死了,本著兔死孤悲的生命智慧,孔融應(yīng)該有所警惕,收斂些才對。雖然禰衡非直接死于曹操之手,但以孔融的智力,應(yīng)該能夠看出曹操與禰衡之死的間接關(guān)系。但事實上孔融沒有,與禰衡一樣,他同樣認為世界上最不值得‘怕的正是連皇帝見了都要瑟瑟發(fā)抖的曹丞相。政績上乏善可陳的孔融,指責起他人來可是言同犀利,大言無狀,誰也奈何不了他,而一旦較到實處,比拼統(tǒng)治才能,則誰都不會買他的賬。
種種跡象表明,晚年孔融最大的樂趣,就是和曹操抬杠。他也許不知道,曹操完全有殺他的借口,而且殺了他都能把責任堂而皇之地推給別人。當然,如果孔融知道這件事,他一定會自我膨脹地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曹操不殺他,乃是因為不敢,因為曹操怕他。
有件事讓孔融大為得意,并可以作為曹操怕他的證據(jù)。當年曹操將司徒楊彪投入大牢時,孔融不僅沒想到自己也有性命危險,反而對曹操威脅道:如果你繼續(xù)“橫殺無辜”,我孔融“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fù)朝矣”。聞聽此言,曹操還當真放了楊彪!
出于管理上的需要,也和糧食緊缺有關(guān),曹操于建安十二年下了道禁酒令。奉行“杯中酒不空”主義的孔融不高興了,在給曹操的一封題名為《難曹公表制酒禁書》的信中,他露骨地譏諷道:“暴君桀、紂皆以色亡國,你何不干脆把婚姻也禁了?!辈懿僖步o孔融回了一封信,原信雖已不可見,但從孔融復(fù)信中所謂“昨承訓答,陳二代之禍,及眾人之敗,以酒亡者,實如來誨”的語意中,可以看出曹操的回信頗具語重心長的風格,還不乏大量有說服力的例子。
然而,孔融是不可被說服的,他繼續(xù)尋找著向曹操發(fā)難的機會。
曹操北征烏丸時孔融便大加嘲諷,待曹操大軍攻下袁紹的老巢鄴城,時為虎賁中郎將的曹丕捷足先登,將袁紹兒子袁熙“顏色非凡”的妻子甄氏納入懷中后,孔融興致勃勃,再次給曹操寫信一封,說:“當年周武王伐商紂王時,曾將紂王寵妃妲己賜給周公?!辈懿匐m然從軍三十年,手不釋卷,但還是被孔融這一新鮮典故弄迷糊了,想到孔融讀書很多,便虛心請教??兹诰従彺鸬溃骸耙越穸戎?,想當然耳?!倍抛粋€不存在的史實用以挖苦他人,孔融在諷刺藝術(shù)上確實造詣不淺,曹操受到的捉弄委實不小。就這樣,孔融幾乎是以某種“視死如歸”的態(tài)度,將曾操的涵養(yǎng)逼向了極限。
建安十三年(2O8年)八月,隨著一道《宣示孔融罪狀令》的頒行,57歲的太中大夫孔融被押赴市曹,就地處決,其家族也慘遭株連。
禰衡的人格障礙已使他喪失了自我收斂的能力,同時他的生命態(tài)勢又極富攻擊性,注定他在任何一個君王面前都討不到活路??兹谀?我相信孔老夫子上天有靈,一定會氣得把天堂的地板跺穿。嗚呼!孔融與禰衡,這兩張三國時代最為著名的臭嘴,實在是當時兩個病情最為深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