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十三
Q:貓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和我們?nèi)祟悓ι实母杏X一樣呢,還是灰蒙蒙的?
A:想象別的物種是如何感知世界的,難度就像讓我們猜測外星人的模樣,比盲人摸象還要不靠譜。當然,依據(jù)已有的知識,我們能夠?qū)⑺鼈兊氖澜纭皵M人化”。
貓有著廣闊的視野。相比它的身體,貓有著哺乳動物中最大的眼睛,如果人眼按這個比例放大,你就得面對直徑達15厘米的超級大眼。貓科動物的雙眼位置近似靈長類,在面部的前方,而不是像許多動物那樣,在頭部的兩側(cè),這點賦予了貓眼良好的立體定位能力,能夠精準地判斷獵物的距離。貓的雙眼視野跟人類差不多,大約為100°~130°,但是它的單眼視野要好得多,能達到最高2800。我們?nèi)祟悷o法想象這種接近全角度的廣闊視野。而且貓眼對于運動物體的感知比人眼要靈敏,正是這些特性讓貓能輕易察覺周圍的異動。這是一種獵食的天賦。
貓的色覺常為人們所忽略,以為它們生活在黑白世界里。的確,貓無法像人類那樣分辨豐富的色彩——人類視網(wǎng)膜擁有紅、綠、藍三種視錐細胞,正是這些基本的“三原色視覺細胞”賦予我們感知色彩世界的能力,但是,貓的視錐細胞只有綠色和藍色兩種。這樣,貓只能分辨有限的顏色,例如灰色、綠色、藍色和黃色。但是這不妨礙它們生活得有滋有味,要知道,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都只擁有兩種視錐細胞。扯一點題外話,人類感知的色彩也是不夠充分的——如果跟鳥類比的話。鳥類有四種視錐細胞,額外的一種能感知紫外線,這讓它們的世界遠比人類的來得斑斕。到底是多么奇麗呢?不好說,就像我們很難想象四維空間一樣。
貓的色彩感的犧牲換取的是它超級強大的夜視能力。在黑暗中,視錐細胞就開始罷工,這個時候,視網(wǎng)膜中的視桿細胞就上場,這種細胞無法感知色彩,因而在黑夜里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黑白的。貓的視桿和視錐細胞的比例是25:1,而人類只有4:1,因而當切換到黑夜,貓的視覺就變得比人類的更為靈敏,而且它的瞳孔在昏暗中可擴大至眼球表面的90%,微弱的光亮就足夠它們覓取獵物。
視野和色彩感其實只是視覺的一部分,對物體的形狀、方位及方向的感知也根據(jù)各個物種的眼睛結(jié)構(gòu)和視覺皮層的不同而變化。因而,我們實在無法精準地模擬其他動物的視覺。
貓眼還有其他詭異的特點。它的眼球中有個“反光鏡”,有層薄膜在視網(wǎng)膜的后面反射光線,這就是它的眼睛看起來那么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