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錫昌
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06-123-01
思想品德課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zhàn)場,搞好思想品德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切實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質(zhì)量,始終是思想品德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和思想品德課教師的重要課題。根據(jù)近年來我的教學實踐,我對思想品德教學的改革提出幾點建議,以供教育同仁參考。
一、認清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結(jié)構(gòu)
思想品德課既遵循小學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又要遵循小學德育的基本規(guī)律,具有德智雙重性。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外延更廣,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顯得非常靈活,我們把這種靈活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歸納為“兩點雙線圓圈式”?!皟牲c”為知行兩點,即任何一堂思品課都必須落實曉之以理和導之以行兩個內(nèi)容;“雙線”為情意雙線,即激發(fā)道德情感和磨煉道德意志要始終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它們不單獨組成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圓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種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學的開頭,也可以是教學的結(jié)尾。當前思想品德教學普遍采用的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做),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學結(jié)構(gòu),它明顯地體現(xiàn)了知行兩點,但要注意:千萬不可忽視激發(fā)情感和磨煉意志的有機滲透,否則,上課就會枯燥無味。
二、把準教學重點——知和行
就知和行比較,如何確定誰是一堂課中的教學重點?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認為:思想品德課教學重點的確定和語數(shù)課教學重點確定是有區(qū)別的,語數(shù)課教學重點是由教學內(nèi)容決定的,而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重點則是由學生原有的知行矛盾決定的,因為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除學校之外,還有社會和家庭。因此,每次思想品德課教學之前,學生對將要接受訓練的道德觀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處于一種知行矛盾階段。這種知行矛盾有時表現(xiàn)為有知無行,有時表現(xiàn)為無知有行,有時表現(xiàn)為無知無行。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在備課階段,通過認真分析學生原有的知行矛盾,進而確定教學重點。若學生是有知無行,則教學重點要定在導行上;若學生是無知有行,則教學重點要定在明理上;若學生是無知無行,則教學重點是知行并重。
三、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
思想品德課教材一般都是由課文、“想和做”兩部分組成,課文是教學的基本載體,“想和做”是用來鞏固練習,反饋檢測用的。
使用思想品德教材和使用語文課文是有區(qū)別的。語文課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知情行意的綜合訓練。思品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把課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頭腦中原有的表象去進行內(nèi)心對比,進而幫助學生歸納出道德觀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語文課教學重在分析,思品課教學重在比較;語文課教學重在歸納段意和中心思想,思品課教學重在歸納道德觀點的基本要求。
思想品德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有強烈的針對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學高潮。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思維價值,既要讓學生知道是什么,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不能只簡單地進行判斷和選擇處理。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對象的知行實際還不夠接近,則教師要重新設計,好的設計是能針對學生對一些現(xiàn)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讓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產(chǎn)生思維碰撞,創(chuàng)設出一種在明辨是非時能刻骨銘心的教學情境。
四、把住延伸的度
不同的道德觀點,彼此之間是互相聯(lián)系的,但思想品德課教學要保證一課一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jù)教學大綱,把住延伸的度,不宜無限擴展。
把住延伸的度,指的是有時可以自然延伸,比如:和好書交朋友,可以自然延伸到和好報交朋友;從小要敬愛父母,可以自然延伸到長大后有責任供養(yǎng)年老的父母。但這種延伸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個道德范疇和同一個層次之內(nèi),決不能無限擴展。比如:從小學好各門功課就不宜向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擴展;熱心為集體服務就不宜向關(guān)心他人、助人為樂擴展。
五、學生的思維參與是教好教活思想品德課的根本途徑
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革和技術(shù)的不斷更新,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爭妍斗奇。但無論用什么教法或先進的技術(shù),一切影響都只有通過學生積極的內(nèi)心活動才能轉(zhuǎn)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因此,學生的主動參與,特別是學生的思維主動參與是教好教活思品課的根本途徑。沒有思維參與為基礎,其他的參與都是假象。
怎樣讓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思想品德教學的全過程?這是一個一言難盡的問題。我們在此只強調(diào)兩點:一是要遵循中學生思維訓練的基本規(guī)律,即“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具體化”,和其他學科相比較,思想品德課教學有其他學科所不及的優(yōu)勢,把課文中的道德事例化整體為部分,并部分為整體,這就是分析和綜合的過程,將課文中的道德事例和學生頭腦中原有的表象相比較,這是思品課教學的重頭戲,從個別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再概括成道德觀念的基本要求,這也就是讓學生明理;二是要努力創(chuàng)設思維訓練的情境,一個精心的設問,一個及時的鼓勵,一個動聽的故事,一個巧妙的板書,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