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華
關鍵詞:淺談;教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主動的學習,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提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如何正確認識和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zhàn),本文擬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認識和做法。
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是教學活動的客觀要求。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是相輔相成的。
新課程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以生為本、倡導師生平等的合作探究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方式去面對學生,面對課堂,注重語文課堂教學藝術,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啟發(fā)、引導學生自覺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真切的感受語文學科獨特的豐富內(nèi)涵和人文精神。
一、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是教學活動的客觀要求
課堂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教師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唱中學,在做中學。
1、激情導入,引發(fā)學生參與動機
語文教學是通過學習材料作為媒介來進行的,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學習材料產(chǎn)生興趣,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激起學生心靈與情感的共鳴,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我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時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愿意聽老師給大家朗誦一首詩嗎?”學生頓時興趣倍增,當我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教育與孩子》時,學生在我的感召下,也大聲朗讀起來,“敵視伴隨著孩子,他學會爭斗;嘲弄伴隨著孩子,他羞愧靦腆;鼓勵伴隨著孩子,他信心倍增…”一首動情的詩歌朗誦拉開了新課的序幕。
2、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的思維有時會偏離正常軌道,這時老師的主導作用就凸顯出來,及時啟發(fā)引導,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如教學《金色的魚鉤》一課時,我提出問題:老班長有沒有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有的學生認為老班長沒有完成任務,因為還沒有走出草地他就犧牲了;有的則認為老班長完成了任務…正當學生爭論不休、不能達成一致的理解時,我提出:“老班長在臨死前說自己沒有完成黨交給的任務,事實上這樣的嗎?”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再讀書、再思考、再討論、再深入理解,終于明白了:老班長非常出色的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盡管他為之獻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覺得不夠好,足可見他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
3、創(chuàng)造空間,保證學生參與的機會
學生是具有鮮明個性、生動活潑、充滿活力與創(chuàng)新的個體,教師應該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會成功的喜悅,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突出學生主體,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建構(gòu)主義認為:只有當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gòu)者,他才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
1、發(fā)揮學生潛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是要通過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自己當成學習活動的主人進行學習,多給學生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如上完《田忌賽馬》一文后,我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在編演的過程中,學生都非常積極主動,變成了“主角",教師則成了“配角”。
2、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民主和諧學習氛圍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只有在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壓力,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討問題,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
3、把學生與學習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源泉。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擴大實踐、思考的空間,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促進思考和理解理性的知識。如《桂林山水》一課描寫的是“南國風光”,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的漓江水、神奇的桂林山,教學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帶著自豪感、包含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動著。
三、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是相輔相成的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密不可分的,不能孰輕孰重。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好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會于無形中顯現(xiàn)出來,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綜合素質(zhì)都會得到較大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在貫徹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時,絕不能忽視甚至降低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反,還應該加強。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啟發(fā)、引導、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fā)展。
總之,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學到知識,獲得能力,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學生的“學”是核心,只有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才能得到提高,也只有保證了教師主導作用,學生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撇開教師主導作用談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的,反之亦然。只有把二者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才能使教學取得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