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廣播電視教育面向農業(yè)、農村,學員多數是農民,學歷層次參差不齊,工學矛盾突出,如何充分利用農廣課堂教學時間,提高教學吸引力,增強課堂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儲備式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所謂儲備式,既包括教師對授課內容的知識準備,也包括學員對所學內容的問題儲備。其中,教師的知識儲備,要求教師在授課前必須反復鉆研教材,認真準備學員提出的問題,研究適宜的教學方法;學員的問題儲備,要求學員作為學習的主體,善于思考并提出疑難問題。
農廣校可通過儲備式教學方法,即教師課前認真編寫學員自學提綱、確定知識要點、明確自學方法、布置練習作業(yè)等,用以指導學員自學。同時附上學習情況反饋表,由學員填寫想著重學習的內容及理解難點,及時反饋到教師手中,再由教師在課堂上重點講解,解答難點,讓學員學懂學透。這樣,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有效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提高教學吸引力與教學質量。
二、實踐式教學,提高實踐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農廣校辦學的一個基本原則。農廣校教育工作不應局限在理論知識的講授輔導上,而應將重點放在實施實踐性教學。實踐教學,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組織學員進行現場考查、實際操作、綜合作業(yè),其目的是培養(yǎng)及提高學員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
一是實施現場實踐教學。把課堂搬到大棚里、農田上、辦到農民的養(yǎng)殖小區(qū),為學員提供技術指導,解答實際生產技術難題,讓學員在實踐中學習。二是實施現場觀摩教學。允許學生將實際生產中的問題帶到課堂上,共同分析解決。
三、創(chuàng)新式教學,營造和諧氛圍
一是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當今社會瞬息萬變,知識更新迅速,不可避免地造成教材部分內容滯后或不適宜當地實施,這就需要教師要深入開展調研活動,根據各自教學點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特點,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及時收集、整理相關新理論、新信息,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補充和刪減,增加一些鮮活素材充實到教學內容中,使教學內容更具時代性與針對性。
二是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情感性教學環(huán)境。從這一意義上來看,課堂教學與其說是師生之間信息的交流過程,不如說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過程。只有在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對課堂教學才有一種安全感和愉悅感,才敢于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需要注意:①相互尊重。師生彼此尊重的關鍵在于教師要盡可能地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只有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生才會以同樣的態(tài)度尊重教師,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②教學民主。大量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教學氣氛中,師生才會彼此尊重、互敬互愛、相互促進、教學相長。③以情激情。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自己積極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以引起師生之間的感情共鳴,渲染課堂氣氛。④師生互愛。愛是師生關系的核心,教師要通過自己對學生的關懷,達到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目的。
四、互動式教學,強調學員主體性
所謂互動式教學,是在教與學雙方彼此平等、傾聽、接納、坦誠的基礎上,通過溝通、探討,使不同觀點碰撞交融,激發(fā)教學雙方的主動性,拓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一是通過開展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員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各抒己見,發(fā)表見解。通過討論,辯明事理,實現學員與學員、學員與教師的良性互動,增強學習的主動性。二是可采用啟發(fā)的方法,教師掌握有效啟發(fā)引導的知識,拋棄“注入式”說教,變學員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式的學習,由“讓我學”變“我要學”,以此增強課堂吸引力,提高教學培訓效果。
五、網絡式教學,突破傳統(tǒng)局限
在農廣校教學中,媒體資源中的網絡學習是一種實用、簡便、快捷的方式,不僅可以突破課堂的局限性、擴大時空,更能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吸引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學員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拓寬視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提高技能。
河北省遷安市農廣校
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