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玉
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每一個活到70歲的人都會有35年時間在琢磨:“到底發(fā)生過什么?”
發(fā)生過的就是,數(shù)不清的日日夜夜、會議、上下班和其他不足掛齒的事情悄無聲息地溜走了。這些事情沒有給大腦留下持久的印象,或是被如此多類似的經(jīng)歷覆蓋了,因此難以回放出來。簡而言之,它們都被遺忘了。
這不見得是件壞事。神經(jīng)學家說,遺忘對大腦高效運轉(zhuǎn),學習、適應和回憶更有意義的事情至關重要。
紐約神經(jīng)一精神學家、記憶專家德維說,我們對記憶是如此重視,以至于遺忘一直受到人們的詛咒。但如果你不忘記,你就會回憶起生活中所有無關緊要的信息,從而將你淹沒在效率低下的海洋中。
這也是促使吉爾·普萊斯2000年聯(lián)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記憶專家的原因。正如她在去年夏季出版的圖書《不能遺忘的女人》中寫到的,普萊斯能夠回憶起14歲以來幾乎每一天的細節(jié),但她在精神上深受這些回憶的困擾和折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科學家調(diào)查了200多名自稱具有類似“自傳式”記憶的人,但迄今為止僅發(fā)現(xiàn)了3例。
不同凡響的重大事件,比如幾周前的歷史性大選,通常容易回憶起來,人們一般會將這些事件同許多相關事情保存在長期記憶中。
對普通重復性事件的記憶則需要努力喚起,科學家稱大腦看來設計了忘記那些無關緊要事件的程序。神經(jīng)影像研究顯示,是負責進行復雜思考和執(zhí)行策劃的大腦前置皮質(zhì)篩選并喚起了這樣的“同類”記憶。斯坦福大學記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去年指出,一個人忘掉的模糊記憶越多,其大腦皮質(zhì)回憶起具體一件事就越容易。該實驗室主任、心理學家安東尼·瓦格納對此概括道,遺忘會解放執(zhí)行其他任務的腦力。
事實上,遺忘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過程,盡管人們意識不到這點。人的大腦會不斷對信息進行評價、編輯和分類,一切都以極快的速度。德維說,你的大腦只接收了一小部分,而抹去了大部分不再需要的信息。
一天當中發(fā)生的多數(shù)事情都不會留下任何印象,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他地方上了。以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情形為例,瓦格納說,當我們一路開車走過時,會有一連串的許多事情停留在我們的視網(wǎng)膜上。但如果你腦子里還在想著自己要做的一件事,你就不會察覺這些東西,也不會記住它們。
他指出,人們會面臨這種經(jīng)常性認知阻礙,以至于他們常常不能注意到當時并非絕對必要的信息。
那么,有關那些你并不關注的活動的記憶會不會在你的大腦里儲存下來、就像無人值守的銀行監(jiān)控錄像一樣呢?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有很大爭議。一些專家相信,催眠能激發(fā)出被長期埋藏的關聯(lián)記憶。但所謂的被喚起的記憶也容易出現(xiàn)失真。
如果你想對過去的每一天保持更多記憶該怎么做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做記錄。每天記下一些想法和發(fā)生的事情,這不僅能留下實實在在的記錄,還能激勵你去思考。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神經(jīng)學家麥克高夫說,“你會思考它們?yōu)槭裁词怯幸饬x的,同時也留下了額外的記憶痕跡?!迸臄z照片并加上備注也能強化記憶。
但麥克高夫說,要記住,忘卻對人可能很有幫助。如果你過去常跟鮑勃約會,但現(xiàn)在你跟比爾結(jié)婚了,你希望自己能說:“我愛你,比爾?!彼?,能夠忘卻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