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瑤
編輯導(dǎo)語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俄羅斯民族的古老童話,叫《十二個月》:風雪交加的夜里,大妞被繼母趕出家門為女王尋找草莓。幸運的大妞遇到了時光老人和他的兒子們——代表著十二個月的十二兄弟,在他們的幫助下,寒泉、臘月里,大妞找到了為她帶來了希望與愛情的黑草莓。當我長大,我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幫自己,他化成了另一種方式——鼓足勇氣拼一拼,就是另一番人生境界。
何謂勇氣?勇,勇敢;氣,士氣。何謂奇跡?奇,奇妙;跡,事件。電光火石的瞬間,勇氣與奇跡相遇了!
我能否穿越千年的風塵與你掬月共醉?屈原,唱著這支不朽的歌,踏歌而來。勇氣在他身上,被完美地演繹成了亂世中的堅定,不知他在投身汩羅江時的那一刻,心中是否還滿載著勇氣,只因他不肯放棄主見,不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家走向覆滅,于是便化為那滔滔江水中的一分子,于水底靜靜觀賞著天光云影,日落月升。有人會說,屈原那不是勇氣,而是一時的莽撞,但有誰能說他未曾創(chuàng)造一個劃時代的奇跡?當賽龍舟的槳聲響起,當煮z粽子的香味飄來,當數(shù)以億計的莘莘學(xué)子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訓(xùn)誡中苦讀,可以說,屈子的精神已融入到這個民族的血脈之中,13億的華夏子孫為他千年前的勇氣、為他創(chuàng)造的奇跡而喝彩。試想,他當年服從昏君又會如何?
我能否踏過漫天的云霞與你攜手共舞?濟慈,這顆文學(xué)界永不隕落的明星,英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勇氣在他身上,則是孤獨中的才情。他一生僅以一首《夜鶯頌》聞名于世,生前并不富有,且體弱多病,卻在孤獨中奮筆疾書,最終完成了不朽名作《夜鶯頌》。在完成它的第二年,年輕的詩人便在寂寞中魂歸天堂。在孤獨中堅守信念,是勇氣;在孤獨中完成的《夜鶯頌》更是奇跡。徐志摩曾說過:“夜鶯的歌聲同《夜鶯頌》一樣,同是宇宙間不可理解的奇跡。”聽,濟慈在歌唱——“曾經(jīng)有多少次,我在黑暗中傾聽,我?guī)缀鯋凵狭诉@靜謐的死亡”!是啊,生命不止,奮斗不息。
項羽。說到你的離去,不知有多少人唏噓感嘆。當虞姬揮劍。于你的生命綻放出一縷百轉(zhuǎn)千回的悵惘,于是你策馬揚鞭,黯然而去,血濺烏江,唱絕千古悲歌——“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難道“氣拔山兮力蓋世”的你真的沒有勇氣去再現(xiàn)奇跡嗎?
這3人,書寫著同樣的詩篇。無論是亂世中的堅忍,孤獨中的自守,還是烏江邊的再不回首,都昭示著這樣一個真理:有勇氣才會有奇跡。
何謂勇氣?是鷹擊長空的壯麗,是魚翔淺底的自信;
何謂奇跡?是神話一般的點石成金!
責編: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