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莉
[提要]本文論述了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意義,并就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對策突出了自己的見解,以促進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
[關鍵詞]導讀工作;圖書館;對策
導讀工作是高校圖書館特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導讀,就是幫助讀者確定閱讀范圍和閱讀對象,向讀者提供所探討問題的有關圖書和目錄,為讀者提供學術界或專家對讀者所關心問題的評價,幫助讀者在借閱領域少走彎路等。有效的導讀活動,可以給讀者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則會為讀者增添麻煩。導讀活動的好壞,關系到讀者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圖書館的生存和發(fā)展。
一、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意義
1導讀工作是高校圖書館深化讀者服務的需要
高校圖書館有著和其他類型圖書館不同的性質、特點和任務。高校圖書館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前提,就是適應高等學校培養(yǎng)高級專業(yè)人才和進行科學研究的雙重任務的需要,承擔著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信息的任務。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既有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和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的科研人員,還有正在學習知識的大學生、研究生,他們是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才。對于這樣的讀者,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和導讀工作,不能總是那些可有可無的低水平活動,必須深入到教學和科研中去,做一些真正有助于他們的工作。
2信息爆炸迫切要求高校圖書館有高質量的導讀服務
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資源數量龐大,形式多樣,但又良莠不齊,變動頻繁,缺乏組織,較為混亂無序。大量的、重復的、無用的、有害的垃圾信息充斥其上。面對繁多的網上信息,讀者常感到無所適從,這時,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網絡導航員”,能對網上的信息給予正確的評估和選擇,系統(tǒng)介紹網絡搜索工具,介紹優(yōu)秀網站,有重點地系統(tǒng)地介紹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從這個角度上看,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的地位和作用將會更為重要。因而導讀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了。
3導讀工作是圖書館有特色的深層次服務
未來圖書館強調文獻的傳遞,而不是貯存,人們將根據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而不是其所擁有的財產來評價它們。因此,注重讀者、注重服務、追求服務效益將是做好導讀工作的目標,也是圖書館在21世紀的立身之本和競爭之道。處在網絡環(huán)境和知識經濟時代,用戶的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都很快,時間也很寶貴。讀者進入圖書館的任何一個部門都希望能快、準、全地查找到所需信息。每個圖書館都擁有一批業(yè)務水平高、經驗豐富的導讀館員,他們對館藏文獻了如指掌,掌握網上信息的搜索技術,能對讀者閱讀進行及時、必要的指導,并且能為讀者提供他們所關心問題的進展,幫助讀者在借閱活動中少走彎路。這是所有的網吧、書店等場所都無法具備的優(yōu)勢。因此,導讀工作是圖書館有特色的深層次服務。
二、做好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對策
1了解讀者需求的特點和規(guī)律
要做好圖書館的導讀工作,必須經常進行用戶調研工作。用戶調研的目的是了解各類型讀者需求特點和需求規(guī)律,從用戶的角度,對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和教育做出客觀的評價,以便改進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水平。在新世紀,網絡導航成為圖書館導讀工作的重要內容。為用戶導航,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開展不同內容和形式的導讀。在高校圖書館,導讀工作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教師和科研人員,他們需要圖書館在閱讀目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方法上予以指導和幫助。在我國高等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時期,要幫助學生改變原來的以教師、課堂、教材為中心,以看教材、背筆記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方式,教他們學會利用圖書館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就要學會選擇文獻的方法,掌握查找資料以及整理文獻資料信息的技能;學會科學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鍛煉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專業(yè)研究、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同時,根據教師與科研人員的科研情況,導讀工作可采取主動上門服務,參與科研,不斷與科研人員溝通,了解他們的情報信息需求以及對服務方式的要求。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采集并提供所需情報信息,使他們了解最新的相關學科動態(tài),盡可能從靜態(tài)的服務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把眼光從原來的方位掃射到展覽會、交易會、座談會、發(fā)布會、研討會、交流會以及各種動態(tài)的情報源中。圖書館的導讀工作要積極參加到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中去,成為學校各個方面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導讀工作的人員保障
傳統(tǒng)的導讀服務工作,僅限于開設文獻檢索課,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利用館藏信息資源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主動吸引讀者的閱讀行為。但是,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館藏電子出版物數量的不斷增加,互聯(lián)網上的信息資源越來越多,圖書館也由傳統(tǒng)的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過渡,對導讀館員的要求也更高了。在現(xiàn)代圖書館中,導讀館員起著“信息導航員”的作用,是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因此,一支受過高等專業(yè)教育,有極好的職業(yè)道德,具有廣博的知識,精通業(yè)務,熟悉館藏,懂外語,掌握文獻檢索方法,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信息具有敏銳反應能力的工作人員是做好導讀服務工作的重要保障。
3導讀資源的收集
導讀資源的收集是導讀工作的基礎。導讀資源的收集不僅要注重圖書、報刊等原始導讀資源,同時還要注意收集各種已有的導讀成果,比如導讀報刊、導讀書目、推薦書目以及出版社、書店等相關圖書行業(yè)的導讀活動信息,并加強與它們的聯(lián)系與合作。只有如此,導讀工作才能在已有導讀成果的基礎上有所提升。而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在收集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各種網絡檢索工具的特點與優(yōu)勢,提高數字型導讀資源收集的效率。導讀資源的收集,首先要確定導讀主題,以此為標準,以“查全”為目的。導讀主題的確定,要與數字圖書館的服務特色和服務宗旨相結合,而不能被傳統(tǒng)圖書館的館藏與讀者群所局限,要樹立為廣大讀者服務的大導讀觀。同時,要強調時效性,導讀工作要有超前意識,及時關注書業(yè)動態(tài)信息。導讀資源的收集要做到全面性與時效性的統(tǒng)一。
4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
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網絡技術,發(fā)揮圖書館的文獻信息組織特長,開發(fā)因特網信息資源,提供深層次的便捷服務。在圖書館網頁上將因特網的各種信息資源或按學科,或按專題、專業(yè)進行分類、篩選、歸納和整理,并進行標引和組織,在每個條目下注明信息資源的形成、內容和存取特征,設置按學科、專業(yè)、專題組織的各種信息資源引導系統(tǒng),適時組織開發(fā)相關的信息搜索引擎,然后和網絡導航按鈕進行鏈接或超鏈接,使讀者瀏覽網頁便能清楚地了解因特網信息資源的類型和作用,同時能夠快速地進行訪問和查詢。同樣,圖書館通過現(xiàn)代的檢索手段提供諸如相關的科技發(fā)展狀況和動態(tài)等知識信息,并及時將這些知識信息傳遞給有關人員,使他們創(chuàng)造出社會所急需而又適用的知識產品。
5導讀效果的傳布
要提高導讀成果的利用效率,就要針對不同的讀者采取相應的信息傳播方式。比如針對特定讀者和核心讀者可采取電子期刊和電子郵件的方式,將導讀成果主動傳遞到讀者手中,為讀者提供學術動態(tài)和學術情報。借助導讀活動,幫助科研人員和教育工作者迅速確定閱讀目標導讀活動,可以提高館藏利用率。在服務形式中,通過E-mail和用戶建立的及時通信已十分普遍,且很受歡迎。同時,也可將導讀成果放于圖書館網頁或通過期刊、錄像的方式提供給廣大讀者,做到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導讀成果的利用效率。另外,網上論壇和網上聊天的方式也頗受廣大讀者青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及時、充分地交流心得,營造讀書求知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