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容教學法(CBI)融英語學習與專業(yè)學習于一體,為英語學習提供了一個切實的語境,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為高職專業(yè)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指明了一條新路。文章分析了CBI的理論及其特征,并將其運用于文秘英語教學,提出了課程整體設計方案,并指出了實際操作意義。
關鍵詞:CBI;高職教育;文秘英語教學
CBI的理論基礎與特征
基于專業(yè)內容的外語教學,即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用目的語言講授某一領域的學科知識,從而確保學生既可以習得目的語言,又可以掌握學科知識的教學。它實際上是一種在交際語言教學原則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交際教學路徑。CBI理念是在探索一種可以彌補學生語言能力和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之間差異的有效方法中產生的。它與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方法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它認為目標語言的能力是通過把教學的重點從學習語言本身轉移到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的。
CBI理念具有四個主要特征。其一,以學科知識為核心。CBI教學理念的根本原則是圍繞學科知識開展教學,而不是圍繞語言的形式、功能、情境或語言技能。學生的交際能力是在學習一些具體的學科過程中獲得的。其二,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學習活動主要是注重理解和傳遞有意義的信息以及用真實目的語言完成實際生活中的任務。其三,學習新信息。學生應該在母語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使用外語進行學習和評價新信息。其四,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教學中的話題、學科知識、語言材料以及所組織的學習活動應符合學生的語言程度、認知和情感需要,并適合他們將來的職業(yè)需求和個人興趣。
CBI模式下的文秘英語課程設計
(一)文秘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文秘英語是高職高專院校文秘專業(yè)學生從事涉外秘書工作的必修課程,它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后對文秘專業(yè)知識的拓展,是綜合英語的后續(xù)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學習,使學生的聽說能力有較快的提高,并在涉外交際活動中能夠較自如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積累一些必備的有關禮儀、文化背景、宗教等方面的常識;提高綜合寫作能力,以便適應今后的文秘工作,尤其是涉外文秘工作。
在高職開設CBI課程不僅僅是業(yè)界專家的呼聲,也是社會的要求、學生的需要,更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從學生就業(yè)來看,懂專業(yè)并具備相當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是就業(yè)市場的寵兒。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外語能力的評估更趨理性化,已不再簡單地看重大學英語等級證書,而是根據(jù)企業(yè)對崗位的英語要求進行口試或筆試。文秘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在特定的秘書職業(yè)范圍內運用英語的能力。CBI課程將英語語言知識與專業(yè)知識完整融合起來,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的工具性,本質上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實際。
(二)文秘英語課程整體設計實例
專業(yè)教學目標(1)英語實用能力。閱讀和翻譯辦公室常見的涉外英語文章,包括專業(yè)技術性文章及涉外實用性文章,前者如秘書行為、崗位設計及管理、人員和組織管理、產品開發(fā)等,后者如個人履歷表、員工評估表、會展調查、預約安排、會議議程等;撰寫工作中常見的涉外文書,如信函、告示、備忘錄、公司簡介、講話稿、建議書、歡迎辭及告別辭等;進行辦公室常見涉外英語的口語交際,如接待來訪、接聽電話、信息交流、活動安排、口頭報告等。(2)文秘專業(yè)知識與能力。了解并掌握文秘人員的基本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正確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如接打電話、計劃安排、約會安排、旅行安排、印章管理、督察與信訪工作等;掌握會議的預算與成本控制,處理好會議中的管理、服務及信息工作;進行有效的書面溝通,撰寫事務文書及商務文書。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目標選擇有效的個人學習途徑,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查找與目標主題相關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和洞悉數(shù)據(jù)的能力;對不同的材料或信息進行辨別、歸類和組織的能力;在工作環(huán)境和社交環(huán)境中結合學到的知識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材料英語教師與專業(yè)教師組成團隊,共同開展對文秘工作中真實語篇運用特點的研究,并以此為基礎編寫教材。內容要求難易適當,圖文聲像并茂。資料來源可以是網(wǎng)絡、國外職業(yè)院校的教材、報紙、雜志、歐美教學聲像制品等。
課程內容設計參見表1。
教學法以啟發(fā)為主,運用圖片、標題、過程實錄錄像回放等方式介紹文秘專業(yè)知識。從學生的期望與學習動機
兩方面入手,充分發(fā)掘學生原有知識結構中的相關語言和內容信息,提升學習動力;教學活動盡量模擬辦公室實務,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來做事”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師生之間進行多角色互動;實踐教學(1~2周)直接在公司進行,材料由企業(yè)提供,與業(yè)務相關;教學活動的每一步驟都不能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安排學生在多媒體教室、圖書館、宿舍自覺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小型研究課題等。
評估評估從英語學習和專業(yè)內容兩個方面進行。筆試:基礎知識傳授結束后,學生參加考試,目的是評估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和能力,同時了解教學材料及活動的適合性與有效性。要求試卷用英語作答??谠嚕簩W生由3~5人組成小組,就特定的專業(yè)交際任務對其進行考查,目的是評估學生運用專業(yè)知識合作、交流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谠囈惨笥糜⒄Z進行。實踐能力測試:根據(jù)學生在實訓周的表現(xiàn),由企業(yè)輔導教師給出評定;企業(yè)專家、專業(yè)教師與英語教師組成的團隊共同負責評估;課程結束后,讓學生填寫問卷,了解教學目標、材料、活動等的合理性以及他們對CBI教學模式的看法及改進建議。
CBI在實際操作中的意義
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CBI理念指導下的文秘英語課程是根據(jù)學科內容,而不是根據(jù)目標語言的形式、功能、情景或語言技能來組織安排的。學生的交際能力是在學習具體的秘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這樣就消除了大多數(shù)文秘英語教學人為地將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分離開來的現(xiàn)象,無疑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促進教師的全面發(fā)展學科教學相對孤立,各學科教師的知識面相對狹窄,而如今提倡教師的全面發(fā)展,引入CBI理念后,英語教師不僅要精通語言知識,還需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將語言和內容融會貫通。
符合學科融合的新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科融合的理念,提倡各學科教學改變過去各自為政、互不干涉的狀況,重視學科知識間的交叉、互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全方位的人才,而CBI的推行恰好順應了這一潮流。
參考文獻:
[1]Dupuy B.content-Based:Instruction: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s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 (33/2).
[2]Krueger M &Ryan F (eds).Language and Content:Discipline and Content-Based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udy[M].Lexington,MA:DC Heath,1993.
[3]Leaver B &Stryker S.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2/3).
作者簡介:
胡信華(1977—),女,湖北荊州人,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本欄責任編輯:洪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