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用“威士忌的愛馬仕”這方法來形容大摩,實在俗氣。但似乎沒有更簡單的方法了。好吧!那么“全世界最昂貴的威士忌”,怎么樣?這個來自蘇格蘭高地,創(chuàng)立于1839年的大摩酒廠。目前仍保持著單一瓶威士忌酒拍賣價全世界最昂貴的紀錄。而且,喊價還在持續(xù)飆升著。
一款好威士忌,不能用喝的,要用嚼的。
要好像在嚼口香糖似地,在口中咀嚼它。那好醇好溫厚的酒體,與唾液混合后,會變成像一塊柔軟至極的牛奶軟糖,愈是嚼它,各種味道就不斷不斷地涌出來,奶油、香草、柑橘、巧克力,伴隨著一陣陣紅酒香,與一點點野莓果的氣味。
這是大摩(Dalmore)1973年單一純麥威士忌的滋味。
老酒稀有昂貴
不久前,臺北舉行第一屆“威士忌博覽會”,這瓶驚人的62年單一純麥威士忌也來展出。為什么那么貴?因為,這款酒采用了1868年、1878年、1922年、1926年與1939年,5個不同年份的威士忌去勾兌調(diào)和。然后,再一起置入西班牙著名Gonzales Byassru酒莊曾用來釀造頂級雪莉酒的雪莉桶內(nèi),進行最后潤飾,才終于成就全世界僅12瓶的“Dalmore 62”。
蘇格蘭威士忌規(guī)定,不同年份調(diào)和的酒款,命名時只能取最年輕酒的年份,但事實上此酒包含2款百年老酒。這些歷經(jīng)天災戰(zhàn)亂,看盡人間繁華,在橡木桶中安靜陳年的酒液,即使在百年老廠林立的蘇格蘭,也屬異常珍貴。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2002年此酒首度交易,即以破紀錄的價格成交;205年再破紀錄。另一方面,大摩酒窖里,究竟還庫藏有多少百年老酒?也變成威士忌界,許多人感興趣的謎般話題。
血統(tǒng)皇室淵源
大摩酒廠于1839年由蘇格蘭商人亞歷山大·曼森所創(chuàng)建,此人在鴉片戰(zhàn)爭后接手其叔叔的香港怡和洋行,專做鴉片和茶葉生意,累積大量財富。1886年,克蘭·麥肯滋家族接手大摩,酒廠有了全新變化。最重要的,就是酒標上那擁有12只利角的公鹿頭勛章。
這個勛章,可追溯到公元1263年,麥肯滋的祖先以一支箭解救了被公鹿攻擊的蘇格蘭王亞歷山大三世。為了表示感謝,亞歷山大三世把他佩戴的鹿頭臂章,頒給麥肯滋家族,世代擁有。因此,當麥肯滋家族開始經(jīng)營酒廠,也就把這個榮譽作為品牌的象征。
而除了歷史,大摩在制酒方面也有其獨到之處。其酒廠有4組8座蒸餾器,尺寸形狀不一,能分別蒸餾出特質(zhì)不同,風味更明顯的原酒,其中一組更是從1874年一直使用至今。另外,大摩最被酒迷們稱道的,則是在“橡木桶”這道手續(xù)上的要求,其程度、簡直可以用費盡心機來形容。
酒液升華蛻變
威士忌,是大麥或谷物經(jīng)發(fā)酵蒸餾出透明原酒后,再藏進橡木桶經(jīng)至少3年熟成,才能釀出有如琥珀般的汁液。威士忌的風味,除了來自原酒本身力道,更多風味都是由橡木桶所賦予的。
大摩的“1263亞歷山大紀念款”最能說明在橡木桶熟成手續(xù)上的費盡心機。這款由首席調(diào)酒師理查德·帕特森所調(diào)制的酒款,原酒先在波本酒桶中進行陳年,而后分別換至卡本內(nèi)蘇維翁葡萄酒桶、馬德拉酒桶、雪莉酒桶、馬札拉酒桶與波特酒桶進行潤飾,最后再依不同比例勾兌而成。這款酒,放進口中咀嚼,各種不同風味簡直是鋪天蓋地而來,連獲國際烈酒競賽金牌。當然也有酒評家認為,此酒風味太過花俏,醇厚稍嫌不足。不過,大摩近年來連炒話題奢華酒款,把自己帶向最頂級威士忌品牌的野心與效果,已十分顯著。
威士忌容易保存,不像葡萄酒要小心呵護,開瓶后也無需馬上喝完。純飲或調(diào)入一點水(好酒千萬別加冰塊,暴殄天物),啜一小口,在口中咀嚼15秒以上,體會嘴里爆炸開來的千百般滋味。難怪,有愈來愈多酒迷,含葡萄酒加入威士忌行列。品威士忌,簡單多了。
海外星云 200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