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亦丞
編者的話遼寧省鞍山市陳宗澤、河北省廊坊市許延廷等同志來信問,應該怎樣理解食品色素?是否所有帶顏色的食品,包括水果蔬菜等都屬于帶色素食品?這些色素對人體是否有害?帶色素的食品還是不是健康食品?請看業(yè)內專家為我們解釋疑惑。
所有帶顏色的食品當然都屬于帶色素食品,區(qū)別就在于有的是來自天然植物的天然色素,有的則是人為加入的以食品著色為目的的食用色素,屬于食品添加劑。
色香味是食品的重要品質特征,賞心悅目的色彩對刺激感官、增進食欲有一定作用。很多包括水果蔬菜在內的天然食品,雖具有鮮艷的顏色,但在加工處理過程中容易褪色或變色。為了改善食品的色彩性狀,在食品加工生產過程中便需要使用食用色素進行調色或著色。
我國批準可在食品中使用的食用色素,分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兩大類51種,其中包括紅曲紅、葉綠素等天然色素39種和胭脂紅、檸檬黃等化學合成色素12種。
天然色素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一般在提取過程中不使用有害物質,所以都比較安全。但天然色素卻有致命的缺點,就是不耐熱、不耐氧化,色彩很不穩(wěn)定,需要使用量較大,因此在食品工業(yè)中使用并不廣泛。經國家批準的化學合成的食用色素,其使用量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只要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使用,對人體就是安全無害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食品制造商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濫用色素,或非法使用未經批準的有毒工業(yè)合成顏料,如在辣椒醬、咸鴨蛋中使用蘇丹黃或蘇丹紅,則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屬于嚴格禁止和嚴厲打擊之列。
食用色素和其他食品添加劑一樣,是食品生產工藝中所必需的。因受濫用色素不法行為的影響,而將正常使用的食用色素看得一無是處,甚至認為凡是有色素的食品都是不健康食品,顯然是一種誤解。
色深、艷麗的食物
有益健康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營養(yǎng)系副主任蔡美琴教授:一般來說,顏色越深、越艷麗的天然食物,越富含花青素和多酚類抗氧化成分,能幫助人體對抗自由基,延緩衰老。所以我們在選擇健康飲食時,不妨“好色”一點,將“以色取物”作為選擇食物最簡單的判斷標準。比如同樣是菜花,西蘭花比白菜花更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葉酸等;鮮紅的西紅柿比淡紅的西紅柿更富含番茄紅素;紫茄子比綠茄子、紫葡萄比淺綠葡萄、紅櫻桃比黃櫻桃更有益健康。不僅蔬菜水果如此,糧食也一樣:黑豆的益處勝過黃豆,黑米、紅米勝過白米,黑芝麻營養(yǎng)遠超白芝麻,等等。
與天然的植物色素不同的是,化學合成的色素在給人們帶來感官享受的同時,并不能帶來健康方面的益處。
閱讀提示:更多的有關食品顏色與健康的報道,見本刊“保健新知”欄目2008年第12期《紅皮果蔬能抑癌》、2006年第2期《紅皮瓜果蔬菜可防治乳腺癌》和2003年第4期《紅色食品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