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素賢
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我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文言文記載了中華古國幾千年燦爛的文明。文言文是一個巨大的寶庫,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傳承下來,文言文功不可沒。
由于年代的久遠,與口語相脫離的文言文越來越艱澀難懂。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難懂的詞語,還有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這一切,在初學者的眼中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多少年來,文言文基本的教學模式始終是教師逐字逐句串講,加上古漢語知識的介紹,學生則忙于記詞義、記譯文。一堂課下來教師累學生苦,收效甚微。文言文教學面臨著學生理解難、背誦難、興趣低、教學方法陳舊等困境。如何走出這個困境,是語文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更新教學理念
一直以來教師教學都是圍繞考試的指揮棒轉,教學中只注重要求學生對作家生活的年代、姓名、年號、作品出處等的識記,重點字詞的解釋,對文章的翻譯,把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篇章搞得支離破碎,毫無文學的美感,毫無語言文字的深蘊魅力,文本與學生之間,彼此只能是隔岸的風景,是陌生的熟悉。文言作品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結晶,作為文化的載體,在經歷了上千年的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了古人以生命寫成的頗見性情的篇章。這些文章表現出來的獨特語言形式,是那個時代歷史風貌、政治概況、文化風情的最好體現,它把我們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我們讓學生接受文言文就是接受這種文化,所以,文言文教學注重文化的韻味和情感的歸宿。教師在教學中,應以生動的課堂講析、豐富的古文論知識來吸引學生,以古文的魅力來感染學生,把他們帶到古文學作品的優(yōu)美境界中,教會學生品味鑒賞古文的精妙,學習古文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敘述描寫、人物刻畫等方面的精華。
二、改進教學方法
理念決定方向,方法決定效果,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文言文教學這個死角也應該改變“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局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充分利用多媒體,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選入我們課本中的文言文大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這些詩文往往通過練達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涵,有些詞句特別富有表現力,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不僅表現出江南綠意盎然的顏色,也表現出春風所到之處,土地、山川等都隨著變綠,能引發(fā)人們的想象。信息技術能夠給學生開拓一個新的意境,因此我們要利用多媒體,結合詩文內容,選配適當圖畫和音樂給學生營造“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這種意境中誦讀,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鼓勵學生參與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往文言文教學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昏昏欲睡,一節(jié)課下來收效甚微。教師應該大膽地放手,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教材中的文章,往往與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理解古詩的內容,首先要弄清這些背景知識。而這些背景知識的搜集、獲取,可以留給學生課外去尋找,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學生查找、搜集信息提供了便捷。把這些工作放手讓學生去做,不但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而且讓學生品嘗到了參與的收獲和樂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對照課本注釋,查閱工具書,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相互商量、共同研究,與此同時,教師巡視輔導,個別答疑,了解閱讀情況,使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還可以分組競賽,以便讓學生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讓他們在比賽中嘗到成功的喜悅。
3.重視文言文教學中讀的作用
古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乃為啟蒙,沒有文言文語感,文字生疏,且無停頓句讀常識。要學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讀”放在首位。選入課本的文章大部分文字優(yōu)美,而且聲情并茂的朗讀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內容。因此在課堂上,不妨讓學生多讀,以各種形式、各種目的讀一讀,自由默讀,自我感知文句。學生自查字典認識生字生詞,運用注釋自解文句大意,邊默讀,邊解難,整體感知課文大概內容。二讀,讓個別學生大聲朗讀。學生互相指正,教師加以正音斷句。三讀,結合課下注釋,邊讀邊譯。注意動手圈點出重點字句及不明白的地方。這三讀之后,學生就剛才自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互相討論,然后當堂提問,師生共同解決。這種方法雖然用時稍多,但對學生實際掌握知識很有益處。以讀促學可以放在教讀一篇課文的前一階段進行,學生更容易掌握。我們應該堅信文言文是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更不是老師分析詞法、句法而懂的。要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三、將文言文教學與寫作結合起來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寫是終極目標。古人在長期的寫作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的文章體裁,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文言文在寫作上,或敘述生動,刻畫人物性格鮮明;或說理透徹,具有嚴密邏輯力量;或寫景優(yōu)美,狀物逼真等特點,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這些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很有作用。古文中很多寫人的文章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有特性的語言和行動,塑造人物形象。
總之,文言文的教學實踐表明,要想改變當前文言文教學的枯燥局面,走出教學的困境,我們就應當更新觀念,弄清古文在教學中的價值,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真正從文言文的百花園中汲取營養(yǎng),學有所樂、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