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委婉表達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在眾多民族的語言中,從超自然的鬼神到現(xiàn)實生活的生老病死以及性行為、性器官包括與性愛生理有關的各種事物往往都是含蓄委婉的表達。無論是在口頭上還是書面上,人們都創(chuàng)造和運用各種各樣的“委曲含蓄的話”或“旁的話”來表達“犯忌觸諱”的事物,以達到委婉表達的目的。這其中最常見的是人們利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造的表示委婉的詞語,這些委婉詞語與被替代的“犯忌觸諱”詞語之間形成了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它們已被人們理解和接受并被收入到委婉語辭典中;同時人們還充分利用各種言語表達形式,采用各種“委曲含蓄的話”來委婉表達語意,并取得了較為鮮明突出的言語效果。
文學作品中對“犯忌觸諱”的事物更是經(jīng)常會采用多種手段來委婉表達,這些委婉表達手段大多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模式。它們的共同特征是以語境為依托、以暗示為手段、以聯(lián)想為路徑,通過語言符號所表達內容由此到彼的轉換,從而實現(xiàn)語義的委婉表達。下面筆者就文學作品中幾種常見的委婉表達模式及表達效果作以解析。
一、引彼聯(lián)此。這種模式是說話人通過敘說與本意相關的人、事、物等,含蓄曲折地把本意表達出來,聽話人利用聯(lián)想、想象等獲得說話人話語的真正寓意。根據(jù)說話人所引用的“彼”的不同,這種方式又可分為以下三小類。
(一)引人聯(lián)意。就是假借敘說與本意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人及其言行,引發(fā)出說話人的本意,從而把語義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例如:
(1)有一個80歲的老翁娶了一位年輕的太太,后來這位年輕的太太竟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孩子,老翁滿腹疑問去請教一位猶太傳教士,“像我這樣的情況可能嗎?” 傳教士笑了笑說“我給您講個故事吧:從前有個人撐著一把陽傘,在沙漠中行走,突然前面來了一頭獅子,嚇得那人趕緊收起傘,把傘當作槍向獅子瞄準,就聽‘砰的一聲,兇猛的獅子應聲倒下,掙扎幾下就死了。”“這怎么可能呢?”老翁疑惑地說。傳教士說道:“這是真的,老人家。因為就在那個人以傘當槍作抵抗的時候,他的身后出現(xiàn)了一位身強力壯的荷蘭射手,獅子就是他射中的?!?(網(wǎng)絡文學)
例中的傳教士通過引出故事中躲藏在背后的荷蘭射手,讓老翁自然地聯(lián)想到他與妻子身邊也一定會有一個“第三者”插足,這樣,既巧妙地避免了會話雙方觸及這類話題時的尷尬,又委婉地告訴老翁他的孩子是其妻與別人私通的結果,而并不是他老人家的杰作。
(二)引物聯(lián)意。就是假借敘說與本意相關的或相似的“彼物”,引發(fā)出說話人的本意,從而把語義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例如:
(2)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一男青年見到一位非常符合自己擇偶條件的漂亮姑娘,便主動上前搭話,并不停地看著姑娘項鏈上掛著的飛機掛墜,姑娘被看得不好意思,便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這個飛機掛墜很漂亮?”小伙子一聽靈感閃現(xiàn),隨即答道:“是啊,不過我覺得更漂亮的是飛機場?!惫媚锫劼犘邼珠_心地笑了。(網(wǎng)絡文學)
這里,我們不得不佩服小伙子機智,他用“飛機場”代指姑娘,含蓄而幽默地表達了對姑娘的愛慕之情。他的這一表達性的言語行為,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成事”效果。再如下例。
(3)一戶人家一位千金,年齡已大,尚未婚配,姑娘頗為著急。一天姑娘的母親去趕集,姑娘要母親給她捎件東西回來,母親問她捎什么,姑娘回答“老花鏡!”(民間故事)
這個例子中,姑娘借用“老花鏡”凸顯了自己歲數(shù)之大,進而婉轉地表達出“老花鏡”后面的“蘊涵義”——希望自己早日出嫁的迫切愿望和對家人的強烈不滿。
(三)引事聯(lián)意。就是假借敘說與本意相關的或相似的“事情”,引發(fā)出說話人的本意,從而把語義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例如:
(4)三丫說:“你咋不娶個媳婦?”
牛倌說:“咱這么窮,誰跟俺遭罪?”
三丫低頭紅臉說:“你要不嫌棄,我去給你做飯行不行?”(民間故事《人參姑娘》)
例中三丫由于漢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少女特有的羞澀心理的限定,不可能說出“我嫁給你”“我給你當媳婦”之類的話,而是借用家庭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做飯,表達出希望給牛倌當媳婦的心愿,表意含蓄而又自然。再如下例。
(5)小伙子是一位解放軍戰(zhàn)士,名字叫哨兒,姑娘是一位農(nóng)村先進青年,名字叫笛兒。在小伙子奔赴抗洪前線的前夜,二人難舍難分,小伙子很想親吻自己心愛的姑娘,但不好意思直接下口,于是向姑娘說道:“親愛的,我想,我想,吹笛兒,你想吹哨兒嗎?”姑娘會心地笑了。(網(wǎng)絡文學)
這里小伙子的話語別有味道,他以他倆的名字做文章,借用“吹笛兒”、“吹哨兒”這類嘴上功夫,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希望和姑娘親吻這一甜美愿望。語言既委婉又風趣,可謂妙趣橫生。
二、跳脫省略。這是指是在遇到一些不便、不愿、不能直言的話題時,采用口頭上跳脫停頓,書面上省去不說的方式來表達語意。而對方在特定語境中,通過思考會很容易地補足略去的詞語進而準確理解語意。這又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一)省略中心語。就是將句中表達禁忌內容的詞語省去,而只保留其修飾成分,省略的詞語代之以“……”、“——”等符號,而語意通過語境、語氣等顯示出來。例如:
(6)四鳳:(抽咽)我,——我跟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
侍萍:怎么?你說你——(講不下去)
周萍:(拉起四鳳的手)四鳳!真的,你—— (曹禺《雷雨》)
劇中三個人的三句話中都將中心語(懷孕)省去,但生活的常識和經(jīng)歷,使他們對不愿啟齒的本意有著共同的理解。再如:
(7)傍晚,我竟聽到有一些人聚在內室里談話,仿佛議論什么事似的,但不一會,說話聲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聲的說:
“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魯迅《祝?!?
文中魯四老爺?shù)脑挕捌谶@時候”顯然是個不完整的句子,它省去了一個關鍵字眼“死”。這是因為原本中國人就忌諱說“死”字,況且本文的時間又是在大年夜,所以“這時候”是斷乎不能觸及“死”這個特不吉利的字眼的。
這種省略有時是只用一個否定詞,構成“否定詞+省略”的格式。例如:
(8)從前有個媳婦,結婚三年尚未生育,一天姑嫂說起悄悄話“嫂子,你兩口不呀?”“不不呀?!薄安徊辉醪谎?”“不不還不哩,要不就更不啦?!?賈大山《干姐》)
姑嫂的這段對話,只有否定詞,而沒有中心語,如同謎語一般,表達異常委婉,但姑嫂二人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讀者結合語境也不難看出“不”后面“同房”、“懷孕”這類被回避的字眼,以及這段對話的整體意思。
(二)省略并列語。這種省略是指為了避褻,將并列結構詞語中表意欠雅的字眼省去。例如:
(9)“只是年紀大了婦人十多歲,三十余了。‘酒字緊了些,‘酒字下面便懈了些?!?(陸人龍《型世言》第五回)
我們知道俗間有“酒色財氣,人之所好?!钡闹V語,在“酒色財氣”四字并列詞組中,“酒”字下面即“色”字,顯然文中所謂“‘酒字下面便懈了些”,是性功能減退之意的委婉表達。
三、模糊語意。這種模式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為了避免交際的尷尬,說話人故意使某些詞語的意義發(fā)生變化,變得模棱兩可,臨時充當遭禁忌的事物的替代詞;二是說話人故意使用本身就表意模糊的詞語或句式,以達到表達含蓄婉轉的目的。例如:
(10)方:竹均,怎么你現(xiàn)在會變成這樣——
陳:這樣什么?
方:呃,呃,這樣好客,……嗯,這樣爽快。
陳:我原本不是很爽快嗎?
方:我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說,你好像比以前大方得……
陳:我以前也不小氣呀!哦,得了,你不要拿這好聽的話跟我說。我知道你心里是不是說我有點太隨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點疑心我很放蕩,是不是? (曹禺《日出》)
這一特定語境的對話中的“好客”、“爽快”、“大方”等原本含義明確的詞語,說話人有意模糊了其意義,讓這些詞起到了替代“放蕩”等令人尷尬字眼的作用,從而使雙方對話能在還算“自然”的氣氛中“體面”地進行下去。
下面是曹禺另一部作品的一個例子。
(11)魯貴:(嚴重地)孩子,你可放明白點,你媽疼你,只在嘴上,我可是把你的什么要緊的事情,都放在心上。
四鳳:(明白他有所指)你又要說什么?
魯貴:(四面望了一望,逼近四鳳)我說,大少爺常跟我提過你,大少爺,他說——
四鳳:(管不住自己)大少爺!大少爺!你瘋了!——我走了,太太就要叫我呢。(曹禺《雷雨》)
這段對話中,魯貴用了語意看似模糊的詞語“要緊的事情”來代指四鳳與周萍的曖昧關系,以此要挾四鳳,四鳳自然明白他的用意,所以她又氣又怕,直沖魯貴怒吼,并趕快借故離去。
四、語碼替換。這種模式主要指借用外語詞代替表示禁忌的事物漢語詞。在語意表達上,雖然外語詞和漢語中禁忌的詞語同義等值,但由于外語詞一副洋面孔,往往給人以陌生感,這樣人們在心理上似乎就覺得減輕了刺激性和尷尬感。例如:
(12)蘇小姐勝利地微笑,低說:“Embrasse-moi!”說著一壁害羞,奇怪自己竟有做傻子的勇氣??墒撬桓叶阍谕鈬捓锩钗亲约?。鴻漸沒法推避,回臉吻她。(錢鐘書《圍城》)
例中的“Embrasse-moi!”分別是法語中的“接吻”、“吻我”的意思,比起用漢語表達,說起來不那么臉紅,聽起來不那么刺耳,心理上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再如:
(13)我老婆讀過了博士,現(xiàn)在是社會學家,做過性方面的研究,熟悉這方面的文獻,——什么homo、S/M,各種亂七八糟,她全知道。(王小波《另一種文化》)
句中的homo即homosexual(同性戀者),S/M即sadist/mascochist(性施虐狂/性受虐狂)。用外語詞代替漢語中這類較為刺激的字眼,其作用猶如作者給文字蓋上一層華麗的遮羞面紗,既減少了視覺刺激,又平添了表達的神秘色彩。這正如王小波在本文中所言“前面所寫的homo、S/M,都是英文縮寫。雖然難懂,但我照用不誤。這主要是因為寫出來的話不夠曖昧,就太過直露,層次也太低。”與之相類似的是人們也經(jīng)常使用字母縮寫形成的字母詞委婉表達語義。如:
(14)“如果你中獎300萬,就去買一百輛奧拓,再雇一百個司機,每次出門的時候一百輛一起走,在長安街上一會排成個S,一會排個B。”(短信文學)
例中把字母詞“SB(傻×)”巧妙拆開,畫面滑稽,生動傳神,嬉笑怒罵,含蓄幽默。
此外,文學作品中還可以借助比喻、借代、比擬、雙關等修辭手段以及一些非語言手段來委婉曲折地表情達意,筆者將另文解析。
參考文獻:
[1]此處三個引號的內容均引自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
作者簡介:
王耀輝(1963—),男,山東濰坊市人,山東省語言學會理事,副教授,長期從事語言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單位:山東臨沂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