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應該把尊重學生做為檢驗師德的試金石,尊重學生的人格、認知、情感、需求、愛好、以及創(chuàng)造,為完善自我,提高教育質量做出不懈的努力。
[關鍵詞] 尊重學生;人格;認知;情感;需求;創(chuàng)造
[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1-1270(2009)1-0033-01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痹鯓幼屪约旱恼n堂吸引學生,讓自己的教學積極有效?數(shù)年的實踐告訴我,屢試屢爽的尚方寶劍是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初中生大多在12歲-16歲之間,剛剛從小學階段的全面呵護開始走向獨立,思想的懵懂,自我意識的逐漸發(fā)展,獨立意識的增強,這一切使得初中階段成為學生思想發(fā)展的一個特殊階段,渴望獨立又無法獨立的初中生渴望得到別人 尤其是他們所崇拜的老師的理解和尊重。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
尊重學生要以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為前提,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每一個學生不論他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應該受到尊重。一位教育家說:“教師與學生的臉是對立的,但感情不能對立?!鄙险n時,一聲親切的問候,“同學們,早上好”,充滿真誠的一個深鞠躬;下課時一句輕輕的關切,“孩子們辛苦了”“路上小心”;節(jié)假日一句真誠的祝福,“中秋節(jié)快樂”;氣候突變時,自然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學生生病,你上去輕輕關心幾句,“身體好些了嗎?”。常說“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學生是不會忘記你的。
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僅體現(xiàn)在關心學生的心靈感受,同時在課上和班級管理上,也要發(fā)揚民主作風,不把自己的話當金科玉律,心平氣和的對待持不同意見的學生,并勇于承認自己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另外批評學生的錯誤和缺點時,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寬容的給其一個為自己辯解的機會。即使是所謂“差生”,也應該相信他們不是天生就 無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開發(fā)之人”。陶行知曾經告誡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陛p易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意味著扼殺人才; 漫不經心的冷眼和譏笑,無異于奪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安钌备M玫嚼蠋煹淖鹬囟皇菦]完沒了的批評指責,當他們有了進步,那怕是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此刻的他們是多么希望獲得老師的認可和尊重。
二、尊重學生的認知
心理學家威廉 · 杰姆士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由此可見,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因此,教師在課堂中的任何情況下都應該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學習者"的身份與學生相處。學生知識的不足,閱歷的膚淺常常導致他們的認識有很大的不足和偏見,對此教師不要對學生批評訓斥甚至嘲笑,從而造成課堂氣氛緊張而降低教學效率。有關實驗表明,年級越高、年齡越大,受到批評訓斥后,學習效果就越差,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有經驗、有成就的教師在課堂上始終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讓學生回答問題時總是說“ΧΧΧ,這個問題請你回答?!被卮鸾Y束后,再說一聲“請坐下”。一個“請”字,就能“請”出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請”出效率來。人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我們教師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中多發(fā)現(xiàn)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贊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也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tài)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錯的內容,教師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并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贊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以利再學。學生答題正確了,教師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樣”等語言予以贊賞。
三、尊重學生的情感
學生的情感、情緒有時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但對于學生卻是合理的。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感受本來就和大人不同,我們不能違背客觀規(guī)律地強求學生和我們成年人想的一樣。做教師,就是要難在變換角色,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深入學生的內心,走進學生的心靈,摸到學生情感變化的脈搏。
四、尊重學生的需求
學生的需求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學習上需要你的輔導,和同學發(fā)生矛盾希望你幫助解決,他的努力希望老師能夠看到,特別是他的進步需要得到老師的表揚……有很多時候,學習吃力的學生由于害怕老師而不敢問問題。我們應該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沒有顧忌地提出問題。
五、尊重學生的愛好
據說,諾貝爾獲得者都是有自己的特殊愛好的,一個學生有正當?shù)膼酆檬窃俸貌贿^的事情。作為教師,無論學生有哪方面的愛好,只要是正當?shù)奈覀兌紤摴膭睢N覀兿M總€學生都有他的愛好,我們的目的并不在于他長大一定從事這個行當,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對某一件事專注的精神,一種有所追求的思想,一種想做并能做好事情的信念,一種能從愛好中尋求生活樂趣的習慣。這對學生的一生都是有好處的。
六、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思維是學生最富生命力的思想火花,怎樣才能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呢?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和逆向思維,鼓勵學生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和突發(fā)奇想,少對學生說“別”、“不要”,要欣賞學生的“淘氣”,不要把“聽話”作為優(yōu)點來強化。很多心理學專家都指出,創(chuàng)造型的學生一般說來是不順從、不馴服。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鼓勵學生能夠提出與我們看法不同的意見。
總之,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學生最容易親近的人,是塑造學生心靈的工程師。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應嚴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 ,走出心理誤區(qū),力爭自我超越。嫌棄和斥責,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引發(fā)逆反情緒和對 抗行為,也暴露出教師的偏狹和無能。教師應該把尊重學生做為檢驗師德的試金石,為完善自我,提高教育質量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簡介】 陳建霞 江蘇如皋市二案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