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魁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笔獠恢瑯佑幸环N“惡”與生俱來,它更多地表現(xiàn)為欲望。如若給欲望一個支點,人生便勢如滑梯,瞬間一落千丈。
欲望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慢慢演化成貪欲,足以毀滅人生。
再美好的事物,一旦變質(zhì)、腐爛,便逃不脫毀滅的結(jié)局。同理,如果人性中的欲望一旦被“點化”,即便是無心之舉無意之行,往往會小惡成大惡,大惡蝕德,為人生涂上敗筆。
人性已然殘缺,不如索性丟個徹底。我們這樣想。所以,潛滋暗長的欲望一旦發(fā)現(xiàn)機會,便開始膨脹,終至肆無忌憚。
給貪欲一個機會,人毀滅的便不僅僅是自身,禍之所及,是可以想見的連坐者。
當我們隨手掐斷一棵草,也許接下去被毀滅的便是無數(shù)棵高大挺拔的樹木;當我們建立第一座城市,發(fā)動第一臺機器,人性中懶惰貪圖安逸的欲望便趁機爆發(fā)了。于是,城市吞噬鄉(xiāng)村,機器轟鳴聲充斥著人造的多維空間。
當欲望不斷被滿足,人的貪欲便成了無底洞,無法填滿。等到生活被利益,被權(quán)欲,被奢華占據(jù),世界充斥著爾虞我詐的時候,我們才發(fā)覺自己已跌入欲望的深淵。
因此,要切記隨時熄滅欲望的火焰,以免點燃毀滅的導火索。
人的心底的確有兩扇窗,打開邪惡的一扇,心便被欲望占據(jù),彼時想使人性向善已難上加難。向惡容易向善難,勿忘欲望的盡頭是萬丈深淵下靈魂備受煎熬的漫漫長夜。
(指導教師 楊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